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訪問瓦努阿圖 馬克龍口中的「新帝國主義」指的是誰?
7月2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其為期一周南太平洋島國行程的第二站瓦努阿圖(Vanuatu)發表演講,警告南太平洋島國要對其口中的「新帝國主義」保持戒心。這一番話出自瓦努阿圖的前宗主國之一(另一個是英國)的法國,特別顯得突兀。
馬克龍警告:「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特別是在大洋洲,一種正在出現的新帝國主義、一種權力邏輯正在威脅不少國家的主權,這些國家是最小的、往往是最脆弱的。」雖然馬克龍接着提到非法捕魚和帶有不公平條款的債務,卻沒有點名任何國家。(按: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字,瓦努阿圖的最大債權人是中國進出口銀行。)
作為歷史上首位訪問主權獨立太平洋島國的馬克龍,此行的目標,一方面是要嘗試緩和法國海外領土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的統、獨衝突,另一方面則是要展示法國的印太戰略,為區內國家提供中、美之外的「第三選擇」。
在瓦努阿圖的行程過後,馬克龍緊接着美國國防部長(Lloyd Austin)訪問巴布亞新畿內亞(Papua New Guinea),期間有可能會跟該國達成安全合作。(此前美國已跟巴布亞新畿內亞簽訂了防務合作,據報將為美國開放6個軍事基地,為期15年。)
作為前殖民主,公開警告自己的前殖民地要當心「新帝國主義」,固然有點政治不正確,但馬克龍對於「法國版印太戰略」的這種包裝確實是一個明智的抉擇。
[以下:馬克龍在瓦努阿圖的演說節錄片段]
自去年中國破天荒殺進傳統上屬於澳洲、新西蘭後花園,與所羅門群島簽訂安全合作協議之後,區內外英語國家以及日本就迅速擴大他們對以往被忽略的太平洋島國的外交工作。美國在中所安全合作協議達成之後,就迅速建立起由美英澳新加五個英語國家以及日本組成的「藍色太平洋夥伴計劃」,以協調各國對太平洋島國的外交,又籌辦了首個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在區內多國重建大使館,高層頻密到區內訪問——本周美國內政部長哈蘭(Deb Haaland)、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國防部長奧斯汀都訪問了區內國家。
一時之間,這群充滿絕美海灘、看似遠離塵俗的島國恍惚變成了中美大國角力的戰場。人們當然也就記起二戰時候這裏的戰爭慘況(部份遺跡如今已成旅遊景點),擔心自己終有一天會再次變成大國競爭之下的炮灰。
目前,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對區內的介入還是以非軍事的項目為主。奧斯汀訪問巴布亞新畿內亞之時也表明美國無意在該國建立長期軍事基地。而得到大國青睞的島國們,也有了更大的政治舞台去推動他們關心的國際合作項目,特別是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
然而,「左右逢源」和「左右做人難」往往只是一線之差。在此,堅拒加入美國「藍色太平洋夥伴計劃」的馬克龍,就成為了太平洋島國們可以購買的「保險方案」。
事實上,法國在太平洋尚有不少海外領土,使法國成為區內擁有最大經濟專屬區的國家。法國在此也有近160萬人口和7,000駐軍。馬克龍也一直將法國定位為太平洋國家。
雖然如此,字面上是太平洋國家的法國手上的只是殖民歷史的遺留,法國在區內的地緣政治影響力非常有限。正正是這一點給了法國一個特殊的中立地位。馬克龍一方面暗批中國,另一方面又阻止北約將勢力擴展到太平洋西岸的做法,也確實突顯出其作為中、美之間「平衡力」的國家定位。
對於馬克龍而言,其印太戰略的目終目標當然是希望統合整個歐盟或歐洲的力量,經由法國在太平洋地區的主權領土作海外投射,將歐洲演變成一個可與中、美比肩的「世界第三極」。不過,事實上,歐洲的老牌殖民國家之中,只有法國還有這樣的剩餘大國夢。連德國也曾表示有意加入美國的「藍色太平洋夥伴計劃」,聊作給給美國面子。
因此,區內國家都知道,遠在天邊的法國即使有心也將無力在區內建立起可跟中、美比較的實力。但有法國這樣的一個「第三靠山」,這些國家卻可在有需要的時候借法國介入出面平衡中美。
馬克龍當然也知道這是現實的情況。其「新帝國主義」言論之所以不點名任何國家,就是要顯示出法國的「靈活性」。在個別的事態中,這可以是中國,也可以是美國,而願意助力區內國家抵禦任何一方過份施壓的正是法國。
對於太平洋島國而言,這是他們樂於接受法國參與區內地緣政治的主要目的。對於馬克龍而言,這大概是其透過法國將歐洲建立世界第三極的手段而已。但此刻,前者的目的卻與後者的手段形成了一種頗為匹配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