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掙不脫財閥帝國魔咒 韓國民主死結如何解開?
韓國總統朴槿惠縱容閨蜜崔順實干政的醜聞持續發酵,民望跌至4%的朴槿惠宣布將自己的去留問題交予國會決定。曾承認父親獨裁統治破壞民主的朴槿惠,如今也成為破壞韓國民主基石的罪人,彰顯韓國民主化近30年,仍未找到解除政治腐敗的藥方。
有評論認為,這次事件可能是韓國決心改革的契機,呼籲建立良好管治和將政商關係透明化,但財閥掌握經濟命脈,改革談何容易。
朴槿惠11月29日(周二)第3次就閨密干政醜聞發表全國講話,一改以前不談下台可能性的態度,稱在朝野各黨派協商確定可將施政混亂和行政空白降至最低的平穩交權方案後,她將根據有關安排和法律程序卸任。她聲言自己「已放下一切」,只盼韓國人民盡早擺脫混亂重回正軌。
這番看似豁達的言論並未令外界信服。韓國主要反對黨共同民主黨在朴槿惠講話後,批評她圖謀打算逃避國會彈劾。該黨發言人強調:「國民要的是她立即下台,而不是將責任推卸給國會。」共同民主黨與國會另外兩個在野黨昨日商定向國會提交針對朴槿惠的彈劾草案,爭取下周五(9日)表決。
朴槿惠以退為進分化「倒朴派」
韓國國會共有300個議席,3個在野黨合共佔據165席,超過提出彈劾案所須的過半數支持,不過通過彈劾案的門檻是國會三分二議席,即200人支持,意味在野黨派除了要爭取6名獨立議員支持外,還要遊說最少29名執政新國家黨議員倒戈。在野勢力原本宣稱已取得足夠票數啟動彈劾程序,但是,在朴槿惠發表講話後,彈劾出現變數。新國家黨提出讓朴槿惠在明年4月下台、6月舉行大選的新方案,爭取黨內「倒朴派」歸隊。
韓國歷任民選總統只有一人曾遭彈劾:2004年,時任總統盧武鉉因被指違反選舉法、家人與親信受賄及振興經濟不力而遭彈劾。憲法法庭花了逾兩個月審理,最終裁定3大指控只有違反選舉法一項可證實但罪不至罷免,駁回彈劾案。
前車可鑑,不排除朴槿惠有翻盤的機會。中共中央黨校韓國問題專家接受內地《新京報》訪問時分析,國會彈劾不能說明朴槿惠是否犯法,而是要由憲法法院根據彈劾案裁决,因此若依足法律程序,朴槿惠最終會否下台,「還是憲法法院說了算」。
然而,兩次彈劾行動不同之處在於:盧武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保守派不滿其施政而受針對,他受彈劾引起韓國社會強烈反彈,民望不跌反升,而朴槿惠如今卻是政治信譽破產。她以「拖字訣」處理個人去留問題,難免令人質疑她所謂「放下一切」是否真心。韓國東亞和平研究院院長金相淳接受多維新聞訪問時便指出,朴槿惠周二的電視講話「含義不在於真心下台,而在於準備反擊」。
民主管治陷危機
今次醜聞將韓國政治的劣根表露無遺,令韓國千絲萬縷的政商關係再受關注。朴槿惠去年7月時及今年初分別與韓國9大財團進行秘密會議,被指要求這些集團向其密友崔順實控制的非牟利基金會捐款。崔順實在數月內從52家企業獲得超過6,200萬歐元的捐款。韓國媒體猜測,這兩家基金會可能是為朴槿惠用於「養老」而成立的賄賂基金。
韓國執政與反對黨派達成協議,9大財團將到國會解畫,將是韓國大財團首次在全國直播情況下接受國會議員質詢。有企業管理人員表示,長期的政治危機增加了營商環境的不確定性,影響企業準備年底的人士變動及明年的投資計劃。
野村證券經濟師權榮善表示,朴槿惠的政治醜聞可能為短期經濟增長增加風險,因為政治不穩與不確定性會促使企業及家庭延遲或者減少投資及消費;而且,事件更突顯政府無效率及企業缺乏監察。
韓國政治文化有兩大缺點:第一,總統擁有「帝王的權力」;第二,下台後還想發揮「後期政治影響力」,因此每位總統在任期內準備下台後的政治資金,造就親信干政腐敗。
政商勾結千絲萬縷
韓國政府與商界的關係一向為人詬病。韓國歷任總統無一光榮退出政治舞台,自向民主政體過渡以來,兩位軍人出身的總統因貪污鎯鐺入獄,5任文人總統均陷入親信或家人弄權貪污醜聞問題,它們背後隱藏的都是政商之間扯不斷的利益輸送關係。
金相淳指出,韓國政治文化有兩大缺點:第一,總統擁有「帝王的權力」;第二,下台後還想發揮「後期政治影響力」,因此每位總統在任期內準備下台後的政治資金,造就親信干政腐敗。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副研究員王曉玲分析,韓國是「小政府、大企業」,企業太厲害,政府管不了,在背後決定韓國政府運作的是財閥,他們是韓國社會不變的精英,對國家經濟的壟斷程度非常高,如果動了大企業,就相當於韓國自殘。
此外,韓國具有東方儒家文化的特性,企業文化有一種上下結構的特點,一個企業的創辦者就是「王」,在一個大企業中有數量眾多的小企業,它們的發展都要服從大企業的利益。而且財閥不僅跟財閥聯姻,還跟政治家、教育家、媒體聯姻,所以韓國存在一張精英網,他們可以吸收各種人來運作韓國的「旋轉門」。
經濟上韓國是一個先進國家,惟政治上仍停留在發展中國家階段。
良好管治知易難行
有評論認為,今次醜聞為韓國改革政商關係、建立良好管治模式帶來契機。《韓國時報》指出,良好管治是令一個國家維持政治與經濟增長平衡的要素,許多國家如新加坡已說明政經改革需要同步進行,崔順實事件與不透明的政治運作有關,韓國應汲取教訓,令政策倡議者、政客及公共企業更受監督,提升官僚質素及加強法治,「我們相信良好的管治是帶領韓國經濟增長的先決條件,並將成為明年大選的重要議題」。
《韓國時報》形容,朴槿惠醜聞顯示韓國仍停留在1980至1990年代的政治模式。加州州立大學海峽群島分校經濟學教授孫成元(音譯)亦稱,經濟上韓國是一個先進國家,惟政治上仍停留在發展中國家階段。
話雖如此,韓國靠財閥創造經濟奇蹟,10大財閥佔國家生產總值約八成,掌控經濟命脈,單是三星已佔20%。朴槿惠2012年上任時放言重塑經濟模式,扶植初創企業及改革財閥壟斷的現象,4年過去了,她自己被揭涉與財閥過從甚密。要落實改革,談何容易。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