幹部婚嫁不超2萬、農村不超3萬 河南淇縣發文件禁止「天價彩禮」

幹部婚嫁不超2萬、農村不超3萬 河南淇縣發文件禁止「天價彩禮」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內地多地農村近年出現婚禮大操大辦現象,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有關部門近日發布文件,明確要求農村聘禮佈的超過3萬元(人民幣,下同)。

據《紅星新聞》報道,淇縣婚改辦印發《婚俗改革實驗區工作三年(2023—2025)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要求全縣各行政村(社區)結合實際制定出宴會標準,納入紅白理事會制度章程。

《計劃》規定,倡導少要或不要聘禮,原則上黨員幹部及公職人員婚嫁聘禮不得高於2萬元,農村聘禮不超過3萬元。

《計劃》又稱,倡導勤儉節約,禁止大操大辦,結婚嫁娶親屬隨禮農村社區不超過100元,城市社區不超過200元;農村酒席每桌不超過350元,城市社區酒席不超過500元;農村用酒每瓶不超過50元,城市社區用酒每瓶不超過80元;農村用煙每盒不超過15元,城市社區用煙每盒不超過20元。娶親車輛不超過8輛。

《計劃》表示,《計劃》的出台標誌著全縣婚俗改革進入深水區。

2千萬農村男成「光棍」 英媒:中國適婚男女性別比失衡2年後達高峰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近日報道,中國適婚男女的性別比失衡問題日益嚴重,導致2024年結婚人數創下自1980年以來的新低,僅有610萬對。這一現象的背後,與過去實施的一胎化政策密切相關,造成了超過2000萬農村男性成為「光棍」。

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及中國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預計到2027年,適婚年齡男性與女性的比例將達到119:100,男性多出約2250萬人。這意味著,在男多女少的情況下,只有約80%的適婚年齡男性能找到配偶。而在2012年,該比值是105,反映「剩男」現象越來越嚴重。

中國媒體普遍指出,男性比女性多出3000萬人的現狀,使得「剩男」問題引發廣泛關注。最新公布的2025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將推進農村高額彩禮問題的綜合治理,並加強對農村適婚群體的公益性婚戀服務。

自1979年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以來,很多家庭在孩子出生前進行性別篩選,導致性別比失衡。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城市青少年的性別比為106,而農村則高達120,這使得年輕農村女性多選擇在城市尋找配偶,進一步加劇了農村男性的婚戀困境。

農村女性的聘禮在短短幾年內大幅上漲。(VCG)

隨著社會變遷,越來越多受高等教育的女性選擇不結婚,或選擇經濟條件更好的城市男性,這使得農村男性面臨更大的婚戀壓力。例如,遼寧省的調查顯示,當地農村女性的聘禮在短短幾年內大幅上漲,從2016年的6.8萬元人民幣飆升至2020年的17.6萬元。另一項橫跨11個省分的調查則顯示,農村男性的結婚成本,包括婚房和相親支出,在2010年是2000年的7.6倍。

此外,女性短缺的情況也導致東南亞女性被販賣至中國的案件增加。2019年,中國政府與多國聯合營救了1130名被販運的外籍女性,顯示出當前社會穩定的潛在威脅。

儘管隨著女性經濟地位的提升及社會觀念的變化,對性別的偏好趨於正常化,但眼下農村光棍的危機仍然亟待解決。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