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被迫換新總理 極右「死亡之吻」後餘下三年變「跛腳鴨」?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2024年歐洲議會選舉進入倒數,法國政壇隨即傳來大地震。

踏入第七年任期、民望跌至27%的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1月8日、9日一如所料進行了內閣改組,先換掉了過去一年半赴湯蹈火幫他通過了退休金改革和最近的移民改革的「老官僚」總理博爾內(Elisabeth Borne),讓她自行辭職,然後再把年僅34歲、左黨社會黨出身的教育部長阿塔爾(Gabriel Attal)提拔成總理,成為法國史上最年輕、首為公開同性戀的馬提尼翁府(Hôtel Matignon)主人。

朱比特總統神話幻滅

2017年首次當選上台時的馬克龍,聲言法國人接受不了「正常的總統」,而是需要一個像羅馬諸神之首朱比特(Jupiter)一樣的強人總統 (「président jupitérien」),以其信念和行動去領導整個社會。

他又稱民主往往以不完整的形態自我呈現,而當中所缺失的就是一個帝王的存在,「根本上來說,我不認為法國人想國王死去」。這一位國王當然是他自己。

民調滿意度達四成的原教育部長阿塔爾。(Reuters)

以39歲之齡進入愛麗舍宮的馬克龍,一上就有兩大志向,一是改革法國,重新振興國家,二是改革歐盟,讓歐盟變成一個地緣政治的存在,走上自主之路。

不過,近七年來的現實政治,如果同樣用希臘-羅馬神話來演繹的話,馬克龍不太像是朱比特,而更像是用蜂臘裝上翅膀的伊卡洛斯(Icarus),後者不理父親勸告、不知天高地厚飛得太過接近太陽,最終蜂臘遇熱熔掉、墮海而死。

馬克龍剛上台廢除了財富稅、又作出了一些勞工改革,但很快就遇上2018年反對燃料稅的黃背心運動(Gilets Jaunes),隨後推出退休制改革法案不久,引起工會大規模上街,最終只能借新冠疫情來襲為藉口擱置。

2018年12月15日,法國巴黎,抗議者在黃背心示威活動中手持標語牌,呼籲結束馬克龍的總統任期(「傲慢和鄙視,落下你的寶座,滾出去」)。(Getty)

在歐洲層面,馬克龍的「戰略自主」在特朗普(Donald Trump)時代和新冠疫情之中變成了歐洲的主流論述。但論述歸論述,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後,大家一看便知歐洲的國防安全還是要靠美國支援。馬克龍初時主張同俄羅斯談判,最後無果而終;其後又轉軚支持武裝烏克蘭反攻(按:法國和英國是2023年最先主張向烏克蘭提供主戰坦克的國家),最後也失敗告終。

俄烏戰爭,本來是歐洲振興和整合國防產業的契機,但歐盟連2023年初所作的一年內供應烏克蘭100萬枚北約大砲彈藥的諾言也未有兌現。大增軍事開支的波蘭已將目光轉向韓國和美國。在匈牙利的抵抗下,歐盟2023年底也未能通過500億歐元的四年對烏財政援助。到了今天,沒有美國,歐洲無力支援烏克蘭,依然是人們的共識。「歐洲自主」哪裏去了?

馬克龍提倡歐洲自主,由於法國汽車行業在中國利益不及德國,他帶頭主張對中國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希望保護歐洲電動車行業發生,如今則遭到中國針對法國佔了歐盟出口99.8%的白蘭地作反傾銷調查。圖為法國品牌的白蘭地。(Reuters)

極右的「死亡之吻」

在2022年的大選中,馬克龍2017年上台以來的核心任務也幾乎失敗告終。馬克龍一直認為其中間務實路線可以回應人民訴求,克服馬林勒龐(Marine Le Pen)所代表的極右政治力量挑戰。然而,在2022年的總統選舉中,法國本來反抗極右的「共和陣線」幾乎瓦解,馬克龍與勒龐的得票差別從2017年的33個百分點大幅收縮至17個百分點。

在同一年的國會選舉中,馬克龍的政黨聯盟更失去了國民議會的多數,反而讓馬林勒龐的極右政黨「國民會集」(RN)議席從8席大增至89席,成為國會最大單一反對黨。從此,馬克龍連憲制上獨力推動政策的權力也失去掉,而要向盛極一時、如今已日落西山的傳統中間右翼共和黨人乞求支持票。

唯一對馬克龍有利的,是法國憲法中有極具爭議的49.3條款,容許總統直接通過立法,除非反對派黨能在國會通過不信任案,推翻內閣。於是,包括比2019年弱化甚多的退休金改革等,也是在原總理博爾內利用49.3條款的背景下才能成為法律。在其一年半任內,博爾內23次使用49.3條款繞過國會表決通過法律,因而被反對派嘲為「49.3夫人」,馬克龍也因此成為了「反民主」的象徵。

從邊緣人走向政治主流的馬林勒龐。(Reuters)

到了2023年12月,馬克龍為了以實務的移民改革去壓止極右政治人物以「反移民」旗幟進一步蠶食中間民意,推出了「不左不右」的新移民法案,一方面收緊移民政策,另一方面卻向勞工短缺行業所需的非法移民發放工作證。

國會的在野黨派起初群起反對,此時已不敢再動用49.3條款的馬克龍迅速右轉,吸納了限制外國人領取福利、家人團聚移民申請等右翼政策。

最終,馬克龍的中間派政黨有近四之分一議員倒戈抗議其右轉、其衛生部長甚至因此請辭抗議,但馬林勒龐就看準了機會轉軚「幫助」馬克龍通過移民法案,聲言極右已經取得了「意識形態上的勝利」,透過其國會支持票給了馬克龍一個「死亡之吻」。

七年來專志壓服極右的馬克龍,竟然要靠極右支持來推行政策,進一步給予馬林勒龐更高的執政認受性。由於馬克龍2027年不能再尋求連任,馬林勒龐在一眾潛在總統候選人中民望最高,在首輪投票意向中的支持度已突破三成(按:馬克龍自己2017和2022年兩次首輪投票中都沒有三成的得票)。

2023年12月31日,馬克龍發表新年講話。(Reuters)

培養接班人?

如果到了2027年,在愛麗舍宮送別馬克龍的真的是馬林勒龐,馬克龍這位專志改變法國歷史和歐洲歷史的人物將會以「極右扶持者」的名號記於史冊。

起用34歲的教育部長阿塔爾為總理,似乎就是馬克龍扭轉這種歷史厄運的努力嘗試。阿塔爾跟2017年的馬克龍一樣,外表俊朗,有革新的年輕朝氣,也是博爾內內閣中民望最高的部長,其社會黨出身也有助馬克龍挽回左翼民意。阿塔爾之於馬克龍,就如年僅28歲的國民集會主席巴爾代拉(Jordan Bardella)之於馬林勒龐一樣,兩人分別代表中間理性政治和極右政治的新世代。

正如馬克龍首屆總統任期第一個總理菲利普(Edouard Philippe)至今也是下任總統熱門人選一般,阿塔爾相信也會被人們以下任總統的視覺來審視。相對於完全是技術官僚背景的博爾內,阿塔爾的這個人選充滿着培養「馬克龍路線」接班人的政治意味。

法國總理官邸馬提尼翁府(Hôtel Matignon)。(Wikimedia Commons)

不過,阿塔爾的第一個考驗將會是本年6月的歐洲議會選舉。目前,馬林勒龐的國會集會人氣大盛,民調領先馬克龍所屬黨派超過10個百分點。阿塔爾能否透過新人事、新作風壓下極右的聲勢,將會是未來半年的法國政治主題。

政治往往是情感的產物。雖然阿塔爾的任命不能改變馬克龍在國會沒有多數支持的「跛腳鴨」格局,但如果中間力量能在歐洲議會選舉中重現生機、擊敗極右,馬克龍未來三年還會有改革法國和改革歐洲的政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