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不是對美國的背叛
三年來首位訪華的七國集團(G7)成員國領導人,中共二十大後首位訪華的西方國家領導人,朔爾茨(Olaf Scholz)此次訪華雖然只有11個小時,但是意義重大。不少中國媒體高調肯定朔爾茨對脱鈎論的反對,渲染朔爾茨訪華是中國對美外交的勝利,就連朔爾茨離開中國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1月6日同朔爾茨的通話,也被認為是朔爾茨訪華刺痛了美國的敏感神經。
朔爾茨訪華的確值得大書特書,畢竟,德國國內的反對聲音不小,朔爾茨能力排眾議訪華相當不容易,足以說明德國希望維持同中國的合作關係。
但是中國一定要明白,在脱鈎論大行其道的當下,朔爾茨訪華是脱鈎的疼痛帶來的鐘擺式回歸,也就是說脱鈎是向前走兩步退一步的進程。並不是朔爾茨反對脱鈎就等同於美國主導的西方對華脱鈎就失敗了。
朔爾茨曾經在默克爾(Angela Merkel)政府擔任財長,是一個傳統的政治家,是男版默克爾。此次訪華是其個人務實價值觀的體現。但是德國背後整個歐洲和美國西方社會正在朝着民粹政治的方向發展。朔爾茨訪華,德國外長並未隨行,而是正在參加G7外長會,並明確反對對華友好。這種分裂將會是德國政治的常態,朔爾茨不可能一直都能力排眾議對華務實。
德國在經濟上有自身考量,但是不要忘了,拜登政府對歐洲盟友尤其是德國的控制在不斷加強。就在朔爾茨訪華的同時,美國海軍最先進的核動力航母福特號航母編隊宣佈將於11月中旬抵達歐洲,並在大西洋海域同法國,德國等北約國家共同舉行軍事演習。這是美國福特級航母艦隊的首次海外部署,而且首選地就是歐洲。
目前美軍「喬治·布殊」號航母戰鬥群,也航行於地中海地區。一旦福特號航母戰鬥群抵達歐洲,那麼歐洲將會進入美國雙航母戰鬥群部署時期,部署規模將達到戰區規模,這是自冷戰結束以來非常罕見的一幕。
美國的軍事行動有針對性俄羅斯的一面,但其加強武裝盟友控制盟友的意圖也是十分明顯的。作為二戰戰敗國的德國,在軍事上一直仰賴美國。儘管在是脱鈎還是合作等經濟主張上同美國有分析,但是在涉及生存安全的軍事上,德國沒有自主權,只能聽從美國的安排。
因此,不要認為朔爾茨訪華就是德國對美國的背叛,這不是德國要拋開美國的對華封鎖執意對華友好。
伴隨着中美結構性矛盾不斷加劇,美國對盟友的管控只會加強不會減弱。德國能夠脱離美國對華外交框架的能力不是增強了,而是越來越弱。單就朔爾茨來說,獲得訪華經濟實惠之餘,也必然要找出一套說辭贏得美國的諒解。朔爾茨訪華,不過是處於夾縫中的國家儘可能多地謀求自身利益罷了。
中美博弈的後果是諸多國家都面臨在中美之間選邊的困境。爭奪中間地帶是中美都在做的事。德國願意合作,中國是歡迎的。但渲染德國總理訪華是對美外交的勝利,只會讓德國更加難以自處,也是極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