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幫迫走總理的荒謬:海地還是個連美國也不願碰的失敗國家
經過接近兩周的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黑幫暴亂,海地總理亨利(Ariel Henry)3月11日在同日加勒比共同體(CARICOM)就海地局勢召開峰會之時終於宣布辭職,表明會在過渡性委員會成立後馬上下台。自2月29日起進攻機場、監獄、商舖、警局、政府大樓、導致1.5萬人流離失所的太子港黑幫頭目切茲里爾(Jimmy Cherizier)終於達成了推翻總理的目標。
自杜華利(Duvalier)父子獨裁政權1986年結束之後,海地一共換了19次政府領袖。原為神經外科醫生的亨利,則成為第20個被換走的人物。
海地人口1,150萬,長年受地震天災打擊,黑幫問題一直深種。最近這一次黑幫暴亂,源於2021年7月時任總統莫伊茲(Jovenel Moïse)在官邸遇刺身亡,其妻子上月也被起訴有份參與殺害莫伊茲。
亨利在莫伊茲遇害前兩天被指派為下任總理,當時尚未正式就職,最終卻在包括美國在內一眾美洲國家的國際社會支持下就職總理執政。
由於海地對上一次選舉已經是2016年,整個政壇的民選領袖都失去執政代表性。搞選舉,似乎是明顯出路。然而,海地治安混亂,又有2021年8月的地震,亨利一直拖延選舉。本年2月7日一度是他下台的日子,但其卸任前的最新選舉日期竟然又押後至2025年8月的遙遠將來。
自莫伊茲遇刺身亡後,2020年由太子港其中9個黑幫組成的G-9,就變成了反對亨利執政的重要力量。2021年10月,亨利才剛上任3個月,在一個紀念海地國父的公開儀式上,G-9的領袖、外號叫「Barbecue」的切茲里爾已曾搶在亨利之前帶同數百名武裝份子到場,導致原本要到場獻花的亨利取消行程。由此可見,太子港的黑幫勢力一直比政府還要強。
到2022年,在反亨利政府示威此起彼落之際,切茲里爾更封鎖燃料運輸港口,導致海地陷入能源短缺。
據研究拉丁美洲有組織犯罪的非牟利機構InSight Crime估計,切茲里爾與前總統莫伊茲關係密切,G-9有一半收入也來自莫伊茲政府。
目前,整個太子港有80%區域都在各種黑幫的操控之內。為了推翻亨利的管治,G-9最近則與在太子港長期與之「爭地盤」的另一黑幫聯盟G-Pèp組成一個稱為「一起活」(Viv Ansanm)的同盟。海地的黑幫擁有大量從美國偷運來的軍火,而海地警員數目只得九千,長期不足以應付。
一直以來,原是警員卻因為涉嫌在一次行動中殺死71人、燒毀400間房屋而被免職的切茲里爾,喜歡將自己包裝成代表貧苦大眾的政治領袖,自比哲古華拉、卡斯特羅、馬丁路德金(「我喜歡他,不過他不用槍械來鬥爭,我用槍械來鬥爭」)。對於其「Barbecue」的外號,他也表示是來自小時候母親經營炸雞店的過去,而不是他喜歡將人活活燒死的名聲。
然而,太子港的黑幫,並不是團結的一夥人。雖然大多數黑幫不是歸順G-9就是G-Pèp,但「爭地盤」的街頭槍戰幾乎無日無之。一位曾在烏克蘭基輔被猛轟時在當地工作過、然後又輾轉來到海地的人道援助工作者便稱太子港的情況比當時的基輔還要差,主要問題是他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遇到突如其來的黑幫槍戰。當地居民連走出家門也有危險,街頭小販被搶和擔心被殺是常態。
3月3日,黑幫攻打太子港兩大監獄,釋放了近4,000名囚犯,海地政府宣布緊急狀態應對。但值得留意的是,當中竟然有包括因刺殺前總統被判囚的近百位囚犯不願逃獄--他們的理由是恐怕會捲入槍戰被殺。
海地的政府,幾乎是處於一個不存在的狀態。其一年政府預算只得大約160億港元,比香港低近四、五十倍。因此,海地高度依賴外國援助。
這就為黑幫們製造了龐大機會。在當地服務的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去年就表示過,太子港有近300個黑幫,而且組織鬆散,要長期同他們溝通才能輸送人道援助。人道組織的在地經營,某程度上就是黑幫的重要商機之一。
亨利之所以能留在總理位置上,主要是因為他有國際社會的支持。在他的呼籲之下,聯合國安理會去年也通過了成立跨國安全部份去支援海地的決議(按:只有中、俄棄權讓決議通過,其餘13國支持)。然而,過去一個世紀曾經多次介入海地政治的美國,以至2004至2017年曾領導當地聯合國維和任務的巴西,如今也不願再親自出手。
唯一願意出兵的,竟然是肯尼亞,目前的計劃出派出1,000名警員來海地協助恢復治安,不過肯尼亞的法院本年初卻攔阻了這個安排。
這一次「黑幫暴亂」正正發生在亨利離開海地到肯尼亞商談其安全部隊援助計劃之時。在首都陷入大亂之後,亨利曾試圖坐飛機回國。然而,在黑幫暴亂之際,太子港的機場、港口都停止運作。
亨利曾求助與海地身處在同一島上的多明尼加共和國,但後者早已封鎖了兩國陸路邊境,並拒絕「收留」亨利。最終,亨利就只能轉往美國在加勒比海的自治邦波多黎各。
此後,無論是美國,還是加勒比共同體,大家都知道亨利不能再繼續執政下去。美方已經公開聲明海地需要「和平政治過渡」。雖然美國有能力空降海地去撤走其使館非必要人員,並部署安全部隊防守大使館,卻不願意幫助亨利回國。
而切茲里爾早就警告,如果亨利不下台,國際社會繼續支持他,海地將會陷入內戰和「種族屠殺」。
於是,到了3月11日的加勒比共同體峰會,亨利下台已經是大家都可以預見的唯一出路。加勒比共同體主席、圭亞那(Guyana)總統阿里(Mohamed Irfaan Ali)亦在會後表明,由7個投票成員、兩個觀察員組成的過渡性總統委員會將會包括來自海地政界、海地公民社會、私人部門和教會的代表,成立後將迅速任命新的臨時總理。這預計將會為海地下次大選鋪路。阿里也表明任何想要參加選舉的人將不能加入這個委員會。
同樣有出席加勒比共同體峰會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亦宣布將會把美國對海地聯合國安全任務的援助金額增加至3億美元,同時會提供額外3,300萬美元的人道援助。肯尼亞方面則稱其部隊已經在「部署前期」的階段。
總理是下台了,然而,沒有人會預期海地的困境能夠得到解決。海地要重新大選,組成一個得到民意授權、較為穩定的政府,前提是要恢復治安,然而,沒有一個穩定的政府,又或者沒有強而有力的外部勢力介入,治安實在難以維持。這個互為因果的怪圈,暫時沒有人願意破解。
就算國際社會想要扶植海地內部的「槍桿子」,由切茲里爾所代表的黑幫首領也不是可行的選擇。在國際媒體上,切茲里爾公關做得好,經常接受外國記者採訪,但他的公關卻不是實際上基於槍桿子的權力,在太子港還有不同勢能同他競爭。
這一波動亂的結果,大概就是國際社會對於海地的再一次遺忘。
在太子港以北120餘公里一個名為「Labadee」的私人海灘渡假勝地上,周遊加勒比海的郵輪依然未有停止到當地停留。在陽光與海灘的勝景之中歡度假期的旅人,大概還是可以將海地全國其他地方有一半人三餐不繼的慘況忘記得一乾二淨。
連身在海地國土之上的過客也能如此,周遊各國高談大政治的政客們當然也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