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發現】國絲館復原「乾隆色譜」 9種植物變出40多種顏色

撰文:葉琪
出版:更新:

清宮劇中服飾顏色獨特,但是否就是當年的「原裝正版」顏色呢?中國絲綢博物館(國絲館)近日宣布,該館主持的「清代宮廷服飾色彩科學的復原項目」取得重要進展,真實還原清代乾隆年間宮廷服飾的染色色譜。「乾隆色譜」共有多達40多種,已成功還原其中33種,有月白、寶藍、水紅、明黃等。

據館長、東華大學博士生導師趙豐透露,復原乾隆色譜的依據源於一次意外的發現,他在2005年建議博士生、現任溫州大學副教授王業宏去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檢索清代宮廷服飾的文獻,竟發現有清代乾隆年間內務府織染局的銷算檔案,清楚記載每種顏色的染料、媒染劑和燃料消耗。趙豐直言,乾隆年間是中國絲綢史上色彩最為精彩絢爛時期,如此完整的染料配方卻此前從未被發現。王業宏隨後完整抄錄從乾隆19年(公元1754年)至乾隆49年(公元1784年)間的染色檔案,共計有40多種色彩名稱,常用色彩則有33種。

龍袍上的底色就是明黃色。(微博)
明黃色是皇家專用的顏色。(微博)

隨着設備和人員的陸續齊備,國絲館於2012年正式牽頭啟動乾隆色譜的復原工作。有趣的是,雖然色彩繁多,但經研究後發現,絕大多數染料均來自9種植物,分別是紅花、靛青、蘇木、黃檗、橡碗子(麻櫟樹果實的殼斗)、五倍子(鹽膚木的蟲癭)、黃櫨、梔子和槐米,不少顏色都是由不同的染料混合而成,例如龍袍上底色是皇帝、皇后、皇貴妃等專用的明黃色,就是用槐米和明礬媒染而成。

研究人員測試並紀錄各種顏色的染料比例。(微博)
研究人員將染好的絲線紀錄在案。(微博)

目前,乾隆色譜上其他顏色的復原工作仍在繼續,預計明年就可全部完成並對外展示。副研究館員劉劍指,復原古代服飾色彩和染料有助於更好地保護服飾類文物,「比如我們如果發現這種染料不耐光,那在展示使用這種染料的服飾時,就可以設定展櫃中安全的光照強度」,同時有助紡織科學界重新開發利用歷史悠久、具生態環保價值的天然植物染料。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