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介入俄烏衝突 日本對俄態度緣何大幅轉變?
俄烏衝突以來,與對俄有內部分歧的歐盟不同,日本是制裁俄羅斯的積極行動者。
步步緊逼的制裁
早在2月份日本公布了以限制半導體等尖端技術產品對俄出口為重點內容的追加制裁措施,並支持將俄羅斯部分銀行排除在全球銀行報文系統SWIFT之外。
3月日本內閣會議通過決議,凍結俄羅斯總統、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等六名高官以及俄羅斯中央銀行的在日資產。
4月初,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了包括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煤炭的一系列對俄追加制裁措施。
5月5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將同七國集團(G7)聯合加強對俄制裁,並決定追加對約140名俄羅斯公民實施個人資產凍結。
日本的外交行動也相當積極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5月3日至6日訪美,針對俄羅斯侵烏、中國議題進行討論,並協商修訂日美戰略文書。
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秋葉剛男已於5月3日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舉行會談,強調要強化日美同盟。
日本外相林芳正在4月底到5月初的長假期間訪問位於中亞、曾屬於原蘇聯的哈薩克和烏茲別克,並且訪問蒙古,與三國政要舉行會談,以期就烏克蘭局勢開展合作。
4月29日至5月6日岸田文雄對印尼、越南、泰國、意大利和英國等五國進行訪問。據日本方面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背景下,七國集團一致對俄採取強硬姿態,同時就加強對俄施壓一事尋求東南亞國家理解。
3月19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首訪印度,試圖以美日印澳協調的姿態聯合印度譴責俄羅斯。
態度和8年前迥然不同
此次俄烏衝突中日本的表現與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爆發時迥然不同。當時日本對美國要求日本跟隨制裁並不積極。在經貿領域,當時日本對俄羅斯的制裁只是凍結新投資等相對較輕的動作,和此次支持將俄羅斯排除出SWIFT,沒有可比性。
當時2014年2月,在美歐國家領導人集體抵制出席索契奧運會開幕式的情況下,日本時任領導人安倍晉三依然前往,並與普京會見。此後,普京與安倍又在米蘭舉行的亞歐峰會和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期間舉行單獨會晤。同年10月7日,安倍打電話給普京,祝賀他62歲生日。
但是此次日本對俄羅斯的制裁直指普京等核心官員。俄羅斯的報復措施則是永久禁止日本首相、外相等重要官員入境,斷了兩國外交接觸和溝通的後路。
日本的對俄態度為什麼短短數年間發生瞭如此大幅度轉變?
冷戰大幕拉開
回顧2014年前後,中美矛盾尚處於可控範圍,俄羅斯向日本拋出改善關係的橄欖枝意圖平衡對中國的依賴,日本時任首相安倍晉三對於領土爭端解決進而化解北部的安全問題抱有一定的期待,積極接洽俄羅斯的善意。克里米亞危機期間,無論是日本還是俄羅斯都不希望雙方關係受到影響,都為關係恢復留有餘地。
而過去數年中美矛盾尖鋭對立,美俄紛爭從未停止,美國允許日本有獨立對俄政策的空間日益收窄。且日本謀求的俄日領土談判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中國崛起日益深化,加劇了日本的焦慮。俄日關係改善能夠帶來的效能基本喪失,向美國進一步索要安全保障是符合日本利益的更為便捷的途徑。
拜登(Joe Biden)上台後,一改特朗普(Donald Trump)對待盟友的待價而沽的姿態,積極拉攏日本,日本將此視為美日聯手謀印太的契機。日本在烏克蘭局勢中緊跟美國制裁,是對美國擺姿態,意圖換取美國在印太更多的投入和支持,日本寄希望於削弱俄羅斯來孤立中國,目前美日利益空前一致。整個國際社會的冷戰對抗色彩不是放鬆了而是在大國鬥爭加劇的背景下愈演愈烈。鬥爭日益陣營化,是日本對俄羅斯態度較2014年不同的根本原因。
順勢謀求軍事解禁外交入常
日本希望藉助戰局謀求軍事上進一步鬆綁是日本全力制裁俄羅斯的現實動因。一直以來日本修改憲法第九條阻力重重。渲染威脅的迫在眉睫,是為贏得民眾理解造勢,修憲進程可能會由此加速。岸田文雄在近期自民黨的一次會議上表示,要採取實際行動推進憲法修訂,而主要目標將放在憲法第九條的修改上。他表示願意採納自民黨在安倍時期確定的憲法修改草案,把自衛隊寫入憲法第九條。
此外,俄烏衝突以來,日本國內對於日本與美國「共享核武器」的探討頗多。前首相安倍率先提出日本與美國「共享核武器」的問題。目前,執政的自民黨已經決定將在內部討論這一問題。為解除戰後軍事限制,日本一方面積極制裁俄羅斯向美國索取更多承諾,另一方面藉助國際局勢為國內制度性鬆綁做準備。
入常是日本多年來一直夢寐以求的目標,俄羅斯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發動戰爭,給了日本全新的要求聯合國安理會改革的契機。在國際格局日益動盪的當下,俄羅斯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經濟實力持衰落,政治外交地位持續被質疑,是日本這樣等待補位國家的機會。站在道德制高點制裁俄羅斯,符合日本的外交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