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體冷凍中心揭秘:最小僅13歲 情深丈夫親手關掉愛妻呼吸機

撰文:一条
出版:更新:

目前,世界上可以獨立完成人體冷凍的機構只有4家,位於山東的生命科學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進行人體冷凍,是寄希望於多年後能再次被復活。2017年至今,中國已有10位冷凍人成功「住進」了這裡的液氮罐,其中,既有著名的企業家,也有年僅13歲的小男孩。

撰文:張翔宇 責編:鄧凱蕾(一条)

12月初,一条探訪了中國唯一的人體冷凍中心,採訪到了第一位冷凍人的家屬,以及三位參與了中國第一次頭部冷凍的志願者。他們親歷了重慶女作家、小說《三體》編審杜虹被冷凍的全程,並首次將杜虹手術的影片資料曝光。

冷凍人再次醒過來,記憶還在不在?如果有一天真的被復活,他將如何獨自面對嶄新的世界?選擇人體冷凍,究竟是出於愛還是一種執念?中國第一位冷凍人的丈夫桂軍民說:「我不會幻想3、5年就能解決,但未來20、30年是完全有可能的,只要我活得足夠長,我就一定能看得見,是冷凍讓我有了奔頭。」

2017年5月9日,桂軍民在濟南的家裡,終於盼來了等候多時的電話。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告訴桂軍民:他的妻子展文蓮即將完成55個小時的程序降溫,很快就能被轉移到液氮罐進行長期冷凍了。他立刻驅車前往離家只有半小時車程的生科院,隔著玻璃,桂軍民再次見到了妻子:「她和在醫院的時候一模一樣,還消腫了一些,臉稍微小了點。我心裡的石頭一下子就落地了,挺好。 」

展文蓮是中國本土的第一位冷凍人,三年多以來,和她冷凍在一起的,還有另外9位中國人。世界上能夠獨立實施人體冷凍的機構只有4家:美國的阿爾科(Alcor)、 CI(Cryonice Institute)、俄羅斯的KrioRus,中國的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是第四家。

生科院成立至今,來諮詢過人體冷凍的已有300多人。真正實施完成的冷凍人,年齡最大的是72歲的劉愛慧,最小的男孩,年僅13歲。(該案例簽署了保密協議,不能公開具體信息)

第一位選擇人體冷凍的中國人

生科院佔地面積非常大,但保存在液氮罐裡的10位冷凍人,卻被放置在一棟只有三層的矮樓裡。隔著玻璃,可以看到一整排的液氮罐,和屏幕上不停閃動的數據。妻子剛被冷凍起來的那會兒,桂軍民隔三差五就會去探望,後來是妻子過生日、或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帶著鮮花去,再後來去的次數就少了。「只是知道她在裡頭,但你看不見。她的手機號碼從沒停過,一直用著。我去的時候會帶著她的手機,播放她最喜歡的鄧麗君的歌。周末的時候,只有一個值班人員陪著我,我們一起聽完那幾首歌,我就回家了」……

點圖細看桂軍民與展文蓮的故事:

+51

除非真的被復活,否則人體冷凍永遠處於初級階段

考慮到杜虹是當時中國的第一例,志願者和家屬商量之後,找到了攝影師徐竹,希望她能記錄下整個冷凍過程。目前的人體冷凍,可以選擇全身冷凍或僅頭部冷凍,杜虹選擇的是後者,這個價格遠遠低於全身冷凍。

美國阿爾科的網站上公布過一則資訊,當地的科學家將在液氮低溫保存一段時間後的實驗動物的大腦進行切片,然後進行顯微拍照,可以判斷冷凍的保存效果良好。或許,這也給了杜虹家人一些希望。手術期間,家屬在手術室對面的一個房間等待結果。徐竹和一位志願者,全程待在裡面拍攝記錄。她回憶到,手術的過程,視覺上還是挺嚇人的,但最終仍然堅持拍完了。徐竹說:「我拍的全景機位,包括整個手術室、裡面的醫生、以及做手術的全過程,另一個人是特寫機位,直接拍到了開顱手術。我們都是科幻愛好者,加上杜虹是《三體》的編審,對其中的很多情節是完全相信的,大家對這件事的接受度就非常高,也願意幫助一起去完成這件事情。」

最終手術完成是在2015年5月30日的凌晨。手術後在八寶山殯儀館42號冰櫃,以零下16度的溫度保存了一天。接著用乾冰保存了一周後,杜虹的遺體被運輸到了美國,頭部至今仍在阿爾科進行長期保存。

令趙磊和李俊鐸意外的是,杜虹冷凍頭部的事情三個月後被媒體曝光,僅上了兩個小時的熱搜。「我們以為這件事會引起很大反響,連QQ群的人數權限都提升了一倍,但最後也只有幾十人主動入群。」在志願者們看來,除非杜虹真的能被復活,否則人體冷凍永遠處在初級階段。

關於人體冷凍的9個疑問:

+4

中國第一家人體冷凍中心:技術不遜於美國

上世紀80年代,冷凍醫學發展迅猛。齊魯醫院也開始建立了相關的研究,從低溫治療肺癌、腎癌、皮膚病等,慢慢延展到「幹細胞冷凍」、「將一個器官放到零下196度的容器,第三天用其將病人救活」。2013年,「低溫研究實驗室」成立,也就是生科院的前身。在進行展文蓮冷凍手術之前,中國的人體冷凍團隊已經進行過多次的動物實驗,還用比格犬模擬整個手術過程,包括程序降溫和手術細節。

中國人體冷凍團隊創新的冷凍技術(點圖放大閱讀):

生科院的人體冷凍團隊,是在醫生宣布展文蓮臨床死亡前的72小時,就到達了醫院。她在被宣布臨床死亡之後,醫生第一時間給她裝上Lucas。低溫醫學中心的主任臧傳寶說:「這個設備,是目前美國心臟協會認定的唯一一個能進行心臟復甦的設備。還會注射一些藥物,保證病人身體的血液和呼吸,可以持續地正常運行。 」

其實,人體低溫保存和獨立的器官冷凍,存在巨大的差異性,而前者的難點在於細胞解凍。在冷凍時,人體的水分會形成冰晶,就像一把鋒利的刀,造成一些細胞組織的破壞,這會對冷凍人產生不可逆的傷害。

為了減少傷害,在低溫手術室,通過股動脈和頸動脈,建立一個雙通路的體外循環,再利用一些體外循環設備將病人的身體溫度,快速降低到18攝氏度以下,然後將她的血液進行置換,手術和灌流的過程,大概會持續5~6個小時。人的血液會逐漸被冷凍保護液代替,這樣便可以減少在長期保存的過程中形成冰晶,最大限度地避免對身體細胞組織造成破壞。

進行程序降溫的是一台可以靠電腦精準控制的設備,它可以將人的體溫連續降到零下196攝氏度。創始人沈柏均說:「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台降溫儀器,是目前最先進的。」病人經過60多個小時的降溫之後,會被轉移到巨大的液氮罐中進行長期保存。

整個液氮罐裡,下部的液氮可以持續保持在零下196攝氏度左右。所以人是頭部朝下,吊裝的。這樣可以在緊急情況下,為頭部冷凍爭取更久的保存時間。

人體冷凍簡史(點圖放大閱讀):

+2

全家一起簽署冷凍協議:「至少她醒來的時候,可以共同面對新世界」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冷凍人的數量已接近500人。在中國的10位冷凍人中,只有兩位是自主參與的。大部分是來自他們家屬的決定:有的是子女對父母的選擇、有的是父母對孩子的選擇、有的是丈夫對妻子的選擇。他們中更多的人,是不想放棄自己的事業。有一位參與者的家屬,還分別到國外的三家冷凍機構進行了考察,最終選擇了在中國進行人體冷凍。

最新參與的冷凍人,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教育企業家。她40幾歲突然被檢查出癌症,兩個兒子非常優秀,已經在名牌大學雙雙取得了碩士學位。兒子在得知母親得了不治之症後,堅決讓她參與了人體冷凍。

人體冷凍引起的倫理爭議問題(點圖放大閱讀):

桂軍民的解決方案是,帶著兒子一起簽署了人體冷凍的協議。他覺得,如果在自己有生之年妻子的病症可以得到解決,那是最好的結果。如果不能,將來能解凍妻子的時候,也能復活自己。至少她醒來的時候自己還在,能共同面對一切。

即便不加入人體冷凍,桂軍民也打算死後把自己的遺體,捐獻給曾就職過的學校解剖室。「冷凍後即便沒能復活,最壞的結果也只是火化。我當然要選擇可能性更大的。」創始人沈柏均和妻子,也都簽署了人體冷凍協議:「我們都是大夫,也是科學工作者, 所以我們願意冒險。目前來看,沒有把握一定能被復活,只是給予一種貢獻。」

「只要我活得足夠長,就一定看得見」

妻子剛剛做完人體冷凍的時候,桂軍民每天兩點一線地上班、下班。從來不喝酒的他,因為睡不著,晚上常常坐在沙發上,一喝就是一整箱。在桂軍民看來,他們這一代人從來沒有接受過死亡教育,所以不知道如何面對親人的離去。

原本妻子坐的副駕駛,他至今都不讓坐人。三年來,除了擔心妻子的照片被陽光曬掉色,大部分都被收了起來,家裡幾乎一切如舊。各種憑證和單據,他至今都找不到,桂軍民開玩笑說,這些都是妻子走後留下的「後遺症」。去年,桂軍民才把妻子的墓碑立起來,但堅持沒有寫碑文,只為給親戚們一個交代。「很多人會說,你這樣做是不是太自私了?我不這麼認為。當你看到自己最親的人躺在那裡,你無能為力的時候,能感覺到她的生命一天一天往下數,沒有經歷過這個事,你站在外面說話,永遠不行。」

2020年12月初,美國媒體爆出了一條新聞:美國的田納西州,27年前在液氮罐裡冷凍的一個胚胎被「喚醒」,並移植到了一位母體的子宮中,成功分娩出了一個健康的女嬰。這讓參與人體冷凍的家屬們,再次燃起了希望。桂軍民說:「我不會幻想3、5年就能解決,但我覺得未來20、30年是完全有可能的。冷凍這件事讓我有了奔頭,只要我活得足夠長,我就一定能看得見。」

【延伸閱讀】火星旅行需時要多久?要去外星旅行 人工冬眠技術是必要條件?(點圖放大閱讀):

+2

【本文獲「一条」授權刊出,歡迎關注: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