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旋沙特伊朗和解 中國得到了什麼?
中國沙特伊朗3月10日在北京發布聯合聲明,宣布沙特伊朗同意恢復雙方外交關係。此事連日來引發各方的普遍關注。與沙特伊朗感謝中方承辦和支持此次對話並推動取得成功不同,美國雖然歡迎北京幫助結束也門戰爭並緩和該地區緊張局勢的努力,但是連日來極力淡化中國的影響力。
白宮發言人稱白宮認為內部和外部壓力,包括沙特有效的威懾力量最終促使德黑蘭來到談判桌上。「伊朗方面是否會兑現協議還有待觀察」。「美國正在密切監視北京在中東和其他地區的行為。」「無論是在中東、非洲還是拉丁美洲,對於中國在其他地方試圖獲取影響力和立足點來說,我們並不是視而不見」,「我們當然會繼續關注中國,因為他們試圖在自己的私利上獲得在全球其他地方的影響力和立足點」。
很顯然美國暗指北京並不是和解的關鍵一方,且北京謀求私利。
無獨有偶,美國彭博新聞社的評論亦指出,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重修舊好,中國扮演主要斡旋者角色的說法言過其實。美國資深記者和評論員戈什(Bobby Ghosh)在彭博社的外交事務專欄指出,過去兩年其他國家如伊拉克和阿曼其實早已在幕後推動伊沙和解,中國是最近才參與,而且是在雙方已談好條件之後。但利雅得和德黑蘭都樂於讓中國充當見證人和出風頭,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買家。
事實上,爭論中國到底是不是和解的關鍵一方已經沒有意義。眾所周知,沙特和伊朗的和解談判的確進展了多年,兩國有和解的動機和意圖確實是和解的最根本因素。但是在這件事中最令人意外的是為什麼沙特和伊朗都願意將面子賣給中國?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買家這一解釋顯然是蒼白的、不夠的。中東局勢近年來最大的變化是美國將戰略重心從中東向亞太地區轉移。一開始中東國家通過製造地區爭端意圖挽留美國,但是伴隨着美國持續不斷減少在中東的戰略投入,地區國家另擇出路是大勢所趨。當大國紛爭日漸從地區退場,和平和解發展是中東迎來的全新機遇。中國不扶植一方打壓另一方面的相對中立客觀立場是受到歡迎的,各國希望同積極謀求發展的中國合作,這是沙特和伊朗都願意給中國面子的前提。
在中東事務中,如果中國的高調能夠引起美國的警惕,能夠延緩美國的亞太部署,能夠牽制美國更多的精力,那麼也是值得的。即便無法起到動搖美國亞太打壓中國的節奏,中國在中東開拓全新市場,也是有益的。和平是發展的前提,此番斡旋衝突對中國來說一舉多得。對各方來說是共贏的選擇。
爭論中國在此次和解事件中到底有沒有私利也沒有意義。作為中國外交的里程碑事件,中國即便不謀求什麼,也必然會獲得什麼。僅僅從中國獲得什麼去推測中國的私利,並不客觀。
在3月10日這一中國選舉出全新領導班子的一天宣布如此重磅的外交成果,這是新一屆政府的上任禮。對內,中國有意製造成績,宣布提振民心士氣的成果,是聰明的宣傳攻勢。對外,前不久中國公布了中國的全球和平倡議概念文件以及在烏克蘭衝突中的立場文件,此次斡旋衝突構建和平有了重大進展,這一連串動作是中國的和平輿論攻勢。意在讓中國是和平建設者維護者而非秩序挑戰者的印象深入人心。
只有經濟大國才有能力談通過自身的努力惠及全球的發展,真正有政治影響力的大國才有資格談通過自身的努力構建全球和平。中國政府近年來推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背後是中國已經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國的現實。
中國成為國際矛盾衝突的斡旋者的機會只會越來越多。沙特伊朗在北京握手言和,只是開始。從搭乘中國經濟順風車,到搭乘中國政治外交順風車,未來會有更多國家認可中國影響力。這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崛起為世界帶來的變化。
沙伊復交協議重要性在哪?
協議之所以如此矚目,是伊朗與沙特阿拉伯這兩個仇家關係解凍。沙特是美國在中東的盟友,伊朗也是美國的死敵。如今兩者關係正常化,或對中東及其他地區的地緣政治有莫大影響。
中國在這件事有什麼考量?
此一變局看似發生在沙特與伊朗間,是兩國關係的新進展,其實不然。從全球視野來看,沙特與伊朗復交,不僅是中東地緣的必然發展,更是中美博弈的時代跡證……(請點擊詳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