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訪華|鐘擺模型、中美關係及中國的政策方向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2023年7月6日下午,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Janet Yellen)乘機抵達北京,開始了她從7月6日至9日的訪華之旅。這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月18日至19日開啟訪華之旅後,首位赴中國訪問的美國高官。

近五年來,中美關係持續惡化,退步至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以來的最低點。2018年初,美國調整了國家安全戰略的重點——將中國列為對其國家安全影響最大的頭號競爭對手,確定了中美關係「戰略競爭」的基本格局。不過,當地球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處於激烈的地緣政治交鋒時,世界會嚴重缺乏安全感。

在此背景下,耶倫的訪華之旅被寄予重任,受到各方的高度關注。在市場看來,中美兩國經濟高官終於在北京坐上了談判桌,從雙邊到多邊到全球,討論關稅、投資、半導體、全球債務、應對氣候變化、烏克蘭危機等多種問題,這本身就是值得關注的正面消息,「兩國關係穩下來」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福音。有媒體注意到,耶倫走下飛機後,中國財政部國際關係司司長楊英明與她長時間握手寒暄,現場氣氛十分融洽。這似乎預示着耶倫此行可能會順利。

耶倫訪華可能會與中國官員談什麼?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右)2023年7月7日下午在北京會見訪華的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左)(Reuters)

今年4月,耶倫曾公開表示,讓美中經濟徹底分離對兩國都是災難性的,要「過濾掉噪音,基於冷靜的現實直白地闡述」。「兩國應當有能力坦率地討論困難的議題,並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兩國應該開展合作,從而造福於我們兩國乃至世界。」美國駐華大使館在其發布的新聞稿中說,耶倫訪華的目標包括,尋求與中國建立健康的經濟關係,促進互利的增長和創新,為美國勞動者和企業擴大經濟機會。

有分析人士判斷,這是耶倫第一次以美國財政部長身份訪華,她屬於理性務實派。如果說今年6月份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訪華是近幾年的破冰之旅,那麼,作為拜登政府負責經濟事務的重量級官員,耶倫的訪華有望有效修復中斷已久的中美財經高層交流。中美兩國的地緣政治博弈雖然激烈,「脱鈎」之說也不絕於耳,但兩國巨大的雙邊貿易額顯示,兩國在經貿關係上很難擺脱彼此。美方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與中國的貨物貿易總額達6906億美元,創下歷史紀錄;而中方統計的數據規模更大,2022年的雙邊貿易額達到7500多億美元。

在國際局勢高度動盪的當下,逆全球化浪潮和地緣政治衝突疊加,加劇了世界市場空間的破碎化,形成世界發展歷史進程中的逆流期。不過,從較長的時間尺度來看,我們認為,全球化還是會在相當程度上發揮作用,雖然全球化會發生很大的變異,但它還是會作為世界發展的主流回歸。我們認為,世界局勢(經濟與地緣政治)的發展大勢,可以用一種「鐘擺模型」來解釋。從全球來看,和平是基調,發展是主題,世界局勢的變化如同鐘擺一樣。比如說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後經歷了「黃金十年」,當時美國忙着結盟反恐,無暇遏制中國,全球化處於一個黃金時代。這時候,世界局勢的鐘擺擺到了一個極端。

2023年6月19日下午,習近平在北京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Reuters)

現在則是另外一個極端——地緣政治博弈十分激烈,國家之間基於意識形態、價值觀和經濟利益爆發鬥爭,再加上烏克蘭戰爭的推動,整個西方世界對中俄等國保持高度警惕。日韓兩國與美國的遏華策略深度綁定,印度也在其中趁機儘量多地撈到現實的好處,並協助美國構建「印太戰略」。高度地緣政治化的世界,成為「鐘擺模型」的另一種極端情況。對中國來說,國際環境一下子變得異常兇險,所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就是指這種情況。

基於長期主義視野,我們可以在比較悲觀的時候看到未來發展順利的情景。雖然世界的大鐘擺目前已從全球化順境擺向了相反的極端,但是,世界處於兩種極端情況的時間畢竟相對較短,更大的可能性是,在更長的時間裏,世界還是處在兩個極端中間的相對均衡狀態。

中美關係的發展和演變,同樣也遵循這種「鐘擺模型」。未來,中美關係整體上會處於相對低谷的階段,但不會一直停留在極端惡化狀態。只要不爆發台海危機,中國與美國爆發熱戰衝突的可能性就很小,下一步,世界局勢的鐘擺就該從極端往回擺了。今年以來,中國與澳洲、新西蘭之間的關係開始改善;歐盟、德國、法國的領導人先後訪華,希望達成務實的合作關係。只有少數國家如日本、韓國等國及其政客,才基於自己的小算盤,仍然推動事件向極端走。現在,美國開始加強與中國的實質接觸,意味着鐘擺正從極端狀態向均衡的中間狀態回擺。

當地時間6月22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巴黎愛麗舍宮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新華社)

對於中國來說,按照發展邏輯來看,在完成了黨和國家領導集體的政治換屆之後,也需要將更多的注意力和資源投向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中。因此,中國也有需要與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改善關係。基於長期主義的觀點,我們認為,中國今後採取的一些應對政策,整體上仍需要去堅持和推動全球化。美國越是希望讓中國脱鈎,中國越不能脱鈎(不管是主動脱鈎還是被動脱鈎)。中國與俄羅斯不同,俄羅斯的經濟可以實現自給自足,有糧食、能源和武器,如果不怕「去國家化」,可以承受關上大門搞國內市場循環。但中國不一樣,中國的經濟屬於大進大出,從原材料到能源、從零部件進口到產品出口,中國都離不開國際市場。由於戰略利益不同,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應該有自己的相處之道。

在我們看來,一方面,中國要有底線思維、極限思維,要為驚濤駭浪的到來做好準備。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意識到,極限情景下的驚濤駭浪是一種極端情況,它是世界形勢大鐘擺的另一個極端。因此,我們還是要相信全球化的邏輯。全球化依然是世界發展的長期主流,堅持開放仍是中國需要堅守的長期主義。在戰略層面,中國要用開放來應對美國及盟友的圍堵。你希望我脱鈎,我偏不脱鈎;你希望我斷鏈,我偏要爭取不斷鏈;你要「去風險」,我偏要敞開懷抱與你融合,形成中國與世界在多元領域的交流、溝通和融合。如果形成了這樣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那些以脱鈎為目標的「圍堵」中國就難以實施。

要實現這種策略,最重要的還是來自於頂層的設計。在中國的高層決策中,需要考慮如何平衡好對外開放戰略以及當前的地緣政治形勢。在中微觀層面,中國需要實施反制裁、反圍堵,需要進行反擊;但在戰略層面,中國絕不能忘了改革與開放,不能忘了全球化。尤其重要的是,我們不能讓枝節性的、技術性的對抗,誤導了中國的長期戰略方向。如果因為微觀技術層面的爭鬥,對國家的宏觀戰略進行貿然調整,那就上了美國的「當」,入了他們挖好的「坑」。

最終分析結論: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逆全球化和地緣政治摩擦下的當今世界,同樣也是如此。長期來看,全球化還是主流。中國需要以長期主義的眼光,堅持維護全球化的目標,以改革開放來應對美國及盟友的圍堵。我們應該堅信,世界的大鐘擺會從極端轉向回歸,而在此之前,中國應該對此做好準備。

本文原載於安邦智庫2023年7月6日的「每日經濟」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