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反詐宣講員誤信「中國銀監會」損失18萬 稱騙子深諳心理學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電話詐騙案時有發生,江蘇常州一名女子日前遭電話詐騙損失18萬元(人民幣,下同)。令人關注的是這名女子之前配合警方當過反詐宣講員,策劃過反詐宣傳活動,並參演過反詐節目,不料竟也受騙上當。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


內媒《江蘇新聞》報道指,受害人小燕日前報警稱,她於本月6日接到一通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某金融平台的客服人員,指她在大學時使用過該平台的校園貸,如果不登出就會影響之後的徵信。
當時小燕回想起在大學時曾經把身分證借給同學拿去刷單,她就把兩件事情聯絡在一起。之後小燕又陸續收到對方發來很多郵件,有各種抬頭是「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監會,部門已撤銷)之類的截圖,她信以為真,便按要求下載了一款APP,和對方進行語音聯絡,並按對方指示操作了多個銀行帳戶的存款。在兩個小時裏,小燕分多次將18萬元轉帳到對方提供的帳戶上。
小燕事後表示,以前聽到人家遭遇電話詐騙還覺得不可思議,總覺得自己本身從事過反詐宣傳,還演過這方面的節目,但自己遇到這件事後,還是不小心中招了。
小燕分析稱,騙子深諳心理學,把握詐騙過程的每一個步驟,語速、節奏非常快,讓人感到很緊張,根本來不及思考。事發時她稍微有點遲緩,騙子就催她說沒有時間的,轉帳的介面會過時的。此外,騙子在詐騙時使用了雲會議軟件,小燕在屏幕上的任何操作都在對方的監視下,但她自己卻並沒有意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