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政治交換或醖釀攻勢 俄軍撤出赫爾松釋放什麼訊息?

撰文:劉燕婷
出版:更新:

11月9日,俄羅斯前線總指揮蘇羅維金(Sergey Surovikin)建議俄軍撤出赫爾松州(Kherson Oblast)的第聶伯河(Dnipro River)右岸,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表示同意,俄軍開始撤退行動。

回顧過往,俄軍在特別軍事行動開始不久後便越過第聶伯河,赫爾松市於3月迅速淪陷,成為俄軍行動以來唯一佔領的烏克蘭州首府。幾個月來,赫爾松州被當作對尼古拉耶夫(Mykolaiv)、敖德薩(Odessa)方向發起攻勢的橋頭堡,並於9月30日與頓涅茨克州(Donetsk)、盧甘斯克州(Luhansk)、扎波羅熱州(Zaporizhzhia)一起併入俄羅斯。

然在此期間,烏克蘭並未放棄奪回赫爾松的計劃,於8月底發動了多次反攻,並在10月取得初步成果:烏軍逼近第聶伯河且持續向南推進,一方面控制第聶伯河渡口、摧毀橋樑,嚴重箝制俄軍後勤,一方面對第聶伯河右岸發動砲擊,炸毀俄軍駐地,難以反守為攻的俄軍由此陷入被動,俄羅斯也在歡慶「四地入俄」後,被迫正視赫爾松失火的窘境。

10月18日,蘇羅維金稱赫爾松方向面臨着「困難的局勢」,可能需要作出「困難的決定」;10月21日,俄軍開始從右岸撤出部分精鋭部隊,並派出新動員的部隊來掩護撤退。與此同時,俄佔赫爾松當局開始撤離右岸居民,初期是以「自願重新安置」取代「疏散」,但伴隨時間推移,俄方開始嚴厲敦促居民離開赫爾松市和整個右岸,疏散區更被擴大到第聶伯河左岸15公里左右區域。11月9日蘇羅維金向紹伊古報告,已有11.5萬人離開戰區。

眼下俄軍宣佈撤離第聶伯河右岸,顯然與烏軍對其後勤的挫傷有關,孤立無援的右岸難再成為挺進敖德薩、尼古拉耶夫的橋頭堡,持續死守又只會深陷被動。在此局勢下,撤離雖會帶來嚴重的政治壓力,卻似乎是不得不的決斷。而除卻對俄軍的冷嘲熱諷,外界更關注的,是莫斯科的下一步去往何方。

2022年9月30日,左起由俄羅斯委派的赫爾松州首長薩爾多(Vladimir Saldo)、由俄羅斯委派的扎波羅熱州首相巴利茨基(Yevgeny Balitsky)、俄羅斯總統普京、頓涅茨克領導人普希林(Denis Pushilin)及盧甘斯克領導人帕舍尼克(Leonid Pasechnik)出席協議簽署議式,並一同向在場人士揮手。(AP)

以撤軍換西方減少援助?

首先,有部分聲音認為,俄羅斯此次撤軍,乃是意在與歐美達成某種程度的「政治交換」,即以第聶伯河右岸換取歐美降低對烏克蘭的援助。

而上述敘事的判斷基礎,乃是依據近期的幾則事件。第一,美國媒體此前釋出的「勸和」風聲。《華盛頓郵報》11月5日報道稱,拜登(Joe Biden)政府正私下勸烏克蘭高層釋出願與俄羅斯談判的訊號,並希望其修正「不與普京(Vladimir Putin)談判」的公開立場,以確保歐美各國能在安撫民意同時,持續支援烏克蘭;《華爾街日報》亦援引消息稱,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與普京的高級顧問保持秘密溝通,並在近期的基輔之行中呼籲烏方展現談判意願。

第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再提談判。俄烏戰爭之初,由於北約援助尚未進場,俄軍又一度包圍基輔,烏克蘭只能暫時坐上談判桌,但隨着俄軍攻勢不足以擊潰烏軍抵抗意志,北約又持續加碼援助,澤連斯基逐漸生出強硬底氣,並在10月4日發下豪語,宣佈烏克蘭絕不與普京談判。然而11月7日,澤連斯基忽然開出五大談判條件,包括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尊重《聯合國憲章》、賠償烏克蘭所有損失、懲罰每一名戰犯、保證不再發生類似事情,似乎有意「放軟身段」。

第三,部分西方企業對俄態度曖昧不清。11月7日,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新聞處向衛星通訊社透露,蘭蔻(Lancome)、麗得康(Redken)、伊夫·聖羅蘭(YSL)、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巴黎卡詩(Kerastase)等企業已準備恢復對俄羅斯的供應;《彭博社》亦於同日放出消息稱,美國財務部和國務院私下要求摩根大通、花旗銀行等金融巨頭,繼續維持與俄羅斯部分公司的戰略性業務。

綜合上述三起事件,部分聲音認為,俄羅斯或許與美歐進行了秘密溝通,雙方各自開出條件,以第聶伯河右岸換取美歐疏遠烏克蘭,包括減少對烏援助,而烏克蘭正是感受到來自歐美的「勸和」壓力,故突然再提談判。然這一敘事無可避免要受現實挑戰,而反駁理由恰好可以構築出另一套敘事:歐美不會停下對烏援助,俄羅斯撤軍也是要為冬季或下一波攻勢蓄積能量,而非準備談判。

10月13日,烏克蘭格拉科韋,一名折彈人員從俄軍棄守的營地裏搜出彈藥。(AP)

俄烏的持久戰或將繼續

首先,美國媒體的「勸和」報道,看上去是消息曝光,其實亦可解讀為輿情操縱,目標便是針對11月8日舉行的美國中期選舉。

眾所周知,阻卻歐美國援助烏克蘭的障礙,並非援助本身的花費與成本,而是戰爭與制裁持續下,能源危機與高通脹所誘發的負面民意。然而藉着戰爭放血俄羅斯符合美國戰略,且援助烏克蘭的政治正確如此巨大,若一朝停手恐怕也會觸怒民意,故歐美政壇如今面臨的實際難題,並非「是否要援助烏克蘭」的黑白兩分,而是如何「既援助烏克蘭又有效管理民意」。

由此脈絡觀之,《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釋出的「美國勸烏克蘭展現談判意願」報道,其實可被視作面向民意的輿論工程,目標便是讓美國民眾相信,戰爭可能進入談判階段、高通脹與油價或將緩解,而其或許會因此降低對拜登政府的不滿,並在11月8日的期中選舉中繼續支持民主黨。無獨有偶,《彭博社》11月7日報道的「美國財務部和國務院私下要求摩根大通、花旗銀行等金融巨頭,繼續維持與俄羅斯部分公司的戰略性業務」,其實也可被解讀出這一用意。

圖為俄烏3月7日進行第三輪談判的會場。是次會面在波蘭及白羅斯邊境進行。(AP)

其二,澤連斯基看似「放軟身段」、再提談判,其實所提條件與「除非普京下台」所差無幾,都是不可能被當今俄羅斯所接受的選項:「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便意味俄羅斯必須撤出克里米亞(Crimea)與頓巴斯(Donbas);「懲罰每一名戰犯」,自然包括發起此次特別軍事行動的俄羅斯最高領導人普京,結果將是其下台並接受審判;「保證不再發生類似事情」,則暗示雙方必須簽署停戰條約,且俄羅斯需做出相關保證。

事實上,觸發俄烏談判的條件相當明晰,那便是一方取得明顯優勢後,落後方才有可能考慮坐上談判桌。如前所述,烏克蘭在開戰之初便被包圍首都、北約又一度觀望,這才有了在白俄羅斯的幾輪談判;如今烏軍正在反攻勢頭上,烏克蘭反俄民意又經歷數月血仇催化,眼下正是發酵時分,只要歐美不停下軍援,烏克蘭恐怕都會持續投入前線,誓死要與俄軍分出勝負。簡言之,如今烏克蘭願意接受的談判形式,就是俄軍自己停戰求和。

而俄羅斯亦是如此。2月24日戰爭開始至今,莫斯科持續強調願與烏克蘭談判,卻又不斷侵吞土地,也是因其所能接受的談判形式,就是烏克蘭身處劣勢下的求和,並接受俄羅斯開出的「去軍事化」、「去納粹化」相關條件。此外對如今的普京政權來說,此時宣佈停戰談判無異於政治自殺,畢竟9月哈爾科夫(Kharkiv)大撤退後,俄羅斯強硬派的不滿便持續積累,要求政府必須發動迅猛的「冬季攻勢」,來個一雪前恥的大反撲,此次撤離第聶伯河右岸無疑會加劇上述怒意,在普京有能力擺平強硬派不滿前,俄軍恐怕都將持續加碼前線。

歸根結柢,要促成俄烏談判,如果不是歐美停下援助、烏軍被大舉反推,就是俄羅斯遭遇嚴重挫折,包括前線與國內政治,但如今看來兩個方向似乎都欠缺火候,且眼下美俄互信極低,若要以俄羅斯撤軍換取歐美停援,不免要面臨「撤軍後歐美可能繼續增援」的風險,莫斯科應不會如此天真。故解讀此次俄軍撤離,或許仍不能脱離俄烏持久戰的脈絡。

赫爾松市(黑框處)是俄方在第聶伯河西岸的唯一佔領地。該地對克里米亞的供水也有關鍵影響。(Liveuamap截圖)

一來如前所述,第聶伯河右岸已在後勤受挫、烏軍火炮可及的劣勢下失去橋頭堡地位,如若俄軍有意蓄積實力發起下一波攻勢,勢必要儘可能減少人員傷亡,儘管此舉將付出政治代價,且撤退過程恐怕也將遭遇烏軍砲火攻擊、丟棄重型裝備。二來,從戰線結構上來說,赫爾松州的第聶伯河左岸重要性遠高於右岸,克里米亞半島的供水主要通過位於左岸的運河,一旦烏軍攻入第聶伯河左岸、重新控制運河,克里米亞的供水可能再遭切斷,且由馬里烏波爾(Mariupol)連通克里米亞的陸橋若被打斷,形勢可謂在某種程度上倒退回2014年至2022年2月的時空,對普京政權來說將是嚴重傷害。

放眼未來,不論俄軍有無準備發起冬季攻勢、又要從哪一方向展開行動,守住第聶伯河左岸都是重中之重。眼下俄軍已在沿岸佈置防線,顯然就是要阻止烏克蘭進行強攻;但烏軍為避免無謂損失,短期之內或也不會進行渡河,而是會與俄軍展開跨越第聶伯河的各式炮戰,伴以小組偵查與空中行動。如若局勢照此發展,俄烏前線的鬥爭焦點或將轉移至其他地區,例如扎波羅熱、頓涅茨克方向。

當然對俄羅斯來說,鞏固「四地入俄」的現實、與烏克蘭簽訂某種協議,仍是理想目標,但這一構想必須搭配歐美「放棄」烏克蘭、烏克蘭也同意談判,俄羅斯強硬派也放棄不切實際大反推等條件,才有可能實現,而眼下或許時機未到。短期之內,俄羅斯仍會追求對烏克蘭整體戰局的穩定控制,收縮損害較大的戰線,為今年冬天、甚至來年春夏的攻勢蓄積實力。歸根結柢,這畢竟是一場俄羅斯對上烏克蘭與北約的持久戰。

第聶伯河右岸面臨何種態勢?

後勤受挫、烏軍炮火轟炸,已經喪失成為橋頭堡的主動地位。

未來赫爾松可能上演何種戰況?

俄烏兩軍沿著第聶伯河展開砲戰,渡河強攻或許暫時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