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不應讓朔爾茨成為「孤勇者」|專家有話說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訪華引發高度關注,這不僅是「後默克爾時代」德國新政府總理首次訪華,也是疫情以來西方大國領導人首次訪華。時間點又正好位於中共二十大之後,德國制定新的對華戰略之時,可謂集多重變化、多重挑戰與期待於一身。

撰文:許釗穎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在出訪之前,朔爾茨因其對華政策立場面臨歐盟和國內的壓力。在內外多重變化和安全衝擊的背景下,歐盟認為應該在某種「歐洲共識」和「統一發聲」的基礎上和中國打交道;德國國內則認為在地緣政治競爭中,應以「平衡經貿和安全考量」的方式對華施加影響。因此一些人視朔爾茨訪華為「準備不足、立場模糊」的倉促之舉。

但果真如此嗎?顯然朔爾茨的訪問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訪問前,通過署名文章,他介紹了自己的動機,稱過去三年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都發生了變化,德國本着反對新冷戰、不迴避矛盾的務實立場和融入歐洲的態度,繼續保持和中國的接觸,並致力於國際和平與合作。

對於德國來說,內部保持經濟穩定,外部避免國際新冷戰格局可被視為根本利益。在地區安全局勢惡化的情況下,德國已經開始重整軍備,如果經濟出現動盪,一個經濟孱弱、軍事重新武裝的德國會喚起各方對其歷史上破壞性力量的記憶。同時出於冷戰分裂的刻骨之痛,德國也不會放任歐洲做出選邊站的立場,將自己拖入舊日夢魘中。

因此,儘管存在不確定性,這次訪問最後還是如期進行。德國政府官員也將此次訪問稱為「探索之旅」(Sondierungsreise),希望了解中國目前的立場、前進的方向以及在新形勢下可以開展哪些合作。

中德關係:圖為2022年11月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右二)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不在圖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面。(AP)

從中方角度,自然也能看到訪問的必要性。首先,目前中歐關係需要穩定器。自2019年歐盟單方面調整對華戰略之後,「合作夥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的三重定位打破了舊有的合作共識,但新的共識尚未形成。疊加疫情影響和地區安全問題,中歐和中德關係都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需要溝通和共識,其中作為中歐關係風向標的中德關係尤為重要,中德關係穩定,中歐關係就能穩定。作為兩個負責任的大國,保持溝通,保持關係的延續性、穩定性和可預期性,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其次,德國應以實際行動詮釋何為「反脱鈎」。目前中歐、中德經貿問題政治化和安全化的態勢上升,影響了雙方正常的經貿合作。從經貿合作基本面來看,雙方合作基礎深厚,即使是新冠疫情期間,雙邊貿易投資都保持了正向增長,且彼此的需求度和商業信心都維持在較高水平,但政治雜音干擾了一些正常合作。德國新政府將「反對脱鈎」寫入了執政協議,包括綠黨外長貝爾伯克等也明確表示反脱鈎,但在具體事務中卻表現強勢,與立場不符。朔爾茨此次訪問,是在以實際行動詮釋何為「反脱鈎」,何為繼續尋求共識加強合作。

中德關係:圖為2022年11月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左)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面並合照。(AP)

最後,訪問成果表明雙方合作空間猶存。德語有一句老話:結果好,一切都好(Ende gut, alles gut)。從結果來看,朔爾茨此次訪問無疑取得了重要成果,正如他所說,面對面交流讓「困難的問題也變得好談了」。在經貿問題上,中方承諾將堅持改革開放,互利共贏道路,與德方一起致力於多邊主義和世界多極化,支持自由貿易。在地區安全問題上,中方支持歐方和德方為勸和促談發揮重要作用,推動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框架,雙方更就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達成一致意見。此外,雙方還簽署了相關經貿合作項目,這些成果不僅反映了雙方的共同關切,更釋放了積極信號,表明中德有能力和意願塑造積極的雙邊關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朔爾茨用實際行動為中德、中歐關係注入了新的積極因素。在內外壓力下,他表現了「與其被形勢塑造,不如主動塑造形勢」的政治擔當和勇氣,這種客觀理性的態度不應使他成為「孤勇者」,歐洲應該藉此反思,更加理性思考對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