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地區的戰略競爭將決定太平洋西緣的控制權?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中國與美國和菲律賓在南海的地緣政治博弈,正朝着對中國不利的方向發展。

菲律賓方面稱,中國海警8月5日在南沙仁愛礁海域對菲方向仁愛礁「坐灘」軍艦運送輪換人員和補給物資的船隻進行攔阻並使用水炮攻擊,違反了國際法,菲方對此予以強烈譴責。中國方面稱,中方在多個層級、利用多種渠道向菲方提出交涉,要求菲方不得擅自派船隻闖入仁愛礁,不得向「坐灘」軍艦運送用於大規模維修加固的建築物資。在菲律賓派出2艘船隻擅自闖入仁愛礁海域後,中國海警船依法予以攔阻,為避免直接攔阻出現碰撞,使用水炮實施警示,現場操作專業、克制,無可非議。

對此事件,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支持菲律賓,重申《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的承諾,並援引國際法庭2016年7月的裁決說,中國對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的仁愛礁周圍海域的主張不合法。美國方面重申,對於菲律賓公共船隻、飛機和武裝部隊,海岸警衛隊的武裝攻擊,美國將援引美國根據1951 年《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第4條做出的共同防禦承諾。

菲律賓方面稱,中國海警8月5日在南沙仁愛礁海域對菲方向仁愛礁「坐灘」軍艦運送輪換人員和補給物資的船隻進行攔阻並使用水炮攻擊,違反了國際法,菲方對此予以強烈譴責。此為事件影片截圖。(Reuters)

《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的重點是第4條和第5條,核心內容是軍事相互援助和共同行動。《條約》第4條規定,「任何一方在太平洋地區遭到的武裝攻擊,都可能危害本方的和平與安全,並可宣佈依據本國憲法程序採取行動,應對共同的危險。」第5條規定,「對任何一方的武裝攻擊被認為是,攻擊任何一方的宗主領土或領地、管轄島嶼的領土或領地,以及在太平洋的武裝力量、公共性質的航海器或飛行器。」多年來,美國在締結雙邊防禦條約時格外謹慎,觸發條約的條件一定要「模糊有彈性」,這使得美國對此有足夠的解釋權和主導權。

圍繞仁愛礁這樁「小事」,中國、菲律賓和美國三方的博弈和表態頗不尋常。菲律賓方面表現了更強的進攻性,而美國方面的態度也開始從過去的「模糊」走向「清晰」。安邦智庫(ANBOUND)的研究人員認為,當前情況表明,南海的緊張局勢正在迅速升級,今後不排除迅速走向中美海軍的公開對峙或是小規模衝突。

中國與菲律賓和美國在南海地區的博弈,並不是簡單的中菲關係或中菲美關係問題,而且關係到台灣問題。安邦智庫首席研究員陳功過去曾指出,當台灣海峽發生戰爭的時候,真正重要的地方不是台灣地區而是菲律賓。原因在於,從戰略佈勢的角度來看,台灣地區的幅員太小,缺乏戰略縱深。一旦有軍事力量大規模登陸成功,很容易就能實現對全島的控制,台軍力量能夠周旋的空間十分狹小,因而台島的防禦方實際上無法持久戰鬥。這是台灣地區地理環境決定的致命缺陷。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 Jr.)上台後在外交重新靠向美國。. (Reuters)

對於台灣地區來說,如果要克服這一缺陷,只能從陸權與海權的戰略對抗中尋求戰略上的解決方案。看美菲關係的發展,菲律賓正在重新回到美國的戰略棋局當中,而這對台海局勢的影響十分巨大。美、台、菲的小區域軍事聯盟正在形成之中,這對於中國大陸的台海戰略可能會有重大的影響。

實際上,菲律賓參與戰略競爭的影響不只是台海問題,甚至包括日韓問題在內,關鍵的核心都在於菲律賓。邏輯很簡單,如果要「保衛」台灣地區,就必須擴大台灣地區的戰略縱深,否則幾乎就是空談;而要擴大台灣地區的戰略縱深,只有菲律賓處在太平洋的西緣,可以提供這樣的戰略縱深。所以,誰控制了菲律賓,誰就控制了太平洋的西緣。就此而言,甚至包括同樣處於太平洋西緣的日本和韓國,在未來可能的衝突中也完全要看菲律賓的作用。菲律賓所處的關鍵位置,對美國及盟友來說極為重要,太平洋是不是一把漏水的水壺,一切就要看菲律賓!

從現在的南海形勢來看,如果菲美關係進一步深化,對中國的壓力將會顯著增大。那麼可以預測的是,面對這種局面,中國幾乎別無選擇,為了應對菲律賓加入帶來的戰略縱深擴大,中國只能衝到離菲律賓最近的距離,採取一種「人盯人」的戰略。這樣做的目的,實際上相當於讓菲律賓失去海岸防衛線,從而打破菲律賓的戰略縱深價值。比如黃岩島和仁愛礁距離菲律賓的海岸線都非常近,如果中國在這兩個地方強化控制,比如在這兩個地方「造島」,或者保持一定的軍事存在,將使得菲律賓的戰略縱深意義大為壓縮,甚至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威脅到美軍在菲律賓的基地。這對於菲美雙方對台海方向上的軍事關注,也將形成一定的牽制。

仁愛礁的位置。(Google Map)

最終分析結論:

從上述分析來看,這是中國抵消菲律賓戰略縱深意義的唯一選擇,除非中國對於台海和南海並無任何進取性的想法,否則這一圍繞菲律賓的衝突就是難以避免的。中國與菲律賓的戰略競爭關係如何,將直接影響到太平洋西緣的控制權,並影響到台海問題及日韓問題的發展和衝突的解決。

本文原載於安邦智庫2023年8月13日「每日經濟」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