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買樓後都撞正疫情 業主突破盲點︰大家最驚時 就唔敢買啦!
買樓,無疑是人生最大的投資,假如買入後,樓價下跌又如何?今期上車故事的主角余先生,於2003年沙士爆發前兩年入市,幸無跟隨友人因恐懼而離場。事隔16年,他碰巧在今年新冠肺炎大爆發前,買入了第二層樓,斥資1,200萬購入新地雲滙大三房單位。
兩次買樓後都「撞正」疫情,但余先生未感恐懼,反而認為每次調整都是買樓時機,「唔跌又點會買得平?」。雖然今次「早咗」出手,但他始終相信磚頭保值,揚言政府肯「撤辣」,會考慮買入第三層樓!
本港樓價瘋升,不少港人儲首期都感問題,年約46的余生已購入第二層樓,殊不簡單。他向記者分享置業心得,歸功於2001年「膽粗粗」以逾20倍「槓桿」買入人生第一層樓——斥236萬元買入沙田帝堡城一個547呎的二手單位,成功迎來長達17年的樓市升浪。
沙士前兩年10萬首期上車 一度「輸」56萬
1997年本港樓市爆煲,直至2003年沙士期間跌至谷底,那時候磚頭成「負資產」的代名詞。2001年,余生年僅27歲,才畢業兩年,卻大膽以10萬元首期,「三級借」226萬元上車——先向銀行借入140萬元,再申請政府的「首次置業貸款計劃」借入60萬元,並向銀行借入餘下約25萬元。
年紀輕輕,在下行市況背負逾200萬貸款,不怕嗎?余先生憶述道︰「當時樓價唔高,市場氣氛一般,但未算太差,我同太太兩人月入逾4萬元,所以儲蓄10萬元亦非難事,借都借到返嚟啦!」豈料,人算不如天算,兩年後沙士爆發,全城樓價終極一跌, 余先生購入的帝堡城單位亦受壓,續瀉24%至180萬元,兩年「輸」56萬元,但余先生直言,當時未曾有賣樓的念頭,更考慮過買多個單位。「但屍橫遍野,即使樓價跌到好吸引,大家喺最驚嘅時侯就唔敢買!」時至今日,該帝堡城單位樓價已升值至逾700萬元。
「故技重施」槓桿入市
當年的決定,余先生換來人生第一桶金,今日樓價比1997年高位還要高得多,但無阻余生二度上車。去年2月底,他斥1,200萬元買入雲滙一個800多呎新樓,承造五成按揭,涉資約600萬元。餘下的600萬元,一半金額來自舊樓加按,自己僅出300萬元現金,今次「槓桿」倍數大減,但負債金額則達900萬元。
余先生解釋,由於不想動用太多現金,故此加按舊樓,增強自己的財務槓桿;又考慮到,未來將帝堡城單位出租後,租金收入能覆蓋加按物業的供款。
「撤辣」或會買多層
經歷過2003年沙士,如今又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余先生認為入市最重要是自己的負擔能力,加上是否有實際需要,切忌心急操作,「我有朋友於沙士後幾年便獲利賣樓,殊不知白白錯過了往後許多年的升幅!」
記者問到有否計劃何時買入第三層樓,余先生直言暫時未考慮,但倘然政府「撤辣」,取消非首置印花稅,解除所謂「一人一樓」的限制,或會添購第三層物業。他補充,,自己兩次入市算不上「買得平」,但始終磚頭保值,「香港人的『傳統智慧』就是買樓投資,只要在香港長期生活,物業定必有其價值!」
01驗樓 ︰「買樓唔同買棵菜」。若沒有人從旁指導,業主們手執住驗樓表,或因毫無經驗而感到迷茫、無從入手,甚至忽略單位的重要缺陷。
若希望《香港01》為你驗樓,可簡單寫下自己的「上車」故事,並將個人聯絡方式電郵至:property@hk01.com
我們會盡快與你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