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訪華 | 一個氣球引發的「慘案」 訪華之旅究竟有沒有?
中國外交部官網2月4日消息, 2月3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雙方就如何以冷靜、專業態度處理偶發事件進行了溝通。
同時,外交部官網發布《外交部發言人就美方宣佈推遲美國務卿布林肯訪華行程答記者問》,稱「事實上,中美雙方都沒有宣佈過什麼訪問,美方發布有關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我們予以尊重。」就在幾小時前,布林肯(Antony Blinken)宣佈推遲原定訪問行程,表示,他出訪中國前夕出現高空偵察氣球事件,是中國「不負責任的行為」,不利於兩國準備進行的實質討論。
首先,布林肯的說辭顯然站不住腳。且不說,中國官方已經正式通告過這是民用氣象科研用途飛行器,受西風帶影響,且自身控制能力有限,嚴重偏離預定航線。也且不說,五角大樓新聞秘書萊德(Patrick Ryder)就此事提供了一份簡短的聲明說,美國政府繼續追蹤這個氣球。
他說,氣球「目前正在遠遠超出商業航空的高度行進,對地面人員並不構成軍事或實體威脅。」關鍵要問,作為全球最大軍事強國的美國監測到有飛行器為何不直接「捕捉」將其「拿下」,會發生如他所說的「對地面人員造成傷害」嗎?會如此束手無策嗎?以至於美方承認影響到國務卿的外訪?
王毅強調,「中國是負責任國家,一貫嚴格遵守國際法,我們不接受任何無端的臆測和炒作」。這是不是「美國一些政客、媒體借題發揮,對中國攻擊抹黑」?但不論如何,應有的態度,都應如王毅說強調的,「面對意外情況,雙方要做的,就是保持定力,及時溝通,避免誤判,管控分歧」。
其次,從中美雙方處理布林肯訪華的「意外」事件處理上,亦不能看出哪一方對於這次訪問更加迫切。
近一段時間來,美國在科技領域發起了頻繁「攻勢」——不僅,強逼日荷達成聯合晶片封殺協議,又擬批准美企全面禁止向華為出售產品許可證……還不僅僅是這些。美國和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宣佈啟動「關鍵與新興技術倡議」(iCET),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2022年假冒和盜版惡名市場評估》。
除此之外,貿易領域,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還再次提出2023年版本的「中國貿易關係法案」(China Trade Relations Act of 2023),要求廢除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地位,即撤銷中國的永久最惠國待遇……看似是美國一方一直在出招。
但,要看到,儘管中美關係有可能繼續惡化,一段較長時間內都難以修復,但從近年來中美貿易的特別是去年的貿易額來看,依然還是明顯增長的。這也可以看到,儘管美國在推動與中國在科技和核心製造領域裏的脱鈎,可是美國對中國經濟的依賴性依然很大。美國的經濟依然徘徊在衰退的邊緣,重要的是現有的金融經濟霸權正在削弱,美國實際上是不大可能完全與中國斷鏈的。這是一個大背景。
而就當下看,或許美方已經預判到,布林肯此時訪華拿不到任何「成績」。原本,美國還盤算着「蘿蔔加大棒」,想故技重施,訪問之前極限施壓造勢,熟料,這幾年的中美博弈,已經讓中方更加坦然,該幹嘛幹嘛。而布林肯訪華拿不到「成績」的話,回國亦無法交代,於是,行程藉故作罷。
而就中方這番話:「事實上,中美雙方都沒有宣佈過什麼訪問,美方發布有關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我們予以尊重」來看,相信布林肯訪問行程安排是有的,中方有準備,但並不急於宣佈,是因為在中方的計劃中,或許本就存在巨大變數,所以一直沒有正式宣佈消息。北京態度已經非常清晰:你來,我們就好好談;不來,也無所謂。美方要的體面可以給,甚至可以配合完成一齣戲——布林肯一宣佈訪華推遲,王毅便與其通話,但原則問題上「釘是釘,鉚是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