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男為取置業入場券 斥五球購納米樓 惹女友反對:千祈唔好買!

撰文:吳珈瑩
出版:更新:

香港樓價貴絕全球,與港人負擔能力脫軌。不少年輕人不想無了期等待樓價下跌,寧願犧牲居住環境也要先行上車,購入銀碼較細少的納米單位,作為日後樓換樓的「入場券」。一直渴望擁有固定居所的「90後」蔡先生,去年亦決定置業,原打算購入一房單位的他,衝動下購入大角咀新盤一個面積276平方呎的開放式單位,樓價約490萬元,更因此「激嬲」了支持租樓的女友。

低物欲蔡先生 撥四分三收入作儲蓄

從事資訊科技行業的蔡先生,自小有儲蓄習慣,大學畢業後開始為買樓作規劃。「我大部分首期都係儲返嚟。」他透露自投身社會開始,便將自己四分之三的入息撥作儲蓄,其餘四分一為家用及日常消費。四分之一的入息相當有限,但他形成自己「低物欲」、不常去旅行,尚且足夠維持生活。

蔡先生平日會利用「記帳APP」紀錄和管理自己每月的花費開支,包括所有「細」數和「大」數。他指,大多數人會忽略日常生活中的「細」數,如車費、飯錢及零食錢,但涉及金額總和往往比想像中大,清晰紀錄每一筆支出有助他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平衡開支。

衝動購開放式單位「激嬲」女友

去年疫情期間,港樓樓價升勢稍為放緩,蔡先生亦決定啟動其置業大計,他原打算購買一房單位上車,但礙於資金有限,心水戶型皆售罄,令他陷入兩難。渴望置業的他,從來沒有打算購買開放式單位,故揀樓時曾致電女友徵詢意見,卻遭對方極力反對,「唔好啊!千祈唔好買啊!」蔡先生指,當時受售樓處現場氣氛影響,最終還是「扑鎚」購入了開放式單位,實用面積大約276平方呎,「上咗車再算」,但他指因而「激嬲」了女友。

惹怒女友並非因為買了開放式戶型,而是他與女友的價值觀完全相反,尤其在置業決定上。蔡先生解釋,他是一個「買樓派」,女友則是「租樓派」,女朋友認為每月的供樓開支足夠租住更舒適、寬敞的兩房單位,他卻認為供樓才是屬於自己的資產,與租樓性質完全不同。他坦言若再次選擇,仍然會堅持入市,「𠵱家唔買,幾時先買到呀?」

蔡先生指已厭倦了不斷搬屋的生活,渴望有一個固定居所。(龔嘉盛攝)

待SSD鬆綁即賣樓套現 再換兩房

蔡先透露,自己及家人過去一直租屋住,他已厭倦了不斷搬屋的生活,一直渴望有一個固定的居所,以及有更多私人空間,無需再依靠父母。原來蔡先生從小居於元朗區,他指居住地點位置較偏遠,交通不便,每次出門上班均需花上逾一小時車程,直言「唔想再住嗰度」,故是次上車他決意選擇九龍市中心,為的是節省出行時間。

是次購入的開放式單位樓價約490萬元,採用75%按揭,首期約120餘萬元,月供約1.3餘萬元。蔡先生表明會在額外印花稅(SSD)三年期限「鬆綁」後立即賣樓套現,再部署換入面積較大的兩房單位。他指並不擔心樓價升跌,「跌嘅時候,全部樓都跌,咁我反而可以平啲買到心水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