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戰場優勢已重回莫斯科之手?
踏入7月31日清晨,俄烏戰爭的新聞頭條是包括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家鄉克里維里赫(Kryvyi Rih)在內的多個烏克蘭城市受到俄羅斯導彈襲擊,導致數人死亡。
此前一天,莫斯科商業大樓遭遇無人機攻擊。烏克蘭跟往常一樣沒有正式承認責任,但澤連斯基卻警告「戰爭正逐漸回到俄羅斯的土地上」。
再前一天,烏克軍再次攻擊了連接赫爾松州(Kherson Oblast)和克里米亞的瓊哈爾大橋(Chonhar Bridge),是繼早前對克里米亞大橋的破壞之後再一次嘗試截斷克里米亞半島對外交通物流的行動。
這些你來我往的俄烏戰況,如今已變成了司空見慣之事。儘管烏克蘭6月初已啟動反攻,但很明顯,雙方的僵持局面並沒有因此改變。事實上,在烏克蘭發動反攻之後,俄軍的戰場優勢已愈見明顯。
為何烏軍反攻不及預期?
首先,俄羅斯的防線並不只有花費半年時間在冬季建設起來的地雷陣、戰壕、反坦克龍牙陣等被動防禦工事,而是一個系統性的防衛網。在歐洲二戰以來最大的地雷陣之上,俄軍有無人機監察烏軍動向,對於烏克蘭的無人機有充足的電子干擾能力,有「自殺式無人機」可隨時呼招來展開攻擊,同時配合長程飛彈和直升機發射的非直接(即視線外)飛彈攻擊,而且當地雷被烏克艱辛地拆除之後,俄方還有可迅速散佈炸彈的大砲來填補。
有最近去過前線觀察的西方專家就認為,烏軍根本沒有系統性地拆解俄羅斯的防禦體系。
這就帶到第二個問題。目前的烏克蘭反攻,其中一大主力是過去幾個月才接受西方國家訓練的兵員。訓練時間短、實戰經驗不足,使烏克蘭軍隊根本無法作出北約軍隊標準的綜合兵種作戰,各種部隊未能互相配合聯動展開攻勢,因此只能以你先我後的順序方式進攻,與俄方守軍進行消耗戰。
到過前線視察的西方觀察者所得出的一個結論就是,當人們看到烏克蘭軍隊用步兵小隊掃雷推前之際,他們看到的其實並非試探性攻擊,而是正式的反攻——其規模之小只因烏軍沒有能力發動更大規模的聯合進攻。
其中一位觀察家Franz-Stefan Gady也反駁了烏克蘭方面經常提到的西方軍援不足的問題,指出就算西方提供更多的軍援,例如美國的ATACMS長程飛彈,在烏軍無法作出更有效的戰術整合之際,對於戰場形勢也不會帶來決定性的改變。
亦有觀察者指出,即使歐美的F-16戰鬥機真的送到烏克蘭戰場上,由於F-16並非最先進武器,烏克蘭不會因此取得空中優勢,只能算是有勝於無。
戰場形勢:各有得失的僵局
烏克蘭的軍事局限如今已反映在其一千公里的前線上。在扎波羅熱(Zaporizhzhia)中部的奧里希夫(Orikhiv)前線,烏克蘭26日據稱發動了動員數十架坦克的首次大型攻勢,卻沒有取得明顯戰果;在扎波羅熱東部、頓涅茨克(Donetsk)西部的韋利卡諾沃西爾卡(Velyka Novosilka)一線,雖然烏軍最近打下了一個小鎮,但整體而言,進展幾乎完全停滯;唯有在5月才落入俄方手中的巴赫穆特(Bakhmut),由於俄軍沒有時間建設防禦工事,烏軍對於該城的南北鉗型攻勢才一直有較明顯的成果。
同時,在烏軍反攻被廣泛報道之際,俄軍其實也一直在進行反攻。其一是頓涅茨克市外的阿夫季夫卡(Avdiivka),此處跟巴赫穆特一樣長期是俄軍的進攻目標,如今卻有失守之危。而更重要的一線則在東北盧甘斯克(Lugansk)和哈爾科夫(Kharkiv),烏軍自去年9月奪回哈爾科夫以來一直攻打俄佔克雷明納(Kreminna)無果,如今烏軍主力調往他處之後,俄軍卻在此發動反攻,迅速打下了幾個烏控小鎮,使烏軍可能要面對從奪回土地撤走的尷尬。
不過,俄烏雙方前線整體而言呈現各有輕微得失的僵持狀態,戰爭未來走向似乎不再由前線戰況決定。
在遠距攻擊上面,俄烏雙方暫時呈現出均勢。俄羅斯的導彈並沒有像此前預期般斷絕,可見俄方大體上解決了生產追不上消耗的問題;烏克蘭的防空系統也沒有出現美國情報預期的崩潰。但是,雙方的攻擊都未能決定性的改變戰爭形勢,俄羅斯對各大城市的持續襲擊不改烏克蘭反抗決心,烏克蘭對於俄羅斯後方指揮、物流、彈藥庫等類型目標的攻擊,至今也未見重大成果。
膠着之中,烏克蘭已沒有新的應對方略,只能透過以無人機飛到莫斯科之類的符號性攻擊來達至心理上的滿足。相反,俄羅斯卻依然有升級戰爭的選項,最近我們就看到普京作出的兩種升級。
普京仍有升級選項
一是退出《黑海糧食協議》,並持續向烏克蘭的糧食出口基建發動攻擊。農產品出口在戰前佔烏克蘭經濟產值近一成,佔其出口近四成。這種攻勢將對烏克蘭經濟構成長期打擊。(如果我們把卡霍夫卡水壩被毀也視作俄方所為的話,其對周邊農業的破壞,也可算是這種升級的一部分。)
二是俄羅斯政府最近推出的徵兵新法,將可徵用年齡上限由27歲提升至30歲、任何透過電子方式收到徵兵令的人將被禁止出境、拒絕服役罰則亦將提高。目前,不少分析家都認為俄羅斯前方防禦雖然堅固,卻有人力不足的問題,有可能出現被烏軍攻破一點而無兵力補足的情況。但俄羅斯人口比烏克蘭多出三倍,潛在動員能力遠高於烏克蘭,新的徵兵規範就是為了進一步動員俄羅斯社會投入烏克蘭戰場的準備。
這兩種升級選項,配合俄軍在前方的堅固防守以及長程攻擊的可持續性,就說明了俄方在這場艱苦的戰爭之中依然有着長遠的優勢。普京對西方和烏克蘭的基本方針本來就是「鬥命長」,這道簡單無比的戰略此刻的確逐漸將戰場優勢重新交回到莫斯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