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清茶」易致腸道發黑癌變 醫生:因含這類常見成份|醫聊健康
廣東梅州的56歲黃女士經常腹脹、便秘,她聽人介紹後自行購買了一種名為「腸清茶」的即沖式飲品,堅持服用了2年多,怎奈便秘等症狀未有緩解,更確診為「結腸黑變病」,大腸內壁佈滿了豹紋狀黑斑。
醫生指出,「宿便」不屬於醫學概念,市面上的「排宿便」產品多含大黃、番瀉葉、蘆薈等蔥醌類物質瀉藥,濫用易導致患結腸黑變病,增加患腸腫瘤風險。
根據《觸電新聞》報道,黃女士並非個例,福建福州的林女士亦因便秘而喝一種即沖式的腸清茶,希望改善通便問題,雖然起初效果十分顯著,令她半日內如廁6次,但聽說喝這種茶還能「防治黃褐斑、減肥」,林女士便繼續服用,見效果減弱後更加大用量。3年時間裏,她從每天喝1包,漸漸發展到每天喝4包,便秘依然頑固,才赴醫院就診。
林女士接受腸鏡檢查顯示,原本應該光澤紅潤的大腸內壁上,佈滿了豹紋狀黑斑,密密麻麻連成一片,綿延整條腸道(人的大腸長約1至1.2米)。醫生指出,這是典型的結腸黑變病,連續服用蒽醌類瀉藥只需2至3年,就足以導致該病,因此萬不可長期頻繁飲用。
林志輝介紹,便秘的病因大致可分為器質性和功能性兩種。器質性病因比如腸道腫瘤、腸梗阻等,若拖延治療最為危險,而功能性便秘分為慢傳輸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混合型便秘等,亦即大腸蠕動能力減弱所致,成因包括飲食結構不良、喝水太少、服用某些藥物產生副作用、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礙、年老體弱排便乏力等。
林志輝建議,最好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他指出,臨床上常見學生或上班族,排斥或羞於在學校或單位上廁所,便意來襲時經常憋着,這不可取。它可能導致習慣性便秘,有人甚至會誘發腸易激綜合征,不僅便秘,而且排不出時腹部會劇痛難忍。
醫生建議,應對便秘應確保每日攝入1.5至2公升水分,多吃蔬菜瓜果,攝入25至35克膳食纖維,堅持做有氧運動45分鐘,還可以在使用坐廁時,搭配「U形凳」將腳墊高以促進排便,若未見效則務必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