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幽門螺旋菌平均感染率59% 糞口傳播為主可引致胃癌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幽門螺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多種胃部疾病的元兇,感染者的上腹部會疼痛或不適,有惡心或嘔吐,還可能引致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
據央視上周四(12日)報道,全球有超過50%人感染幽門螺旋菌。其中,中國的平均感染率為59%,中國兒童的平均感染率為40%。
報道指,大多數人都有感染幽門螺旋菌,不同患者身上會出現不同的症狀,有研究更發現幽門螺旋菌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腺癌及胃淋巴瘤等病症的其中一個誘因,惟許多人從未有症狀或生病。
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2017年公布致癌物清單中,幽門螺旋菌(感染)被列入一類致癌物。資料顯示,胃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其中中國每年約有16萬人死於胃癌。
幽門螺旋菌是澳洲醫生馬歇爾(Barry Marshall)於1983年在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標本中發現並培養出來,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能夠在強酸性的胃液中存活,也是目前所知唯一可以從人體胃部生存及被分離培養出的微生物。
大多數研究認為,在自然環境中,人是幽門螺旋菌唯一的傳染源,人和人之間傳播是唯一傳播途徑,糞口傳播為主要方式。幽門螺旋菌可經由人與人之間的唾液和嘔吐傳播,亦容易通過食物或水中的排洩物污染傳播。大部分人在童年時期就已感染幽門螺旋菌,在擁擠的環境和衛生條件差的地區更有可能發生感染。
(央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