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疫情|男子核酸檢測嘴張太大致下巴甩骹 醫生施救30秒復位
內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死灰復燃,河南多地近日擴大核酸檢測,商丘市一名男性村民在接受採樣時,疑因嘴巴張得太大,而導致下巴脫落。醫生現場施救,在30秒內將其下巴復位。
據《後浪視頻》報道,事發在8月14日,商丘市中醫院醫護人員在採集核酸過程中時,一位村民疑因嘴張的太大,導致下頜關節脫落,碰巧現場醫護中來自骨一科的醫生李炎緊急施救,不到30秒就將村民下頜復位。
據一同採集核酸的護士鄭珂說,他們小組從8月3日開始採集核酸,採集人數至少也有上萬人,但遇到這種情況的還是第一次,笑稱該村民對醫護太配合了。
鄭珂表示,因為在採集核酸時,必須要張大嘴巴發出「啊」的聲音,這名男子也非常配合工作,或因此導致下巴脫臼。而年齡不到30歲的李醫生,在30秒內就快速為其下巴復位,形容其醫術精湛。該名男子事後也向醫護人員表達了感謝。
這並非近期內地核酸檢測期間的首次下巴脫臼事件。今年6月9日,廣州中山大學南校區一名男同學,在核酸採樣時同樣因嘴巴張開太大,不慎下巴甩骹。在場的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科副主任梁衍燦知悉後,立即趕到為他檢查,短短幾秒就為該名男生下巴成功復位。
經了解,該名男生的顳下頜關節曾經脫位,但當時復位後沒有用繃帶固定。梁衍燦表示,若急性前脫位沒有得到正確治療,被撕裂的韌帶、關節囊等就難以修復,容易出現復發性脫位,「他應該就屬於復發性脫位,沒有好好治療,韌帶有些鬆弛」。若急性前脫位沒有及時治療,就會令顳下頜關節長期處於脫位狀態,容易形成陳舊性脫位。
梁衍燦介紹,顳下頜關節脫位是指張大嘴巴時,髁突與關節窩、關節結節或關節盤之間完全分離,閉口時不能自動恢復到正常位置。臨床主要表現為嘴巴不能正常閉合、疼痛、吐字不清、唾液外流等。顳下頜關節脫位以急性前脫位為主,主要是由於開口的程度過大導致,例如打呵欠、唱歌、大笑、吃飯時嘴巴張得過大、嘴巴長時間張開等。
梁續指,若以前從未發生過下巴脫臼,就不必擔心會在採集口咽拭子時發病,發生機率很低。他提醒,若市民有關節脫位病史,接受採樣前記得告知醫護人員,對於有復發性顳下頜關節脫位史的市民,可優先考慮採集鼻咽拭子;若現場條件不允許鼻咽拭子採集,需要採用口咽採集方式時,市民可緩慢張口,手部輕托下巴,避免快速張大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