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保就業2022 將剔除地產代理、發展商、物管公司

政府推保就業2022 將剔除地產代理、發展商、物管公司
撰文:溫多娜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公布推出新一輪「保就業2022」,並預告新一輪計劃可惠及110萬至130萬僱員,涉資約260億至310億元,不過,是次將收緊保障行業範圍,部分不受第五波疫情影響的行業會被剔除,即在是次保就業計劃中不會獲津貼。

初步額外剔除的十類行業,包括聘用多於50名員工的企業及行業如大型連鎖自選市場、大型藥房、物業管理公司、銀行、金融及保險機構、速遞派送公司、公共基建設施(包括電力、 煤氣、油公司、電訊商)、主題公園、由政府承租用作檢疫或隔離設施的酒店、私家醫院、診所、化驗所、建造商、地產發展商及地產代理。

參考過去兩輪保就業計劃,地產代理界均有受惠,包括細行及大行。當中領取最多工資補貼為中原地產,共獲約1.1億元資助,承諾受薪僱員人數5,612人,連同旗下子公司如中原移民顧問、中原測量師及中原資料科技等,集團合計獲逾1.2億元資助。

至於美聯集團亦以不同公司申請資助,合共獲批約8,375萬元;利嘉閣地產及香港置業則分別獲發約4,754萬及1,940萬元的資助。此外,個別發展商早兩輪亦有申請及獲批資助,如高銀地產獲批補貼45.9萬元、嘉華地產獲批29.6萬元,大昌地產獲批124.2萬元等。

就新一輪的保就業2022,當局指,計劃最快4月接受申請,於今年5月至7月份實施,為期三個月,每名受惠僱員每月可獲發8,000元,然而目前保就業2022建議仍屬框架,須與商會、工會、立法會再商議細節。

政府推百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 鼓勵企業設新智能生產設施

撰文:陳蓁誼
出版:更新: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撥款100億設立「新型工業加速計劃」,創新科技署今日(16日)公布正式推出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策略性產業,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的企業,在香港設立新智能生產設施。政府資助上限為獲批項目總開支的三分之一或2億元,以較低者為準。

在新推出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下,從事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的企業最多可獲2億元的資助。(資料圖片)

每個申請項目總成本至少3億 政府資助上限2億

在「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下,政府會以1(政府):2(企業)的配對形式,資助從事策略性產業,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的企業在香港設立新智能生產設施。每個申請項目的總項目成本最少為3億元,企業須投入不少於2億元資金,而政府的資助額上限為獲批項目總開支的三分之一或2億元,以數額較低者為準。每家企業在計劃下最多可獲批兩個項目,資助總額上限為每家企業2億元。

另一方面,政府亦會為獲批項目的企業提供額外資助,用以聘用研究人才,鼓勵企業在香港作研發或擴大其研發規模;同時,有關企業亦可運用資助聘請設立或營運新生產設施所需的非本地人才。計劃全年接受申請。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