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一周年|普京的戰爭意圖已不再重要?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在俄羅斯烏克蘭戰爭2月24日踏入一周年的前夕,普京於莫斯科時間2月21日中午發表了其對聯邦會議(即國會兩院)的國情咨文講話,內容除了一貫針對西方和烏克蘭「新納粹」的批評外,對於烏克蘭戰局的走向可算是毫無着墨,只提出暫停執行與美國簽訂《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整個講話主要篇幅也聚焦國內政策。

回顧俄烏開戰之前,同一個法定年度國情咨文演講並沒有進行。取而代之的是,普京在該年2月21日宣布承認烏東兩州「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與「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的獨立,並在24日宣布對烏克蘭開展「特別軍事行動」。有論者就認為,當時歐美和俄羅斯都普遍預估烏克蘭守軍將會迅速潰敗,普京的設想大概是想押後國情咨文演講,將之營造成「慶祝勝利」的盛會。

但這一天卻遲遲未至。

戰爭雙方實力都「不如預期」

戰爭持續一年之後,普京的成績表正面一點來說也只能算是「好壞參半」。一方面,俄軍的表現遠遠不及預期,無論是去年4月放棄多路攻勢轉而集中攻打烏東頓巴斯(Donbas)、9月局部動員至少30萬人入伍、同月以公投手段「法理吞併」烏克蘭四州,還是10月開始的能源基建攻勢、冬季針對歐洲的能源戰、踏入2023年後發動的新攻勢,種種嘗試都沒有改變開戰初期以來俄烏之間長期的整體消耗戰僵持形勢。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歐美及其盟友的「極限制裁」也沒有對俄羅斯經濟造成預期中的打擊。俄羅斯2022年經濟只收縮2.1%,本年更預期有輕微增長;針對俄國石油的限價令看似將其原油價格限於每桶60美元之下,但俄國石油亞洲買家的交易數據並不透明,公開資料未必能反映實際情況;而且,在全球大部份人口所在的國家都沒有加入對俄制裁的背景之下,俄羅斯民眾的物質生活並沒有因此變得貧乏,只是少了一些人們以往習慣的部份西方品牌而已。

換句話說,俄軍的實力遠遠不如預期,但西方的制裁也不怎麼樣。

在西方援烏之意未改、烏克蘭人抗俄之情未減、俄羅斯底氣仍在的困局中,各方至今都依然認為自己有最終獲勝的可能,於是戰爭看似只能無了期的打下去,甚至將一種去年中以來雙方偶有攻守的僵持局面變成常態。

2023年才剛開始了不久,不少戰爭觀察者,諸如美國海軍分析中心(CNA)俄羅斯研究計劃總監Michael Kofman等人,已預言戰爭將會打到2024年。

對於烏克蘭的意圖,外界都了然於胸:無非是爭取「脫俄入歐」、加入歐盟和北約、得到西方的長久安全保證,並且在戰場上將俄軍趕出包括克里米亞在內的烏克蘭全境,迫使俄羅斯以敗者身份接受戰爭賠償、戰爭罪行審判等終戰要求。而歐美各國雖然對烏、對俄態度各有不同,但其意圖的實現都只能以烏克蘭的意圖為前提。

但,普京的戰爭意圖到底是什麼?

俄羅斯與烏克蘭開戰一周年前夕,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2月21日向國會發表國情咨文(Reuters)

在普京開戰之前和開戰以來的種種發言之中,他的說法可謂五花八門。其一是要保護頓巴斯俄羅斯族人口的權利和安全,免受「新納粹」「反俄羅斯」的烏克蘭執政者打壓。其二是要阻止北約東擴,以保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其三是要烏克蘭留在俄羅斯的勢力範圍,接受「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歷史統一性」,阻止烏克蘭民族認同發展成一種「反俄羅斯」的概念。其四是要將烏克蘭「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這似乎牽涉到推翻澤連斯基政府。如此種種,其他細項不能盡錄。

保護頓巴斯俄羅斯人?

在保護在烏俄羅斯族人口權利的層面,從動機上看,普京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即使普京經常引述的頓巴斯衝突1.3萬死亡人數,絕大部份其實也發生在2014、2015年分離主義武裝與烏克蘭政府方面的激戰之間,數字包括雙方死亡,亦以武裝人員為主體,並非如俄方宣傳所暗示般單指烏東俄族平民;然而,自2014年烏克蘭親歐示威衝突踢走親俄總統、克里米亞事件、烏東分離主義戰火爆發之後,烏克蘭的親歐政府的確落實了一連串的「崇烏貶俄」政策。

2015年的「去共產化法律」通過之後,烏克蘭地名、交通場所指示全面去除俄化,只保留烏克蘭語和英語,包括烏東頓巴斯地區在內的公共機構只能以烏克蘭語作溝通。

2016年、2017年,烏克蘭通過多項法律,為電台、電視台的廣播設立烏克蘭語比例的規範,明顯是用以減少俄語的普及度,鞏固烏語作為唯一國家語言的地位,同時也規定教學語言只能使用烏克蘭語或歐盟各種官方語言,將俄語排除在外,此法也受到歐盟機構批評屬歧視俄語。

2018年,烏克蘭憲法法院認定2012年由親俄政府通過、保障俄語等地方語言權利的法律「違憲」。同年,烏克蘭民族主義敘事發源地之一、位於西部波蘭邊境附近的利沃夫州(Lviv Oblast)更曾試圖立法禁止俄語電影、書籍、歌曲的公開展示,最終被法院駁回。

2019年的《關於確保烏克蘭語發揮國語作用法》則規定在超過30個公共生活範疇優先使用烏克蘭語,當中包括公共行政、媒體、教育、科學、文化、出版、廣告、公開活動、醫療等等,該法為克里米亞韃靼語、英語和歐盟各種官方語言提供不同豁免,卻同樣將俄語排除在外。到俄烏戰爆發後的2022年,烏克蘭更禁止俄羅斯公民印刷書籍、大體上禁止俄語書籍進口、限制電台電視的俄語音樂播放等。

在此,雖然普京對烏「出師有名」,但其2014年和2022年的兩次「出師」都明顯加劇了烏克蘭的去俄化,得到了反效果。而且,其保護俄族人的意圖,也解釋不了為何普京要爭奪烏克蘭南部以烏克蘭族人口絕大多數的赫爾松州(Kherson Oblast)和扎波羅熱州(Zaporizhzhia),並以明顯屬「走過場」的戰時公投方式,將它們收入俄羅斯聯邦的領土之中。

制止北約東擴是主因嗎?

阻止北約東擴,特別是阻止烏克蘭最終加入北約,也是普京早已明確提及的意圖。早在2021年底俄羅斯陳兵烏克蘭邊境十餘萬人之際,俄國就公布了兩份文件,要求北約和美國簽字保證不會容許其他未加入北約的前蘇聯國家加入北約,並從1997年後加入北約的國家(包括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等)撤除駐軍,禁止北約在烏克蘭、其他東歐國家、南高加索和中亞地區進行軍事活動,變相承認這些地區屬於俄羅斯的勢力範圍。

這些條件最終當然沒有得到北約接受。於是,普京其後的開戰決定就被以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為代表的國際政治現實主義者歸因於其對「北約東擴」的回應。

1949年至今的北約擴張地圖。(Wikimedia Commons)

但制止北約東擴真的是普京去年決定開戰的最主要目的嗎?

首先,普京在開戰之前似乎已經同意烏克蘭沒有即時甚至在短期內加入北約而對俄羅斯產生安全威脅的可能。根據德國《世界報》(Die Welt)的報道,在去年2月普京揮軍之前,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已向普京保證烏克蘭加入北約「未來30年也不會發生」。普京當時的公開回應是,他也知道「烏克蘭並未準備好加入北約」,但「當烏克蘭準備好加入北約,這對我們來說已經太遲」。

其次是,為何烏克蘭加入北約會對俄羅斯構成其不得不以武力「先發制人」的存亡威脅?烏克蘭與莫斯科的最近直線距離大約450公里左右,其加入北約當然有可能會加大北約對俄羅斯的軍事威脅。然而,早在2004年就已經加入北約的拉脫維亞,其離莫斯科最近直線距離其實也不足600公里,而且出於歷史緣由,拉脫維亞與烏克蘭一樣有着直通莫斯科的交通要道。這百多公里的差距真的有為此動武的價值嗎?

且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後,芬蘭和瑞典一同申請加入北約,普京卻等閒視之,稱只要北約不在兩國部署軍力,俄方就不會有所行動,又表示俄國與芬蘭、瑞典並沒有如烏克蘭一般的問題,因為芬、瑞兩國都沒有跟俄羅斯有領土爭議,「從芬蘭或瑞典的北約成員國身份的角度來看,不存在會困擾我們的事情」。

圖為2022年3月2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加拿大總理杜魯多、美國總統拜登和德國總理朔爾茨出席北約關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峰會。(Getty Images)

這種回應當然是「套套邏輯」。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領土爭議」起自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而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的理據,往往也經過西方違反承諾「北約東擴」之類的包裝。在這個敘事之中,既然北約東擴是領土爭議的起因,領土爭議當然也就不能回過頭來成為北約東擴困擾俄國的原因。

而且,從軍事佈置的角度來看,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潛在對俄威脅,很可能比烏克蘭加入北約為大。芬、瑞兩國軍備和軍隊質素也遠勝烏克蘭,兩國加入之後更會將波羅的海變成北約的內海一般,聖彼得堡的出海口隨時有被封鎖之危,而芬蘭與俄羅斯有近1,340公里的陸路邊境,直臨俄羅斯西北部的摩爾曼斯克(Murmansk)和科拉半島(Kola Peninsula)的北海艦隊,後者是為其核潛艇武力威攝的主力。

由此可見,「北約東擴」的潛在安全威脅本身固然是俄羅斯長期國防憂慮之所在,卻似乎不是普京開戰決定的近因。相較於任何形式的北約東擴,其所憂慮者似乎特別針對「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可能這一點,而其中所牽涉的並不是單純的安全考量,否則普京對於芬蘭、瑞典加入北約的走向理該反應更大才對。

俄軍2023年初已在三路開展攻勢:盧甘斯克州斯瓦托夫-克雷米納(Svatove-Kreminna)前線、巴赫穆特(Bakhmut)和武赫列達爾(Vuhledar)。(liveuamap)

事實上,普京的對烏行動往往為近年北約「再東擴」創造契機。例如克里米亞事件發生後,北約才在2016年違反1997年與俄羅斯的協議,以「增強前沿部署」(Enhanced Forward Presence)之名在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進駐北約其他國家的軍隊,實行所謂的「絆腳線(tripwire)策略」;在2022年俄國陳兵烏克蘭邊境、進而入侵的連串事件之間,北約也大大增加了東沿部署,並準備好接納芬蘭和瑞典的加入。

吊詭的是,隨着戰爭中的烏克蘭用得愈來愈多北約制式的歐美軍援,烏克蘭就算名義上不是北約國家,實際上也差不多變成了一個「準」北約國家。從這個角度來看,普京的進軍如果是要阻止北約東擴的話,其結果無疑是適得其反的。

俄烏民族統一大義?

普京對於「烏克蘭加入北約」這個潛在威脅的「特殊待遇」其實是源自其對俄、烏民族「歷史統一性」的理解。

普京在2021年7月就曾發表題為《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歷史統一性》的長文,以歷史事件去嘗試論證「俄羅斯人與烏克蘭人是同一個民族」,屬於「同一個歷史和精神領域」。他將兩族源流追溯到公元十世紀第一個受洗加入基督教的基輔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一世(Vladimir the Great),並將17世紀烏克蘭哥薩克人領袖博赫丹·赫梅利尼茨基(Bohdan Khmelnytsky)在波蘭和莫斯科兩個強鄰之間最終選擇與後者為伍的決定,視為烏克蘭人「自我定義為俄羅斯東正教民族」的歷史事件。

2016年,普京為莫斯科的大公弗拉基米爾一世雕像揭幕。(Twitter@ChrisO_wiki)

文中,雖然普京聲言他尊重「烏克蘭語言和傳統」,卻稱「真正的烏克蘭主權只能在俄羅斯的夥伴關係之中才有可能」。他特別提到19世紀烏克蘭民族主義在今日烏克蘭西部的奧匈帝國範圍下興起,批評其為「毫無歷史根據」的政治工具,並將其與今天烏克蘭以脫俄入歐為標誌、獨立於俄羅斯以外的身份認同相提並論,指兩者皆是將烏克蘭製造成「反莫斯科俄羅斯」的計劃。

開戰一年後的今天,普京依然是以這種歷史觀作為其持續戰爭的理據。在其2月21日的國情咨文講話中,「保護我們歷史性土地上的人民」正是普京用以支持其發動「特別軍事行動」的第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才是美國和北約東擴的對俄威脅。

對於烏克蘭民族主義,普京重申:「在我們的時代,他們開始將烏克蘭轉化為一個『反俄羅斯』,這並非一個新的計劃……[19世紀的]奧匈帝國和波蘭早已構想出這個東西,用以將今天被稱為烏克蘭的歷史性土地從俄羅斯手上剝奪走。」普京認為烏克蘭人民並不認同這套與俄羅斯分裂的烏克蘭民族主義,「我們不是跟烏克蘭人民作戰……烏克蘭人民已變成了基輔政權和西方插手者的人質。」

相對於芬蘭、瑞典加入北約,「烏克蘭加入北約」對普京而言有着本質上的不同。前者只是一個地緣政治和軍事安全的問題,後者卻是俄羅斯民族內部的撕裂,是西方「以俄制俄」的圈套。於是,普京進軍烏克蘭的決定,並不單純是要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而是要將烏克蘭從「反俄羅斯」的烏克蘭民族主義中「拯救」回來——前者是「去軍事化」,後者則是「去納粹化」(按:納粹主義在俄羅斯的敘事中已變成了「反俄羅斯」的代名詞)。

當然,普京一直低估了烏克蘭民族主義的威力和普及程度,因而陷入了今天僵持苦戰的局面。

對於俄烏民族歷史統一性的敘事,在歷史學界早有質疑。研究烏克蘭歷史的烏裔加拿大學者Zenon Kohut在2001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就仔細追尋了這個民族統一性敘事的文獻來源,莫斯科的沙皇政權對於基輔的原初理解只屬歷史、宗教同源的分離個體,並非今天「基輔、莫斯科同屬俄羅斯」的統一性,而基輔最多也是沙皇掌權合法性源自東羅馬帝國的一個中轉站而已。到了17世紀,烏克蘭在地緣政治上依從莫斯科,基輔的教士們才將俄羅斯和烏克蘭視為在朝代、宗教、種族上的同一單位,並以「小俄羅斯」來指稱烏克蘭。直至19世紀中葉,這一套民族歷史敘事才完全成型。雖然同期的烏克蘭人也發展了烏克蘭有其獨立政治和社會地位的另一套敘事,其後卻幾乎完全被俄烏民族統一性的故事所掩蓋。

獨立於俄羅斯以外的烏克蘭民族主義,在2014年之後才逐漸變成主流,到了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之後,「去俄化」更變成了烏克蘭民眾幾乎一致的共識。從這個角度來看,普京對於烏克蘭民族主義的「撥亂反正」嘗試,已是適得其反。

雖然到了今天,從其國情咨文的述事來看,普京對烏克蘭的認知與一年前相較並無改變,但戰場上的現實已經決定了普京原初的戰爭意圖已不是戰爭走向的決定性因素。正如米爾斯海默這個現實主義者如今也不能否認的一般,烏克蘭民族主義已變成阻擋俄軍的一種「武力倍增」因素,而普京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維持中立地位的目標,也退化成只求將烏克蘭變成一個不能運作的「殘存國家」(rump state)。

為了阻止烏克蘭正式加入北約,為了壓止烏克蘭民族主義,這種普京原先以為可以速戰速決的戰爭就只有不斷持續下去,直到任何一方不願再消耗下去為此。正所謂「戰爭總有其邏輯」,今天的局面一年之前不在普京的預期之中,其未來發展也不在其控制之內。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何時開始?

2022年2月24日,俄軍以「特別軍事行動」之名撲向基輔,意欲迅速拿下烏克蘭首都。當日清晨,俄軍兵分四路從東、南、北、東北四個方向入侵烏克蘭。

俄羅斯烏克蘭戰爭的戰爭傷亡情況如何?

據挪威一項最新估計,俄軍傷亡總數約18萬人,烏克蘭軍隊傷亡10萬人。其他西方消息來源提到雙方各有損失約15萬人。另戰火波及死傷平民數以萬計,聯合國報告稱已確認7000多平民死亡,1.3萬多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