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與北愛爾蘭邊檢:約翰遜與文翠珊會殊途同歸嗎?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經過6月6日信任投票的慘勝後,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的政治危機沒完沒了。6月23日的兩個下議院選區補選將是保守派支持度的另一試紙,若其結果比低預期還要差,黨內將有另一波反約翰遜聲浪產生。同時,國會針對約翰遜有否在「派對門」醜聞中誤導國會的調查仍在進行,最終有可能判定約翰遜違反內閣官員守則,使他再次面臨「引咎辭職」的重壓。

除此之外,英國通脹預計將是G7國家中最高,經濟增長卻是G20國家除俄國以外最慢。這種經濟大環境對約翰遜未來執政已極其不利。在信任投票過後,約翰遜大張旗鼓地承諾將在未來數周推出一系列經濟改革,打民生議題,希望扭轉公眾視線——在經濟逆風之中,這可能會變成一種「自投羅網」。

同時,黨內有反對派人士已表明利用國會投票抗議約翰遜的計劃。即使保守黨此刻在國會尚有近80席多數,141票的保守黨反約翰遜議員如果稍有組織,將會對約翰遜的立法行動構成重大阻礙。由此可見,即使經過信任投票之後,約翰遜有12個月避免再受信任投票挑戰的「免死金牌」,但這卻難改其危坐唐寧街的局面。

預計將於下周一(6月13日)公布的《北愛爾蘭法案》,更有可能構成約翰遜最新一波的下台危機。

6月6日,英國保守黨「1922委員會」主席布雷迪(Graham Brady,中)宣布黨魁信任投票結果。約翰遜獲得211位議員支持、148票反對,成功保住了相位。但其反對票比率高達41%,比其前任文翠珊2018年底之比還要高。當年文翠珊在通過投票半年之後即含淚請辭。(AP)

在與歐盟的脫歐協議之中,約翰遜背叛了北愛爾蘭的親英派,將北愛爾蘭留在歐盟的商品單一市場中,以愛爾蘭海上的邊檢取代了愛爾蘭島上的邊檢,被親英派視為「分裂祖國」。上月北愛爾蘭議會選舉之後,主要愛爾蘭統一的新芬黨(Sinn Fein)成為最大黨,居次的親英派民主統一黨(DUP)卻以愛爾蘭海上邊檢為由,拒絕根據派系分權的機制組成政府,使北愛繼續留在選前的無政府狀態之中。

約翰遜政府此前曾提出單方面撤銷愛爾蘭海邊檢的方案,惹來歐盟嚴重反彈,不滿英國單方面撕毀國際協議的走向。歐盟此刻正以將英國踢出坐擁1,000億歐元資金的全球最大研究計劃「展望歐洲」(Horizon Europe)作威脅。不少成功獲得「展望歐洲」撥款的英國學者此刻正處於失去資助、被迫搬到歐盟國家,或祈望得到英國政府對等撥款的未知境地。

唐寧街原訂於上周推出《北愛爾蘭法案》,讓公眾知道到底約翰遜是否不惜破壞英歐關係,甚至將雙方推向貿易戰,也決定要給予英國政府單方面撤銷愛爾蘭海邊檢安排的權力。不過,內閣成員在此出現嚴重分歧,導致法案要到本周才能推出。

分歧的兩方,一方面是等到財相辛偉誠等人支持的約翰遜,認為不應冒上與歐盟反面的風險,另一方卻是「胸懷大志」的外相卓慧思(Liz Truss),認為要走最為強硬的路線。

2021年11月底,英國外相卓慧思(Liz Truss)訪問愛沙尼亞時登上坦克拍照,與戴卓爾夫人的一張著名照片類同,被指是有意顯出其繼任約翰遜之志。(Twitter@elenaevdokimov7)

後者得到國會保守黨疑歐派「歐洲研究組織」(ERG)的加持,而歐洲研究組織正正是當年不斷拉倒文翠珊脫歐方案,最終導致她含淚下台的元凶。這就使此刻的首相府政情多了一份似曾相識的意味。

如果《北愛爾蘭法案》呈現出對歐洲研究組織妥協的姿態,這將反映出約翰遜的執政弱勢,並為卓慧思作為下任首相人選作加持。不過,國會中反對強硬路線的保守黨議員大有人在,包括前首相文翠珊本人。無論約翰遜政府取態若何,也將陷入左右為難的局面。

如果任何一個版本的《北愛爾蘭法案》最終在保守黨佔80席多數的下議院也不獲通過,這將是約翰遜首相權威的另一大挫,在傳統的英國政治中足以構成其辭職的理由。

當然,曾被最高法院判定非法中止國會會期的約翰遜並不會尊重此等傳統。不過,6月23日補選、國會「派對門」誤導國會調查、經濟大環境等因素所構成的疊加政治壓力之下,《北愛爾蘭法案》確實有可能會最終成為「駱駝背上的最後一根稻草」,讓唯一有能力拉倒約翰遜的保守黨下議員群起作反。

如果約翰遜最終果真「喪命」於北愛爾蘭邊檢的爭議之上,這位聲言「搞定脫歐」的人物將成為第三位因英國脫歐而下台的首相。這可能是最符合約翰遜首相應然劇本的「諷刺」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