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乙肝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受體 中國學者首獲乙肝研究最高獎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2012年發現兩個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NTCP(牛磺膽酸鈉共轉運蛋白)。憑藉其在推動乙肝科研和治療方面作出傑出貢獻,他於周四(12日)榮獲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為中國科學家首次獲此殊榮。

李文輝表示,獲獎感到非常榮幸,認為獎項應該與其研究團隊成員分享,又指對發現受體的工作能促進對乙肝感染的理解並催生新藥的研發感到非常高興,未來將與同事繼續努力,爭取在乙肝研究和藥物研發上有新突破。

李文輝與其研究團隊成員合照。(網絡圖片)

李文輝在2007年加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就乙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展開研究,至2012年11月發現兩個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NTCP(牛磺膽酸鈉共轉運蛋白)。研究發表後引起國際學術界引發轟動。肝病學界認為,該研究對乙肝基礎和應用領域有重大和深遠影響,或有助研發治療乙肝的新藥。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美國病毒學家阿爾特(Harvey J. Alter)、賴斯(Charles M. Rice)均對李文輝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阿爾特稱,李文輝對乙肝病毒受體的發現為阻斷受體的療法提供依據,在對乙肝病毒逐步深入了解的過程中增加了重要的篇章。賴斯則表示,李文輝成功為乙肝病毒學提供非凡的新工具,重新激發學界實現慢性乙肝感染功能性治癒的雄心。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左起為阿爾特、霍頓及賴斯。(Reuters)

巴魯克•布隆伯格獎以1976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得主巴魯克•布隆伯格(Baruch Blumberg)博士的名字命名,他因在上世紀70年代發現乙肝病毒而獲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由美國乙肝基金會設立,旨在獎勵對乙肝相關科研和治療作出重要推動和顯着貢獻的個人,被譽為該領域的最高榮譽。

巴魯克•布隆伯格博士於上世紀70年代發現乙肝病毒。(NASA)

據了解,全球有20億人曾感染乙肝,目前仍有超過2.4億慢性乙肝患者,其中中國約有8000萬人感染乙肝病毒,每年約30萬人死於慢性乙肝相關疾病。由於現有藥物並不能根治乙肝,病人必須終身服藥。

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是其中一種可有效預防乙型肝炎的方法。(網絡圖片)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