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外交】中國鐵路走出去 跟法國來一場非洲競賽

撰文:甄梓鈴
出版:更新:

「100多年前,村莊長老做了一個夢,他夢見一條巨蛇從村子裏穿過,巨蛇背着金銀珠寶,於是長老預言村子是塊福地,將來村民們一定能過上好日子。」這是來自非洲的古老傳說,蛇在非洲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徵,人們都說鐵路像條蛇,但在18至19世紀時,鐵路卻成為了歐洲列強瓜分非洲的手段,至今凝固成一道道疤痕。
邁入21世紀,中國在非洲的鐵路項目一個接一個,這究竟是殖民主義的交替,抑或是另一場國際勢力間的博弈?

身穿紅色制服的亞吉鐵路女乘務員在練習迎賓儀式。(VCG)

延伸閱讀: 【01周報‧專訪】踏上時代快車 從兩代攝影師鏡頭看中國鐵路變遷 

拉布(Lebu)是位於非洲埃塞俄比亞首都亞迪斯亞貝巴(Addis Ababa)近郊的一座小鎮。遠遠望去,四面被高山包圍的盆地,原本一片荒涼,沒有什麼起眼的建築物。但在數年前,這裏多了一座淡黃色的車站——拉布火車站。它是附近最「富麗堂皇」的建築,站外掛了「建設更加暢順的世界」的中文標語,這是亞吉鐵路(連接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首都)的起點。

亞吉鐵路是中國企業在非洲建設的首條電氣化鐵路,今年1月1日投入服務。在首發列車上,身穿紅色制服的女乘務員笑容滿面,跟中方列車長練習迎賓禮儀,指示乘客上落車。據統計,亞吉鐵路開通後,單在埃塞俄比亞已有2,000多名當地人接受中國鐵路運營培訓,包括服務員、火車司機及技術人員等。環顧車廂,不論是車內裝潢、座位編排、餐車還是廁所,都和中國國內的火車如出一轍。望出窗外,則是一片異國風情。

2010年起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便已構思建造這條鐵路,全長752.7公里的鐵路西起埃塞俄比亞,東至亞丁灣西岸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Djibouti),時速120公里,途經45個車站,總投資約40億美元(約310億港元),被外界視為中國將「一帶一路」戰略延伸至非洲心臟地帶的重要一步。

「中國製造」取代法國百年鐵路

亞吉鐵路穿越非洲屋脊,沿途地形複雜多變,從埃塞俄比亞超過2,500米的高原地帶,越過高山、平原和沙漠,抵達非洲最東端的吉布堤海港,被認為是「天路」。規劃之初外界並不看好,因為吉布提境內近80公里鐵路有着巨大海拔落差,鐵路經過的地區氣候變化多端,多是火山地貌,長年風沙不斷,內陸埃塞段的高原缺氧問題更是修建鐵路的一大難題。不過,埃塞高原的氣候環境令它成了咖啡樹生長的樂土。相傳咖啡是由埃塞Kaffa地區的牧羊人最先發現,咖啡(coffee)名字也由此而來。埃塞盛產優質咖啡,卻因交通困難只有少量出口,當地缺少通往海港的運輸通道,阻礙經濟發展,該國九成以上進出口商品經吉布提公路運輸,連接兩地的公路卻不堪重負。如今有了亞吉鐵路,令亞迪斯亞貝巴至吉布提市的運輸時間由以往公路運輸的一周縮至一天以內,貨物再經吉布提海港輸往世界各地。

那噶德(Nagad)是亞吉鐵路吉布提一端的終點站,位於吉布提市郊區,甫走出車站,隱約聽到周邊的人說着法語,才想起吉布提原屬法國殖民地,官方語言是法語和阿拉伯語。

1850年法國入侵吉布提,1888年佔領全境,並於1896年成立法屬索馬利蘭殖民政府(French Somaliland)。翌年法國動工興建一條連接亞迪斯亞貝巴至吉布提市的「老亞吉鐵路」,1917年5月正式通車,當時法屬索馬利蘭政府同意免費提供吉布提境內的線路,形成了從紅海港口連貫到埃塞的通道,直至21世紀初期,亞迪斯亞貝巴至德雷達瓦(Dire Dawa)段停駛。1980年代,埃塞委託印度規劃從首都至紅海港口阿薩布(Assab)的鐵路,但計劃因阿薩布所在的厄立特里亞(Eritrea)獨立,埃塞喪失全部海岸線而破產,自此東非鐵路發展停滯不前。

吉布提曾是法國殖民地。(網上圖片)

戰略價值重大的吉布提

1977年是吉布提遽變的時刻,那年吉布提脫離了法國殖民統治,在獨立後仍保持與法國的密切關係。這些年來,吉布提憑藉身處非洲東岸、中東和印度洋交叉口的戰略位置和商業優勢,穩步打造出其在非洲之角地區的地位,中國亦早已瞄準這個有利位置。英國《金融時報》分析,新建成的亞吉鐵路是中國在東非的重要投資項目,因它取代了法國人建設的百年鐵路,正是中國挑戰法國在非洲影響力的鐵證。

吉布提總統蓋萊(Ismail Omar Guelleh)去年11月底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是中共十九大後首位到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的非洲國家領䄂,並獲中方高規格待遇。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系教授Barry Sautman接受《香港01》訪問。(網上圖片)

為何中國對吉布提會有濃厚興趣?長年研究中非關係的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系教授Barry Sautman對《香港01》表示,中國積極在非洲投資,是因為非洲人想要的東西,如發展製造業、農業機械、提供生產投入及大型住房建設等,都是中國企業能做得好的,加上西方國家在非洲的影響力漸退,激起了中國人的投資熱情。

法國總統馬克龍上周訪華期間不忘炫耀經濟功績,宣布向中國售出100多架空巴客機。然而,這掩蓋不了法國對「痛失」非洲的焦慮。法國發行量最大的《費加羅報》上月20日便刊登一篇名為《在吉布提,法國影響力面臨中國的威脅》的文章,指中國不僅興建鐵路,當地許多基建項目都是中國融資打造,去年8月還建造了中國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

吉布提這小小的海港,地理位置極佳,位處紅海與亞丁灣交接處,扼守通往蘇彝士運河(Suez Canal)的咽喉地帶,具有重要地緣戰略意義,法國、美國及日本均在吉布提擁有正式的軍事基地。中國解放軍進駐吉布提基地,有利中國在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護航,由此推斷中國未來在吉布提將扮演更關鍵角色。建設軍事設施既拉近兩國在政治領域的距離,亦意味吉布提政府可以更好的利用中國資本發展經濟,這讓昔日的宗主國法國開始憂慮自己失去優勢。

法國總統馬克龍(左)上周訪華與習近平(右)會面,不忘炫耀經濟功績,但仍掩蓋不了法國對「失去」非洲的焦慮。(美聯社)
中國資本大規模進入非洲,被質疑是新殖民主義。(路透社)

中國新殖民主義? 只是一場經濟博弈

不少西方輿論認為,中國資本大規模進入非洲,形同西方列強當年剝削非洲,只不過用合法經濟行為來掩飾,有傳媒更稱之為「新殖民主義」。Sautman教授不同意這種觀點,他指中國既不像西方強佔土地殖民非洲,也沒有以提供軍事顧問的方式來操控非洲政府及其內政,中國在非洲的活動不符合新殖民主義的定義。

根據皮尤、蓋洛普和其他民調機構的調查顯示,大多數非洲人對中國普遍持正面態度,對美國也是正面的,但對法國則不那麼看好,因為非洲人仍受到「舊殖民主義」的影響。列強於非洲的殖民始於15世紀,歐洲殖民者入侵非洲後,不但霸佔土地,甚至勞役土著,導致部分當地人對西方的反殖民情緒高漲。儘管有些中國企業不守當地法令、中國商品不少價廉物劣,但非洲整體對中國的評價仍高於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戒心也沒那麼強烈。

新華社《環球》雜誌分析,若以經濟實力作前提,當下法國經濟仍面臨諸多考驗,法國政府想重振在非洲的影響力顯得「底氣不足」。不過,巴黎政治學院教授Franck Gouery認為面對中國的競爭,法國仍可在外交層面上出力解決厄利垂亞、索馬里和也門政治危機;經濟層面則以吉布提為依託,向東非地區輸出發展食品、汽車等工業模式,或可在數碼、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金融保險等服務和旅遊業方面入手。從軟實力來看,法國依舊在吉布提擁有語言、科學和文化上的遺產。Gouery教授表示,若法國可重新找回探險和建設精神,在中國與非洲緊密結合的年代,仍能在吉布提找回自己的位置。

中國解放軍去年進駐吉布提基地。(VCG)

法國資助非洲第一高鐵

誠如法國駐吉布提大使在去年新年致辭中所言:「法國以防禦性的眼神眼睜睜地看着(中國)火車駛過,我們依舊將吉布提視為一個巨大的兵營,但這裏卻實實在在地上演着重要的經濟博弈。法國需要看到自己在吉布提的語言優勢。」

除吉布堤外,北非旅遊勝地摩洛哥也曾被法國殖民,為當地如行政架構等文化及政制方面帶來一定程度的西化,法語更是摩洛哥第一外語,首都拉巴特(Rabat)的穆罕默德五世大街上更遍布歐式建築,路牌也是法語與阿拉伯語並行。殖民歷史是把雙刃劍,在摩洛哥,法國不僅帶來現代化,還是一個合作夥伴。

中國鐵路向非洲一直延伸,作為高鐵老手的法國沒有坐以待斃。法國國鐵高速列車TGV資助摩洛哥建設非洲首條高鐵,並於上月成功通過測試。高鐵列車時速將達到320公里,連接摩洛哥兩大主要經濟城市卡薩布蘭加(Casablanca)和坦吉爾(Tangier),途經首都拉巴特,該條鐵路使往來兩地的時間縮短三分之二,速度與歐洲的「歐洲之星」(Eurostar)比肩。顯然,法國欲利用高鐵發展鞏固其在摩洛哥的影響力,阻擋中國勢力進一步向北非伸延……

上文節錄自第95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月15日)《中國鐵路走出去 跟法國來一場非洲競賽》。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月15日(星期一)出版的第95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