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X風暴|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倒閉的警訊
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FTX出現高達8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申請破產保護。這是繼今年5月Terra倒閉後,另一起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不支倒地的事件。在這兩起事件中,蒙受虧損的不僅是機構投資者,也包括不少散戶。資產總規模約1萬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市場,於是陷入了寒冬。
聯合早報2022年11月16日社論
FTX出事的真正原因,有關當局目前正在調查。本月初,加密貨幣資訊網站CoinDesk報道,FTX創辦人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SBF)創立的對沖基金Alameda Research將陷入破產危機,而FTX將陷入流動性危機。它稱,在Alameda的資產負債表中,FTT(FTX的代幣)是最大的單一資產,佔淨資產的88%。這引發客戶對兩家公司財務狀況的憂慮。
緊接着,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幣安(Binance)的創辦人趙長鵬表示將拋售所有的FTT,總估值5.8億美元,進一步引發市場恐慌。投資者紛紛從FTX提款,出現客戶擠提的現象。
一度表示有意注資FTX的幣安,在關鍵時刻發表聲明指出:「基於(對FTX)精確審核結果和有關客戶資金處理不當,以及美國監管部門正在調查的最新新聞報道」,決定放棄收購。上星期五,FTX進入破產保護程序,據估計它有約10萬名債權人。
與主權國家發行的貨幣不同,加密貨幣是由私人界發行,不受政府監管。它們沒有實質的資產作後盾。它們的「價值」取決於投資者的信心以及加密貨幣的供需。一旦投資者對某個加密貨幣失去信心,它的價值很快就下挫甚至歸於零。因此,加密貨幣交易具有高度的投機性與風險。
新加坡積極推動數碼經濟,立志要當加密資產樞紐,但無意成為加密貨幣交易炒作中心。政府也屢次呼籲散戶投資者,不要涉足高風險的加密貨幣交易或投機。
兩星期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孟文能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致辭時指出,加密行業的真正價值並非來自加密貨幣的投機行為,而是來自資產代幣化,以提高經濟效率或加強社會包容性。
即便如此,散戶投資者害怕錯過賺快錢的心態,對加密貨幣投資趨之若鶩。金管局指出,FTX在新加坡沒有業務,沒有獲得新加坡的營業執照,也不是《付款服務法令》下的豁免機構。但是,在FTX交易平台投資的本地散戶仍然不少。根據追蹤用戶訪問網站的訊息,訪問FTX網站的新加坡用戶佔4.95%。
新加坡金管局星期一(11月14日)針對FTX事件指出,與大多數國家的做法相似,本地《付款服務法令》監管的是洗黑錢和恐怖融資風險以及科技風險,並不確保交易的安全與穩健。與銀行不同,這些交易平台不須要滿足以風險為基礎的資金或流動性的要求,也無須保障顧客資金或數碼代幣免受破產風險。
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相繼出事,為全球的監管者與投資者敲響警鐘。金管局上個月開始公開諮詢,以降低散戶投資加密貨幣的風險。這包括要求業者為散戶投資者進行風險測驗,禁止散戶進行槓桿交易,以及不能提供免費加密貨幣吸引散戶。
在網絡無國界的現實下,禁止散戶涉足加密貨幣是不可能的事。隨着加密貨幣迅速發展,監管當局在交易的安全與穩定方面,或許可加大力度保障散戶的利益,避免害群之馬的業者玷污加密資產的形象。它或許可考慮創先例為本地的加密貨幣交易服務商,制訂最低的資金與流動性要求。
更為重要的還是那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散戶,應該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避免受貪婪或恐懼驅使,作出錯誤的投資決定。
回報與風險是投資的連體嬰,投資者要求高回報的投資,就必須承擔高風險。其次,不要盲目跟隨名人投資。雖然FTX的股東大多是顯赫的投資基金,包括軟銀與淡馬錫控股,但它們也有判斷失準的時候。不同的是,它們在FTX的投資,只是總投資組合的九牛一毛。但對於一般散戶而言,判斷失準可能會難以翻身,尤其是那些進行高槓杆的投資者。
有學者以「野蠻生長」形容加密貨幣的迅速增長及無序擴張。經一事,長一智,監管當局、業者以及投資者有必要攜手合作,打造一個健全與可持續的加密資產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