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俄烏遮視線 中美都非常清醒
烏克蘭危機以來,戰事、制裁、談判、死傷,透着濃濃硝煙氣息的事件紛至沓來,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美俄圍繞烏克蘭鬥得正酣,國際社會真正感受到拜登(Joe Biden)代表的那個美國精英政府回來了,又將應對俄羅斯提上了日程。
曾經喧囂一時的中美博弈偃旗息鼓了嗎?事實是,中美都對局勢有着清醒的認識。俄羅斯不會是美國的最重要目標,中國仍然是美國首要遏制的對象。
可以看到,中國對交戰的俄烏雙方秉持中立立場,但其批美立場卻異常鮮明。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以「鐘聲」筆名連載數篇評論文章,直指美國是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美國是烏克蘭危機不斷升級的幕後推手,美國從烏克蘭危機中「趁火打劫」。央視記者獨家專訪美國獨立調查記者,也指美國和北約才是烏克蘭危機罪魁禍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不止一次要求美國澄清在烏克蘭境內的生物實驗室用途。
近來中國外長王毅在一系列外交活動中呼籲警惕禍水東引。
3月31日,王毅在安徽屯溪針對記者問及中方在烏克蘭問題發揮的作用,闡明了五個堅持。第五便是堅持鞏固亞太和平穩定。加快促進區域一體化合作,警惕美國借「印太戰略」將集團對抗的禍水引入本地區,守護本地區得來不易的發展勢頭。
4月2日,王毅在安徽屯溪同赴華訪問的泰國副總理兼外長敦(Don Pramudwinai)舉行會談。中國官方稱雙方發出呼籲珍惜亞洲地區得來不易的和平發展局面,促進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
3月28日王毅赴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出席伊斯蘭合作組織外長理事會第48次會議並訪問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爾之後,接受中央媒體採訪。王毅稱烏克蘭危機發生在歐洲,但溢出效應波及全球,影響世界和平穩定和經濟復甦。包括南亞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高度關注事態發展,對世界陷入分裂對抗充滿擔憂,對單邊制裁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嚴重關切。大家的普遍共識是:要維護本地區來之不易的和平穩定發展局面,抵制在亞洲引入陣營對立、製造動盪緊張。亞洲拒絕成為大國博弈的棋盤,亞洲國家也絕不是大國對抗的棋子。
3月30日王毅同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Shah Mahmood Qureshi)舉行會談時表示,當前形勢下,尤其要警惕烏克蘭危機外溢的負面影響。我們不能允許冷戰思維在亞洲地區回潮,不能允許陣營對抗在亞洲地區重演,不能允許本地區的中小國家淪為大國博弈的工具甚至犧牲品。
「珍惜亞洲地區得來不易的和平發展局面」、「警惕美國借『印太戰略』在本地區引入集團對抗禍水」、「不能允許冷戰思維在亞洲地區回潮」、「抵制在亞洲引入陣營對立」,中方力推這些說法的背後,是仍然將美國作為警惕和防範對象,時刻牢記對美鬥爭的重要性,中方對局勢有着清醒的認識。
另一邊,當地時間4月5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舉行聽證會,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共同出席。
在米利的證詞中,他將中國稱之為是美國的「頭號長期地緣戰略挑戰」,聲稱中國將繼續發展核、太空、網絡、海陸空軍事能力,努力縮小與美國及其盟友的技術差距,從而挑戰太平洋地區的穩定和安全。米利說,到本世紀中葉,中國仍將打算從根本上建立有利於自己的國際秩序;到2035年,中國計劃成為美國的軍事對手;而在更近的2027年,中國大陸將會達到收復台灣的軍事實力。「美國正處於一個非常關鍵和歷史性的地緣戰略拐點。我們需要採取清醒的戰略」,米利在聽證會上呼籲美國保持相對於中國和俄羅斯的「明確實力」,以「維繫和平」。
美俄圍繞烏克蘭的博弈並不意味着其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頭號挑戰的緊迫感始終都在。俄烏衝突以來,美國批評中國支持俄羅斯,映射中國隔岸觀火從中漁利,是對中國的輿論中傷。應對俄羅斯的同時,順手打擊中國,是美國的題中之義。
鬥爭從來都不曾停歇。中國不曾放下幻想,美國更不會想當然認為敲打了俄羅斯就萬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