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孤》團圓|相認後首個中秋 父親郭剛堂:終於不需擺放空碗筷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由劉德華主演的電影《失孤》中的原型人物郭剛堂,今年7月尋回自己失散24年的兒子郭振。適逢是一家團圓後的首個中秋,對於郭剛堂而言,今年中秋與以往的有何不同?尋回兒子後,他又有何打算?

《封面新聞》、《極目新聞》報道,郭剛堂憶述,自己與郭振相認時,兒子將他摟在懷裏,他當下覺得兩人之間的血脈親情從未走遠,「孩子出去的時候就那麼大,但是當一個高高大大的孩子把你有力地摟到懷裏的時候才發現,哦,我兒子他已經是個大人了」。他表示,上一次郭振摟着自己時還是1997年,那年郭振才2歲半,每次郭剛堂駕駛拖拉機回家時,郭振都會張開手臂大喊「爸爸」衝過來。

認親後,郭剛堂特地去兒子長大的河南生活一段時間,看看對方的生活環境,大家聊聊未來規劃。不過,他不願過多打擾兒子的生活,「簡單的就是微信或者是電話,問的就是第一呢,是天冷了」。郭剛堂表示,見到兒子比自己高,健健康康,感覺非常慶幸;在今年中秋,他終於不用再像往年一樣,在桌上擺放一副空碗筷。而他未來計劃中與郭振有關的,只是希望見證兒子結婚生子,「能幫兒子帶帶孫子」。

圖輯|郭剛堂一家與兒子郭新振團聚:

+1

與兒子團圓後,郭剛堂不再談及尋親24年的過程,除非別人主動提及,「不好的東西誰都想躲避,也沒必要裝心裏。別人本來高高興興的,你給別人一說別人也壓抑。這不公平。包括我後來和郭振也不聊了」。尋回兒子後,郭剛堂生活上最大的變化是終於擁有「關機自由」,此前為了不錯過任何一條尋人信息,他從不敢關機。

尋回兒子後,郭剛堂明顯比以前輕鬆。對他而言,他終於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妻子和母親身上,彌補多年的虧欠。尋人24年、資助3個流浪兒,郭家至今尚有數十萬元的債務。為了省錢,郭剛堂每星期都會特地去距離家中6、7公里外工業園的街市買菜,「每次買一個星期的菜,能比在家樓下賣省10來塊錢」。如今,他還想做點小生意,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

劉德華主演的電影《失孤》以郭剛堂為原型人物。圖為公安部團圓行動海報。(微博@極目新聞)

雖然郭剛堂已尋回兒子,但他在尋親之路上未有停下腳步。目前,他正在做一款名為「天涯尋親」的App。據介紹,App界面顯示親人尋家、烈士魂歸故里、海外尋親、走失預防等多個選項,用戶將親人照片上傳後,App就可在信息庫中調取有相同特徵的人供使用者比對。

數十年的尋人經歷,讓郭剛堂深刻意識到科技的力量遠大於原始的尋找,所以他想盡可能簡化App的使用流程,能讓大部分人都能立即上手,「如果以後尋人的事情交給軟件去做,我也就可以過點自己的小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