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特朗普的2024可能是特朗普的2022?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特朗普(Donald Trump)1月23日再次擊敗共和黨初選對手黑利(Nikki Haley),成為共和黨近五十年來「有競爭」初選中首個接連勝出艾奧瓦州(Iowa)黨團會議和新罕布什爾州(New Hampshire)投票的候選人。在歷史上,沒有任何連勝這兩州的人最終不能得到共和黨總統提名的記錄。

黑利以43.3%得票在新罕布什爾敗給特朗普的54.3%之後,並沒有放棄競選,反而將目光投向她曾擔任州長的南卡羅來納州(South Carolina),展開價值400萬美元的廣告攻勢。

一些或具名或不具名的黑利背後「金主」,在新罕布什爾的結果出爐後,已決定不再「倒錢落海」,但黑利依然得到一些華爾街富商支持,在本月稍後將會為她在紐約市舉行募款活動,而一些支持黑利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還對黑利不離不棄--著名的保守派金主科赫(Charles Koch)旗下的組織更表明已為黑利在南卡州聯絡了30萬個選民。

1月24日,黑利在南卡羅來納州的選舉活動中同選民自拍合照。(Reuters)

不過,同樣出自南卡州的共和黨大老,如該州的兩位國會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和「共和黨唯一黑人參議員」斯科特(Tim Scott),都投向了特朗普。黑利在南卡州民調落後特朗普37個百分點,而南卡州也沒有像新罕布什爾州般比例較多的高教育和溫和派選民。黑利在這場2月24日的選舉中勝算極微。

本來應該維持中立的共和國全國委員會主席麥克丹尼爾(Ronna McDaniel)已公開呼籲黨人團結在特朗普的麾下,表明黑利並無勝選之途。未來有可能接任共和黨國會參議院領袖的德州參議員康寧(John Cornyn)亦稱他「看夠了」,表明支持特朗普。

雖然特朗普看似形勢大好,在全國民調中也長期輕微領先拜登(Joe Biden),但人們不得不回想起2022年中期選舉的教訓。

圖為2024年1月21日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羅切斯特(Rochester)出席新罕布什爾州共和黨初選選前集會。(Reuters)

當時,特朗普在聯邦層面和各州各級選舉中都扶助了不少熱衷支持其2020年選舉舞弊陰謀論的候選人,在共和黨內的初選中擊敗對手,但到了同民主黨一決高下之際卻慘敗收場,導致拜登民望低落之時人們預期中的「紅色浪潮」變成了「紅色浪花」,共和黨只以輕微多數奪得國會眾議院的控制權。

今天的情況與當時不無堪足比較之處。

從新罕布什爾州的票站民調結果來看,特朗普之所以能擊敗黑利,主要是他在自認為共和黨的選民中有重大優勢,以74%擊敗黑利的25%,但黑利則明顯在獨立選民中有優勢,以58%對39%擊敗特朗普。

1月24日,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宣布支持拜登。(Reuters)

在共和黨的初選中,得到共和黨選民支持當然是致勝關鍵。問題是,到了大選,獨立選民的取向極其重要。近十多年來,自認為是獨立派的選民比例大增,今天達至43%的水平,遠遠超越分別自認為自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各27%。

同時,表明會滿意共和黨提名最終由特朗普勝出的新罕布什爾州共和黨初選選民中,只有10%的選票流向黑利,很明顯黑利手中的43.3%得票大多最終都不會在特朗普勝出初選後回流特朗普。相信到了特朗普同拜登的「兩老對決」,這些選民若非不投票,就是將票投到拜登手上。

在新罕布什爾州的投票之後,此刻已表明會將選票投往拜登的黑利支持者已接近四成。

另一方面,雖然在絕對比例上,特朗普在高教育、高收入共和黨初選選民的得票都比2016年對上一次「有競爭」的選舉為高,但2016年候選人眾多,與這次特朗普和黑利的一對一沒有可比性。

特朗普在新罕布什爾州的競選海報,宣揚拜登當局對特朗普的司法訴訟其實是針對美國民眾。(Reuters)

整體而言,教育愈高、收入愈高的選民依然較傾向支持黑利,特朗普在新罕布什爾州的首府,以至長春藤名校之一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周邊的選區都敗給了黑利。由此可見,特朗普並未能在高教育、高收入階層取得明顯突破。

在新罕布什爾州的共和黨初選之後,雖然全國只有兩個州完成了初選,但人們普遍認為特朗普與拜登的「大選」實際上已經史無前例地提早開始。

這除了是兩老對決之外,還是一場「兩弱對決」。拜登的民意支持度是二戰以來所有總統之中的同期最低(比特朗普首屆任期還要差),而特朗普則依然無力取得基本盤以外的選民群體轉向支持。根據12月的一項民調,分別表明必然或可能不會支持拜登或特朗普的選民比例都處於56%,可見超過一半的美國人都不想支持他們任何一個。

在中期選舉以來,人們早就留意到拜登的民意支持度往往與民主黨各級候選人的選舉結果有落差,普遍分析認為,人們對拜登雖然非常不滿,但他們對此刻的共和黨更加不滿。因此,這次大選的結果很可能不是由選民的積極支持而是由他們的忍痛抉擇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