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慈父懶理親友奉勸「再生一個」 暴走1月減9公斤只為割肝救女
來自廣東肇慶的女嬰婷婷(化名)剛好在情人節出生,乖巧又愛笑的她猶如父親陸先生的小情人,可是她不幸罹患先天性膽道閉鎖Ⅲ型,皮膚持續發黃,生命危在旦夕,甚至親友都勸陸先生再生一個。
不過陸先生未有屈服於上天對愛女的考驗,在得知肝移植是唯一治療手段後,他更是義無反顧地鍛煉、暴走、節食,用一個月將體重降低9公斤,只為割肝救女。
幸好皇天不負有心人,闖過多個難關的婷婷已由加護病房(ICU)轉回普通病房,將在周四(11日)順利出院。
作為一種相對高發的出生缺陷,每5000至8000個活產兒就有一個會患先天性膽道閉鎖,而婷婷正是其中一個不幸兒。一旦患病,肝內外膽管將狹窄或完全閉塞,淤積在肝臟內的膽汁會形成纖維化、腫大、腹水,嚴重會致肝衰竭、死亡,倘不採取行動,大部分患兒會在嬰幼儿期內夭亡。
在婷婷剛滿月那天,陸先生和妻子就和她赴廣州求醫,而禍不單行的是,除了先天性膽道閉鎖,孩子心臟方面也出現毛病,一個9毫米大的缺口赫然在列。當時許多親友都奉勸陸先生趁年輕再生一個健康的孩子,以免人財兩失,可陸先生斷然拒絕,「再生一個就不是她了啊」。
據悉,婷婷剛入院時,全身皮膚鞏膜重度黃染、呼吸急促,腹部明顯膨隆,飲奶量從每次180毫升降至只有約80至90毫升,一天比一天消瘦。主診的肝膽外科專家劉超教授介紹指,普通型別的膽道閉鎖可通過精細的外科操作來完成腸道代膽道的治療,但這對Ⅲ型並不奏效,即便做類似的手術,孩子1歲以內的死亡率仍高達80%。最後經醫院多學科討論後,劉超告知,親體肝移植是救治孩子的最好方案,惟術中及術後心臟衰竭風險仍較大。
陸先生的血型和女兒一致,肝區的部分形態、血管分支亦適合作移植,可是就是有輕微的脂肪肝,「只要能救回孩子,我願意付出我的所有」。於是,他每天積極鍛煉身體、暴走、跑步、消脂、結石,用一個月將體重降低9公斤,從而令肝臟符合移植的標準,過程中盡顯父愛的威力。
10月14日上午,親體肝移植手術正式開始,醫生先在陸先生體內切取左外葉210克肝組織,之後在同步進行的移植手術中,婷婷的病肝被完整切除,同時保留重要的動靜脈、管道,並再將陸先生捐獻的左外葉修飾後植入到孩子體內,最終經超聲確認血管通暢後,手術結束。
據介紹,由於孩子的動脈直徑僅得一兩毫米,血管吻合難度大,甚至需藉助外科手術顯微鏡才能完成,「用來縫血管的線,用肉眼幾乎看不到」。加上婷婷心房間隔缺損9毫米,術前更曾心衰,但手術期間卻需阻斷人體內最粗的血管下腔靜脈,令心臟血流驟減,開放後也會有大量血流沖擊心臟,這都讓手術更加難上加難。
不過婷婷還是度過了重重難關,術後兩周已由ICU轉回普通病房,術後一個月已達出院標準;皮膚亦不再發黃,一頓可喝150毫升的奶。陸先生表示,希望他們的經歷,能讓更多的膽道閉鎖孩子得到及時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