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充電位不足排隊叉電花4小時 車主冀完善配套解續航焦慮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近年,內地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但相關配套仍略顯不足。有在新年返鄉的車主表示,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充電位置少,排隊比充電耗時更久,而多車同時充電更導致電流不足。

《時代財經》報道,在廣州工作的陳先生,1月28日晚駕駛電動汽車回老家福建龍巖過年。他介紹,車上行李約有5個成年人的重量,開車時不開暖氣只開除霧,行駛實際路程約600公里,儀表顯示電力續航794公里。惟正常耗時6小時的路程,今次卻花費近12小時,「這接近12個小時的路程中,堵車半小時,排隊等充電槍耗費2.5個小時,實際充電時間1.5個小時」。

陳先生抵達廣東梅州瓦溪服務區時,距離老家龍巖只有不到250公里,但他駕駛的電動汽車電量不足,需要充電補能。無獨有偶,其他從廣深地區出發途徑梅州的電動汽車同樣如此,「幾乎所有粵 A、粵 B 車牌的新能源車都在同一個服務區充電。車太多了,這也導致充電速度只有平時快充一半的電流,太慢了」。

1月28日晚,陳先生駕駛電動汽車從廣州回老家福建龍巖過年。(時代財經)

在排隊和充電花了近4小時後,1月29日凌晨3時,陳先生開車重新踏上回家的旅程,「還是準備不夠,如果規劃好路線,在(梅州路段)前面充一部分,然後直接開過這兩百多公里,那麼其他服務區充電空位都很多」。

愈來愈多人選擇駕駛新能源汽車,但有調查數據顯示,在對待「自駕新能源車返鄉」的態度上,有 76.83% 的人選擇不會優先考慮或完全不考慮,其中充電慢、需要排隊是主因,超過七成用戶表示充電30分鐘以內才屬於可接受範圍。

有業內人士稱,相較於用成本堆續航,充電樁基建完善才是推動整個行業進一步滲入多元群體的要素。不少電動汽車車主表示,希望新能源汽車的補能網絡能夠更加完善,讓所謂的續航焦慮成為過去式。

1月29日凌晨3時,陳先生才將電動汽車充好電。(時代財經)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2021年10月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運行情況,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75.5萬台,充電設施總量225.3萬台,同比增加 50.4%。 2020年、2021年公用充電樁年增長率 65.2%、43.1%,電動汽車與公用充電樁的車樁比分別為 5.76:1 和 6.85:1。

今年1月10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多部門聯合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提出省級和市級充電基礎設施佈局規劃編制要求,明確了城市公共、縣城和鄉鎮、高速公路、單位和園區內部等各類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要求。

同時,各省市對高速充電站的佈局正加速推進。1月25日,湖南高速集團宣布投運64座充電站共208個充電車位;春節前,湖南全省共投運121座充電站425個充電車位。去年11 月,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河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河南省建成集中式充(換)電站2000座以上、各類充電樁15萬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