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信美妝博主網購30%高濃度果酸 浙江妙齡女自行「刷酸」致爛臉

撰文:葉琪
出版:更新:

浙江杭州的20多歲女子小王近日到浙江省人民醫院皮膚科就診,她聽信某美妝博主的推薦,網購30%高濃度果酸,在家跟隨影片自行「刷酸」,結果令臉部灼熱泛紅、結痂、紅腫。
小王並非個別例子,該醫院在最近一年間已接診近百名「刷酸」不當導致不同程度接觸性皮炎的患者,並且以90後、00後為主。

小王在家中自行「刷酸」,結果事後臉部灼熱泛紅、結痂、紅腫。(澎湃新聞)

浙江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陶小華指,所謂「刷酸」是一種化學換膚術,又稱化學剝脫術,將化學制劑塗在皮膚表面,導致皮膚可控的損傷後促進新的皮膚再生。化學制劑的種類、濃度、在皮膚上的停留時間,都會影響換膚的深度。依據化學換膚的作用深度不同,可以分為淺層換膚、中層換膚、深層換膚。換膚作用的深度愈深,效果也越明顯,同時不良反應發生的機率也更大。

小王的情況是「刷酸」刺激導致的「接觸性皮炎」,因30%果酸已是屬於醫用「刷酸」的濃度,有較強的剝脫性、腐蝕性和刺激性。小王的臉部經治療後雖然會有所改善,但仍然有留下色素沉著和皮膚敏感的風險。

陶小華提醒,像痤瘡、閉口粉刺等問題,可以適當的使用酸類,但「塗酸」和「刷酸」並不能視作同一個概念,前者是使用含酸類成分的護膚品,後者則屬於屬醫療行為,必須在醫院進行。事實上,在醫療機構進行「刷酸」治療時,醫護人員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濃度和方案,並可科學觀察和判斷治療中的皮膚的反應進程,在必要時給予干預或適時終止。陶小華直言,絕對不建議自行在家使用高濃度醫用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