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洛西的破壞」:無謂訪台劣評如潮 西方輿論戰場上的中美勝敗
當佩洛西(Nancy Pelosi,又譯裴洛西、波洛西)的軍機降落台北松山機場之際,Twitter充斥着網民對中國未有阻止美國眾議院議長訪台的冷嘲熱諷,不過這種短視而直觀的遊戲之言,並不是佩洛西要爭取的對象。
其專機着陸的一刻,作為美國民主黨「舒適圈」核心的《華盛頓郵報》就即刻刊登了佩洛西解釋其訪台之行的觀點文章,內容大致上離不開「捍衛民主」、「北京加劇緊張」、「民主與專制之爭」之類的理由,明顯是要爭取自由派知識分子的認同。不幸地,大約四小時之後,《華盛頓郵報》就發布了《佩洛西不智訪問的破壞必須受到控制》的文章,全面反駁其訪台的決定。
以往,西方的精英輿論普遍不屑於中國戰狼式的外交、軍事論調。這次也一樣,例如《經濟學人》的社論式文章就將佩洛西的訪問與在歐洲引起重大不滿的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事件相提並論。然而,與以往不同,不少觀點都將重點放在佩洛西此時此刻決定訪台背後的動機之上。《華盛頓郵報》的社論就引述俄烏戰爭正在進行,以及習近平正準備開展第三屆國家主席任期等原因,去批評佩洛西行動的「不智」。
《金融時報》的著名專欄作家Edward Luce、《紐約時報》的外交專欄作家Thomas L. Friedman都有同類意見。前者形容佩洛西的行動像「縱火狂」一般,無端在中國門前放火;後者則指其決定「徹底的魯莽、危險和不負責任」。《衛報》則有分析文章指佩洛西訪台「激怒北京卻毫無得着」。
頗能代表美國外交精英意見的《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也刊登了一篇辯論型文章,當中辯論雙方都同意佩洛西訪台「完全沒有必要」,另一學者專文則指其訪台只具「戲劇性姿態」卻缺乏「實際幫助」。連對華採取較鷹派立場的《華爾街日報》社論版,也認同佩洛西的訪問大體上只具符號意義。
在俄烏戰爭如火如荼、美國國內面對通脹與經濟衰退兩難的背景之下,西方輿論對佩洛西為何決定此刻訪台的解答,大抵離不開她的私心。例如《華盛頓郵報》的社論就點明此行將是本年中期選舉後很有可能失去議長之位的佩洛西的從政生涯巔峰。
自編自導自演的從政生涯巔峰?
為何各方會有這種解讀,其實不難理解。任何外國國會政客訪問,很多時候只能是一個外交政治姿態的宣示,而宣示姿態則有時機的考慮。例如佩洛西5月初在基輔局勢平穩之後訪問烏克蘭,就讓人覺得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任何爭議。但相較之下,即使在蔡英文政府的領導下,台灣與中國內地關係轉差、所謂的「共機擾台」也成為了幾乎每日發生的常態,台海之間此刻卻沒有標誌性的衝突事件,讓美國國會有需要在此時此刻擺出對台外交支持的姿態。
另一種國會議員訪問,則明顯有徵詢立法問題的意味。本年4月,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嫩德斯(Bob Menendez)就曾與共和黨資深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等人,在未有預先公布的情況下訪問台灣。到了本年6月,梅嫩德斯和格雷厄姆就提出了將修改1979年《台灣關係法》部分內容的《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當中提出擴大對台軍售範圍,將台灣變成「主要非北約盟友」,並撥款助台購買美國武器,以反駁美國對台售武只為圖利的批評。在美國的角度而言,這至少是有可能帶來實質政策改變的行動。
相較之下,年高八十二的佩洛西,在中期選舉距今不足3個月、大型立法無望的時節訪台,就顯得毫無實際意義。而從訪台消息預早在媒體中「流出」,惹起中國可預見的強硬回應,白宮與佩洛西對訪問的分歧也得到延續不斷的媒體關注,人們也不得不懷疑這是佩洛西方面有意的自編自導自演之為,用以聚集最多的鏡頭在其「歷史性」訪台的告別表演之上。
對此,即使是特別反對中國強烈反應的意見領袖,例如《金融時報》北京辦公室主任Tom Mitchell,亦以北京的強硬為佩洛西訪台添加了不值得的重要性為其理由。
而支持佩洛西訪問的意見,從《紐約時報》保守派外交專欄作家Bret Stephens、《華爾街日報》社論,到1997年曾以眾議院議長身份訪問台灣的金里奇(Newt Gingrich)也只得一個理由,就是美國在中國的強硬威脅之下不能示弱。這種邏輯卻產生了一個類似「雞先還是蛋先」的問題——畢竟北京的強硬是由佩洛西的訪台計劃引發,反之卻不見亦然。
8月3日佩洛西在台行程中的種種空泛挺台言論,也不斷證明着其「出師無名」的事實。因此,到目前為止,對於佩洛西訪台,對與華競爭普遍持有較務實考慮的民主黨人都沒有大體表示明確的支持意見,反而是反華旗幟鮮明的共和黨有超過一半參議員聯名支持佩洛西訪台。
當然,西方精英輿論對佩洛西訪台的負面意見,並不表示他們支持中方不排除武統台灣的立場,各方幾乎一致的意見也依然是美國要以實際行動充實台灣軍力,以阻中共所謂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的情況出現。
但與此前的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事件相比,在西方精英的輿論戰場上,此次中方可算是稍勝一籌。人們的焦點不再是中方強硬立場的「無理」,「無理」的主角卻落在一心以為打着捍衛民主旗號就能必然獲得道德高地的佩洛西身上。這一場表演,無疑得到了全球媒體的關注,但對佩洛西而言,不是任何的宣傳也是好的宣傳。
目前,中方對台灣的經濟、軍事回應尚在現在進行式之中,西方眼中「佩洛西的破壞」到底會演變到何種地步,尚未可知,但中美在輿論戰上的勝負其實已有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