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菲「齊心協力」軍演 分析:黃岩島為美菲中角力重點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美國和菲律賓正在呂宋島附近實施為期12天的年度「齊心協力」聯合軍演,除了有包括日本在內的另外七個國家共同參與外,美國海軍陸戰隊一支新的輪換部隊也已部署到菲律賓參加演習。分析人士說,隨着中國在南海的擴張,演習目的針對中國的意味濃厚,尤其從近期幾次的軍演標的來看,黃岩島將會是近期內美、菲、中的角力重點。

美國之音報道,美菲齊心協力聯合軍演(Exercise SAMASAMA)自10月2日至10月13日在呂宋島舉行。菲律賓武裝部隊發表聲明稱,齊心協力軍演將包括反潛、反水面、防空和電子戰演習。美國和菲律賓海軍將進行主題交流,與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和英國海軍進行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演練,法國和澳洲海軍人員將參與主題交流,新西蘭和印度尼西亞海軍人員將進行觀察。

菲律賓官方通訊社報道,此次演習菲律賓海軍出動733人參加、美國海軍632人、加拿大海軍244人、日本海軍169人、英國34人、法國七人、澳洲三人;另有兩人來自印尼,以及一人來自新西蘭。

參演艦艇包括菲律賓的王牌導彈護衛艦、入列不久的「何塞·黎剎級」巡防艦「安東尼奧·盧納」號(BRP Antonio Luna),美軍「杜威號」導彈驅逐艦 (USS Dewey)和「路易斯&克拉克級」乾貨船(USNS Wally Schirra);英國巡邏艦「史佩艦」(HMS Spey);加拿大皇家海軍的「溫哥華號」護衛艦(HMCS Vancouver),和日本自衛隊的「和曙號」驅逐艦(JS Akebono)。

專家:菲武裝部隊現將重點從內部安全轉向外部防禦態勢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海軍事務專家許瑞麟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美菲齊心協力軍演可以追溯到2017年杜特爾特擔任菲國總統前的「卡拉特演習」(Exercise CARAT),這是一個自1920年代以來,美國和東南亞國家之間一項非常常見的雙邊演習,以聯合海上戰備和訓練為主。但在杜特爾特上任後,認為卡拉特演習對中國有挑釁意味而取消,轉由齊心協力軍演取代,同時「肩並肩」軍演(Balikatan)也在那個時期縮小了規模。

他說,跟肩並肩軍演相比,齊心協力軍演比較關注在海洋領域,肩並肩軍演涉及的層面更廣,除了海事訓練之外,也涉及陸、空的演練。杜特爾特年代比較關注在非傳統安全領域,比如反恐、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的訓練,但小馬科斯的齊心協力軍演採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

許瑞麟說:「菲律賓武裝部隊現在將重點從內部安全轉向外部防禦態勢,所以這幾天的軍演重點關注在常規戰爭戰鬥方面。當然,南海是其中的一個關鍵面向。」

許瑞麟指美國和菲律賓原本就是軍事同盟國家,每年進行的雙邊軍事活動實際上有數百起,只不過像齊心協力軍演和今年4月的肩並肩軍演都是比較重大而高調的演習。包括8月底菲律賓才和澳洲舉行過 「阿隆演習」(Exercise Alon),兩國首度演練了兩棲登陸和空中突擊。他說,從菲律賓近期的軍演可以發現,聯演已經超越了雙邊形式,而是擴大跟其他盟友一同演練。

美菲聯合軍演含兩重要背景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宗鼎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美菲聯合軍演扣合着兩個重要的背景,一個是美菲同盟的再加強;另一個是同盟與同盟之間關係的提升,他將之稱為「盟盟關係」。

黃宗鼎還說,這次齊心協力演習的地點是在呂宋島的南方,距離黃岩島只有約340公里,8月底的菲澳「波浪」演習是在三描禮士省,也是面向南海、接近黃岩島的位置。除此之外,9月底小馬科斯特別下令移除中國在黃岩島附近的漂浮屏障。另一個指標是9月27日時,菲律賓的海岸巡邏隊說,小馬科斯政府上台後,即已開始籌劃要如何取回對黃岩島的控制等。因此,不論是從上述事件的時間點、演習的標的,還是官方的說法,都指向在短期之內美中菲三國在南海的角力,將會以黃岩島作為一個重點。

此次美菲齊心協力演習是在菲律賓和中國海警在南海發生一連串對抗之後進行的。雙方最新的對峙是在10月4日,當晚中國海警局發表一份聲明,稱依法對擅自進入仁愛礁的四艘菲律賓船隻進行嚴正警告和有效規制。

菲律賓則說,菲兩艘運補船在兩艘海警船的護送下,衝破了中國海警船的封鎖,成功將補給送達被中方指責為「坐灘」的馬德雷號軍艦上。

9月下旬,小馬科斯也下令採取特別行動,拆除了中國在黃岩島附近的漂浮屏障,還將海底的錨連根拔起,讓菲律賓漁民得以重回傳統海域捕魚。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