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推PGII新名號投資全球基建 中國不能只顧看衰美國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6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G7其他國家領導人在德國巴伐利亞舉行的年度會議上發起一項名為「全球基礎設施與投資夥伴關係」(Partnership for Global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ment,PGII)的計劃,各方將在5年內籌集6,000億美元的私人和公共資金,以資助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這項針對中國的提議在中國輿論場是以存在致命缺點的面目出現的。

新華社主辦的參考消息引述美國《外交事務》雜誌網站的報道曲線批評美國的計劃對外缺乏說服力。文章引述美國《外交事務》雜誌網站的話說美國基建能力與中國差距巨大,美國不應該照搬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不應試圖「在中國的遊戲裏打敗中國」。

中新社旗下媒體平台「國是直通」,拋出G7制衡中國的「算盤」能否打響的話題,給出的答案是恐怕夠嗆。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偉文稱,「一帶一路」建設開展至今,已經在全球治理體制、參與面、規模和效果四個方面發展壯大成G7無法撼動的力量。用何偉文的話說,世界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已經基本分配完畢,中國企業的份額大概佔了四分之一,G7想要再開闢重大市場很難。在「一帶一路」沿線,中國在亞洲、非洲地區佔很大優勢,歐美公司想要進來不太容易。

在各方的報道解讀之下,「全球基礎設施與投資夥伴關係」計劃可能是繼去年的「重建更美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之後下一個美國主導的爛尾工程,在「一帶一路」面前不堪一擊。

在中國傳媒的報道中,拜登是口誤頻頻的政客,沒有大國領導人風采。(AP)

這樣唱衰美國的言論近年來並不罕見。5月拜登訪問亞洲,宣佈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不少華文媒體稱,「框架」在宏觀層面既不完整,也不清晰,面對通脹壓力攀升、民眾生活困頓的現實,要掏出真金白銀和政治資本拉攏亞洲,恐怕有心無力。

美國的制華動作,在中國輿論場大多都會被批為用心險惡,被預測為不起作用。總之,美國的基建倡議是不行的,印太經濟框架是虛的,印太戰略必然會是失敗的,脱鈎是脱離世界大勢的,搞小圈子是沒有出路和未來的。類似的說法還有很多。

這些說法並非毫無道理,比如美國的印太經濟框架提議確實只是框架。但是細細觀來,中國內地輿論塑造了一個美國又蠢又壞的形象:蠢的是華府的精英們推出的政策,專家學者一眼就能看出來瑕疵短板。壞的是美帝亡中國之心不死,處處和中國作對。

中國的對美敍事,從貿易戰前還有一部分自由派崇洋媚外,迅速發展到了全面逢美必反、逢美必批。在民族主義洶湧的浪潮下,敢於說真話的人大多選擇沉默。一邊是訊息的提供和傳播者有意屏蔽了正面訊息,另一邊負面偏差心理幫助人們更加註意負面訊息和事件。

如果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但是如果批評很自由,讚美是不是有意義呢?且不說讚美,內地輿論場肯定美國的訊息都已經很少見。崇洋媚外敲打了無數自由派,貿易戰和疫情讓中國人更加自信,鮮少肯提正視美國。

中國外交部官方網站6月19刊載四萬字長文批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對華政策演講,文中羅列了中美方方面面的分歧,幾乎沒有共識可言。(中國外交部網站截圖)

以鬥爭的視角看美國,以對抗的敍事手法描繪美國,反對競爭和對抗的中國正在被競爭和對抗束縛住手腳。一味讚美和批評美國都是不對的,應該從多個認識層面立體認識美國。如果中國人對美國的認知停留在對方又蠢又壞,只會遮蔽自己的雙眼。

弄清楚邏輯和否定同等重要,如果小圈子操作是不奏效的,美國為什麼會將盟邦結盟作為全球存在的基石?無數中國學生湧進美國高等學府求學,那些畢業於美國藤校的華府決策者們一無是處嗎?如果美國如此不堪,豈不是中國贏定了?中美博弈是兇險的,中國崛起之路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唱衰美國除了自壯聲勢還有什麼意義呢?

中國並不缺乏對美國有清醒認識的有識之士。華為積極備戰5G競爭、正面應對美國的打壓,這並不妨礙華為領導人任正非對美國有清醒的認識。他曾在考察美國後對美國人踏踏實實、十分專一的認真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毫無保守的學術風氣感觸頗深,認為這些都是值得學習的。只可惜,這樣的理性聲音太少,無法改變整體的批美反美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