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五國為何優先選擇中國?|專家有話說
中亞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區域和中國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自中亞國家獨立以來,中國與中亞國家間關係穩步發展。尤其是1996年「上海五國」機制建立和運行以來,中國與中亞國家更是獲得了強勁的發展動力。
本文原載於觀察者網,作者為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教授、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曾向紅、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龐衛華。
中國與中亞五國先後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雙方在聯合國(UN)、上海合作組織(SCO)、亞信(CICA)等多邊機制內密切協調配合,持續深化在經濟、政治、安全等領域的務實合作。一系列豐碩的合作成果不斷推進雙方合作提質升級。
2022年,在中國與中亞五國建交30周年時,六國元首共同宣布打造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當前,中國與中亞五國元首峰會的機制化,將為雙方友好關係的深化提供更堅實的平台。
與此同時,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烏克蘭危機牽動了整個世界格局的變動,包括中亞地區在內的歐亞秩序也有可能面臨重大調整。隨着中亞地緣政治地位的重要性得到進一步突顯,域外大國對中亞地區的關注和投入也在增加,導致大國在中亞地區的博弈態勢重趨激烈和複雜。
在美對華競爭加劇背景下,為進一步遏制中國崛起,美國近期持續加大對中亞的介入力度。美高官緊鑼密鼓地訪問中亞,試圖在經濟、政治、安全和地緣政治等多領域增強其在中亞的影響力,同時將中亞打造為圍堵中國的另一個陣地。不過,中國與中亞具有堅實的合作基礎,且具有廣闊的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間,美國試圖破壞中國與中亞國家友好合作關係的企圖恐難得逞。
美有意在中亞打造「反華意識形態包圍圈」
在經濟領域,美國力圖強化與中亞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繫。從美國在中亞經濟領域的動向看,其經濟戰略目標不是增加雙邊貿易額,而是迎合中亞國家實現貿易多元化的需求,向中亞國家提供經濟援助,對沖「一帶一路」在中亞的影響力,同時引誘中亞國家疏遠中國,分化中國與中亞在經濟領域雙贏的互動態勢。
2023年2月28日,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阿斯塔納舉行的「C5+1」部長級會議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將盡最大努力為中亞國家開闢新的合作夥伴和新的機遇。此外,美表示還將與其他國家一道,支持「C5+1」合作夥伴國開發新的貿易潛力。在由烏克蘭危機將世界分化為「西方」、「非西方」和「全球南方」的背景下,美國積極在經濟領域拉攏中亞國家,遏制中國在中亞地區經濟影響力的意圖昭然若揭。
在政治領域,美國的核心目標是削弱俄羅斯和中國的影響,即追求「雙遏制」。在美對華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美國一方面通過其扶植的非政府組織製造各種「中國威脅論」「涉疆議題」,試圖引導中亞國家的對華認知,以分化中國與中亞國家間關係。美西方在中亞國家扶植了數量龐大的非政府組織網絡,這些非政府組織經常製造抹黑中國的議題,有意在中亞地區打造「反華意識形態包圍圈」。
另一方面,美國經常干涉中亞國家的國內政治進程,試圖塑造中亞國家的政治發展方向。美在此方面的主要抓手是資助各類非政府組織,培植親西方力量。如美2023年4月承諾撥款12萬美元用於與中亞青年合作的項目,目標受眾不限於學生、記者、專家等。美藉此向中亞灌輸美西方價值觀,以擴大在中亞各國政治領域的影響力。
在安全領域,拜登(Joe Biden)政府將安全合作置於對中亞國家合作的首要位置,試圖對沖中、俄兩國在該地區的安全影響力。
美國一直試圖削弱上合組織和集安組織在中亞的地位,加強自身在該地區的影響力。美國自從阿富汗撤軍後,多次尋求重新在中亞駐軍,並將塔、烏兩國視為穩定該地區的合作夥伴。
2022年8月,美國在塔吉克組織的「區域合作-2022」軍事演習,這是其謀求增進在中亞地區安全領域的影響力的又一次嘗試。尤其是自烏克蘭危機以來,美國無論是官方文件抑或在領導人講話當中,無不透露出對中亞國家主權和安全的關注。
美助理國務卿4月底訪問塔吉兩國,雙方討論了在安全領域的合作,在會晤時強調對塔吉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承諾。美在中亞動作頻頻,戰略目的在於試圖利用烏克蘭危機使俄羅斯自顧不暇之機,為美維繫和擴大其在中亞地區有所下降的影響力創造條件。
總之,美國通過在經濟、政治和安全層面加大對中亞地區的關注和投入,這可能會導致大國在中亞地區的博弈有所強化,進而對中亞地區秩序的穩定造成衝擊。須知,中亞地區秩序的演進同時受到外部力量和內部轉型的雙重影響。
在大國博弈的同時,中亞國家的轉型也進入到了新的階段,面臨新的形勢。如2022年中亞部份國家內部出現動盪,以及吉爾吉斯和塔吉克反覆爆發的邊界衝突,部份說明了中亞各國的發展仍存在一些亟需處理的問題。內外形勢的變化,促使中亞國家重新思考對外政策方向。
「烏克蘭擔憂」使中亞國家優先選擇與中國友好合作
中亞五國自獨立以來,在制定對外政策時充分利用大國博弈趨利避害,爭取實現本國利益最大化。當前,美國中亞政策的調整且表現出的排他性特徵,給中亞國家奉行多元平衡外交政策造成一定的壓力,但這還不足以使其倒向美國。
在中亞地區,中、美兩國對中亞地區經濟和政治生活具有較大影響。但是,美國加緊介入中亞事務對中亞國家而言未必是好兆頭。
顯然,美國承諾的大部份投資不會流入實體經濟部門,美也不可能切實保障中亞地區安全,盲目靠向美國,對中亞國家而言並非最優選擇。在美對華競爭加劇背景下,可以預料,中亞國家為了更好地維護本地區利益,將在繼續堅持多元平衡外交政策這一基本前提下,優先選擇與中國保持並發展友好合作關係。
中亞及周邊區局勢的發展,決定了中亞國家與中國保持並發展友好合作關係符合各國利益。一方面,基於烏克蘭危機以來俄羅斯在烏克蘭主權問題上的立場,及中亞各國存在數量不一的俄羅斯人口,令中亞各國對可能的主權威脅多少有些擔心。而中國對中亞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一直以來都給予堅定的支持。
近日,在中國-中亞外長第四次會晤期間,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再次表示,中國政府堅定支持中亞國家主權、獨立、安全和領土完整。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這一立場堅定不移,不會改變。
另外,中亞國家對西方國家煽動「顏色革命」心存忌憚,而中國堅決捍衛中亞各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且反對域外國家干預中亞國家內政。就此而言,中亞各國可以期待中國幫助抵禦來自於域外國家向各國維護自身主權和發展道路的不當壓力。
另一方面,在經濟上,中亞各國期待繼續搭乘中國經濟發展的便車助力其經濟發展。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新冠疫情、烏克蘭危機等事件疊加影響之下,中亞各國經濟發展壓力劇增。尤其是烏克蘭危機以來美西方向俄羅斯實施的多輪經濟制裁,令與俄存在密切經濟聯繫的中亞各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困難重重。
與此同時,美西方對中亞各國與俄羅斯經濟聯繫虎視眈眈,以及隨時準備對中亞各國實施「二級制裁」的風險,造成中亞各國維持和深化與俄羅斯的經濟聯繫難度在不斷增大。
在此背景下,發展與中國的經濟合作是保障中亞各國盡快走出經濟發展困境、實現各項經濟發展目標的重要路徑。對中亞國家而言,除了繼續深化與中國在「一帶一路」和各領域的經濟合作外,也希望得到中國的投資。如儘管吉爾吉斯對中吉烏鐵路項目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增強,但資金問題對於吉國而言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為此,吉國高層和能源部希望雙方共同促進項目列入峰會成果清單,以解決其融資困難問題。
最後,中亞各國在安全層面也期待加強與中國合作。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後,暴恐勢力明顯加大了對中亞的擴張和滲透,令中亞地區的安全形勢有所惡化。而烏克蘭危機的久拖不決,導致俄羅斯對中亞地區安全的關注和投入有所下降,中亞各國不得不更多地求助自身和其他域外大國合作,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
如中亞各國積極購買來自土耳其、伊朗的無人機等軍事裝備,即為應對變化了的安全形勢後所作的投入。在美國相距遙遠且俄羅斯排斥美國在中亞安全影響力持續擴大的情況下,再加上中亞國家對與美國開展安全合作心存忌憚,中亞各國對深化與中國的安全合作有了更高期待,如期待上海合作組織在安全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希望加強與中國在安全領域的合作、期望中國加大對中亞各國的安全研究和相關人員的培訓力度,等等。
中國與中亞合作有內生動力,美國分化企圖難以成功
中國和中亞各國的關係是一種嶄新的關係。雙方沒有歷史積怨和領土問題,而且有廣闊的共同利益與合作空間。在美對華競爭加劇和中亞國家開始謀求戰略獨立、經濟轉型和區域合作的戰略之際,深化雙方戰略夥伴關係,全方位強化與中亞國家關係符合雙方共同利益。
在政治領域,中國與中亞國家積極推動各層面、各領域的政治溝通和立場協調力度,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中國與中亞五國建交以來,一直堅持睦鄰友好,堅定支持彼此維護國家主權、獨立、安全和領土完整。在此前提下,雙方政治互信不斷增強,中國與中亞五國全部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在元首外交機制化的引領下,各領域、各層級對話合作機制會不斷提質擴容。如近期舉行的「中國+中亞五國」經貿部長首次會晤、「中國+中亞五國」海關署長首次會晤。5月18日,首次「中國+中亞五國」元首峰會的召開,勢必將推動更多領域的集體合作力度。
在經濟領域,中亞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區域,「一帶一路」倡議十年來,雙方合作成果豐碩,有力促進了中亞國家經濟快速發展,中亞國家熱烈響應並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除基礎設施之外,雙方積極推動在數字絲綢之路、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框架下的務實合作。
中國已成為中亞五國最重要投資夥伴之一,中國的投資以及相關的金融資源,正在推動中亞工業基礎、交通和能源基礎設施的發展,一系列相關的重點項目已經成功落實。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吉烏公路、中塔公路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性項目的實施和運行,為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一帶一路」成果也體現在雙邊貿易領域的穩步提升。2022年,中國與中亞五國雙邊貿易額達到約702億美元,比建交時增長了約100倍,直接投資保持平穩,區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不斷提升,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
在中亞國家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和追求經濟轉型的雙重背景下,中國可以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提升與中亞國家經貿和投融資合作水平,打造現代化地區互聯互通網絡,擴大人員往來,暢通貨物運輸,拓展農業、新能源、電子商務、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為區域合作取得實效奠定堅實基礎。
在安全領域,中國與中亞國家在上合組織的框架之內簽訂了多項合作協議,不斷推進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方面的合作,共築了守衛安全的防護盾。去年中亞國內發生了幾場騷亂,說明中亞地區局勢依舊面臨一些不穩定因素。為保障地區穩定,亟需各國、域外大國和地區合作組織聯手加以應對。當前,阿富汗局勢走向依然是影響中國及中亞國家安全穩定的一大變量。
中國與中亞國家在安全合作層面有較大的合作空間。中國將與中亞國家加大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三股勢力」力度。在上海合作組織、亞信等框架下,支持中亞國家加強邊境管控與執法安全合作,預防和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和網絡犯罪,並加強在阿富汗問題上的溝通協作,共同維護地區和平與安寧。
總而言之,在美國試圖通過中亞擠壓中國戰略空間的背景下,儘管給中亞外交政策帶來一定的壓力。但在當前錯綜複雜的地區形勢下,中亞與中國合作基礎堅實,中亞國家對與中國開展各層面、各領域合作有着較大的期待。出於增強安全、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需要,中亞國家將中國視為外交的優先方向。
為有效化解美西方藉助中亞地區遏制中國,中國要繼續推進與中亞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為中亞國家發展經濟、社會穩定等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這既是中國鞏固與中亞國家之間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需要,也是中國通過強化與中亞國家之間的友好關係以應對美對華全面戰略圍堵的需要。
只要中國保持戰略自信和定力,有效維護與中亞國家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美國希望通過介入中亞事務以實現對中國圍堵的企圖終究不會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