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網上電影評分「水份」有幾深? 「水軍」產業鏈推高爛片評分
網上電影平台對新上映電影的評分,相信是人們決定是否進場觀看該電影的因素之一。不過,當中的評分究竟涉及多少「水份」卻令人深思。
有內媒日前揭發,內地網上背後確實存在為電影「刷分」(網上評分造假)的產業鏈,當中尤以在內地網上電影平台豆瓣的「刷分」成本最高。
國產片獲6分 成績算不錯
內媒《證券日報》早前曾以「片方」的身份接觸國內一些聲稱是「網絡推廣公司」的「水軍團隊」,他們表面上的業務是負責電影宣傳,但他們實際上的工作卻在網上為客戶的電影「刷分」、「刷口碑」。據他們表示,大部份「水軍團隊」在網上電影平台的業務都涵蓋了口碑策劃、評分維護、影評等,可提供「一條龍」的服務方案,更強調自身「常年與各大片商合作,包括豆瓣及貓眼等平台」。
其中,有賣家強調「新上映的影片(在網上電影片台)開分(初期評分)最為重要」。而從他所提供的初期評分價目表顯示,指定6分報價為5500元(人民幣.下同),7分報價6500元,8分報價7500元。有業內人士對此指出,一般國產片若能在豆瓣評分達到6分,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而報道亦粗略統計,截至5月7日晚間,正在上映且在豆瓣顯示評分的國產影片共13部,其中評分低於6分的有8部,佔比達61.5%。
除「刷分」外,「水軍團隊」亦更進一步提供「刷影評」的服務,有業內人士指畢竟「光有分數沒有評價,看上去太假,一定要配合着來」。據幾家「水軍團隊」的報價顯示,短評的價位基本維持在每條20元,也有賣家向記者表示「量大的話可以優惠成每條18元,長評每條40元」。由此可以計算出,片方若想在電影上映的初期通過「水軍」將評分刷到6分,並配合幾百條短評,則成本只需大約一萬元,可以稱得上是「物美價廉」。
影評人:電影上映初期的分數沒參考價值
而相對「水軍」向片商所開的報價,其招攬「打手」的報價則極為低廉。內媒另外在豆瓣各類兼職小組、貼吧等平台上搜索發現,不少「水軍團隊」開出的招聘薪酬大多維持在每單0.25元至0.8元間,僅少數給出了每單1.5元至3元的價位。報道引述知情人士指,因此「水軍」內部本身也存在層級關係,不少「水軍頭子」在接到任務後會發展下線,自己從中提取抽成。而隨着下線的不斷擴展,最底層的「水軍」所獲得的錢也變得十分有限。
對於有關「刷分」的質疑,內地網上電影平台豆瓣日前回應指「刷分是沒用的」,並強調「反刷分」一直是豆瓣電影的日常工作。而豆瓣的「反刷分」措施亦因此而引伸出「豆瓣刷分成本高」的說法,有業內人士坦承在豆瓣的「反水軍」機制下,其「刷分」的效果和難度遠高於其他平台。
對於網上「刷分」的亂象,報道引述一名資深影評人指,「新片一向刷分嚴重,因此新片剛出來的分數沒有甚麽參考價值,等過幾個月再去看,分數就比較靠譜了」。亦有深諳其中套路的網民分析,因豆瓣評分一般垂直分為5級排列,「真正的好片豆瓣評分形狀呈『F』型或『P』型,即頂端的5星和4星所佔比重極大;而若出現『C』型則意味着打5星和1星的用戶都很多,反差大,很可能是請了水軍的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