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一點面子也不給布林肯? 美國也會綿裏藏針?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6月19日下午在北京受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接見。習近平接見是禮節性的。
整體來看布林肯在北京的姿態是很低的。
訪問之前,流傳於媒體的是美國方面尋求安排高官政要訪華。儘管多次被拒,但美國的積極性是有目共睹的。
布林肯6月16日稱,他此行目標有三個,主要旨在「確保競爭不會演變為對抗或衝突」,這符合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美國官方亦公開宣稱布林肯此次訪華旨在尋求建立溝通管道,防止誤解誤判,以及合作應對全球挑戰,同時期盼能為中美雙方高層未來更多的互動鋪路,包括美國財長耶倫、商務部長雷蒙多等都希望能儘快訪華。
為了營造布林肯訪問的良好氛圍,美國總統拜登日前親自在間諜氣球等事件上表態:「中國領導層並不知道氣球事件細節」,「我認為(對中國來說)這件事尷尬多於蓄意。」
訪華期間,布林肯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會晤,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表示,布林肯與秦剛「準備充分」,稱這是一次「真正的對話」,並以「直接」形容這場會談。布林肯也非常清楚表示,美國不想與中國脱鈎。兩名外長也表達穩定雙邊關係、避免競爭滑向衝突的意願。
同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會晤時,據中國官方通稿,布林肯介紹了美方看法,表示美方致力於重回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確定的議程,期待同中方加強溝通,負責任管控分歧,在雙方有共同利益的領域開展合作。
美國不脱鈎、管控衝突的負責任形象躍然紙上。
這給人很大的錯覺。要知道,以往同中國脱鈎是美國引起的,不斷強調要謹防中美關係跌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是中國,要塑造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是中國。現如今,美國表態放棄脱鈎論,將管控衝突擺在瞭如此前沿的位置。
反而是中國,對待美國的強硬姿態一如往昔。
布林肯抵達中國時,沒有鮮花和紅毯,沒有迎賓團隊。布林肯同王毅會晤時,引導布林肯進入會場的是工作人員,王毅並未在門口迎接。布林肯受到習近平接見時,會晤現場的佈置是習近平作為總書記或者國家主席接見國內下屬的佈置。這和以往習近平接見外賓坐在幾乎並排擺放的位置上是不一樣的。
王毅會晤布林肯時稱,中美關係要行穩致遠,最重要的是把習近平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作為根本遵循。
秦剛在會晤布林肯時也提到,中方對美政策始終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根本遵循是習近平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這也應該是雙方共同堅持的精神、共同守住的底線、共同追求的目標。
以往將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擺在前台的中國,現在強調的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這也應該是雙方共同堅持的精神、共同守住的底線、共同追求的目標。」「中美關係要行穩致遠,最重要的是把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作為根本遵循。」
中美對如何處理中美關係有不同見解,這是眾所周知的。未來中美關係是否會沿着習近平提出的原則前進是未知的。要美國將中國領導人提出的原則作為圭臬,是非常困難的。
中國提出這樣的說法,態度強硬可見一斑,而是否奏效、是否是處理中美關係的有效方法令人深思。畢竟理想和現實不總是一致的。
不管布林肯的做法是否是美國真實意思的表達,至少美國營造的管控兩國關係的負責任形象已經有了:美國可以照顧盟友關切,積極轉變立場(聽從歐盟建議放棄脱鈎論),不要求盟友站隊(布林肯前不久訪問沙特還在說),不同中國脱鈎(訪華期間多次重申)。
拜登政府積極改善中美關係,有利用完氣球事件之後修復中美關係的需要,有為11月APEC佈局的考量,也有給盟友交代的需要。
中國接待布林肯,是一副非常強硬、冰冷、高高在上的姿態,和布林肯的低姿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中國一點面子也不給布林肯,或許暗示了進入第三任期後習近平政府對美國的態度和判斷發生了很大變化,已經不願意再跟隨美國國內政治起舞,不願意陪美國玩政治表演遊戲。
不過,中國的強硬是否對中國有利需要進一步審視。中美關係的點點滴滴都在被世界圍觀,中國的表態不只是給美國看的,也是給國內看的,更是給國際社會看的。中國這樣對待布林肯,周邊國家會如何看,美國盟友會如何看,都需要考量。至少從傳播的視角看,中國並沒有留下出了強硬之外的更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