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中國不選邊站的考量與邏輯

撰文:許輝
出版:更新:

任何國家在制定和實施本國外交政策時,都會以道義、與他國關係親疏遠近和與自身利益相關性等多個標準來做權衡,外交上採取雙重甚至多重標準是常態。
而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的利益是複雜的。

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Putin)簽署法令,承認烏東地區的頓涅茨克(Donetsk)和盧甘斯克(Luhansk)這兩個由親俄力量建立的共和國為獨立國家,並以維和名義派俄羅斯軍隊進入該地區。

目前,各方力量正在激烈博弈,歐洲將可能面臨新一輪的地緣政治洗牌,而中國在此問題上的立場也受到關注

2月22日中國外長王毅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通話,顯然烏克蘭問題是布林肯想談的主要議題。布林肯一反常態祝賀北京冬奧會取得成功和中國運動員獲得佳績,並稱美國不尋求搞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反對台獨和無意同中國衝突對抗。在烏克蘭問題上,美國並不指望能夠拉攏中國支持美國立場,但也希望能與中國協調立場並尋求可能的合作。

但中國對美國的協調卻並不感冒,在中國外交部發布的通稿中對烏克蘭問題着墨很少,僅強調任何國家的合理安全關切都應得到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應當得到維護。中方談話大多圍繞美國推出的新版「印太戰略」展開,王毅指責美方公開把中國列為地區首要挑戰,還試圖把「以台制華」納入美國地區戰略。王毅還敦促美國重温中美破冰初心,回歸理性務實的對華認知。

中國對美冷淡並不奇怪,但在中俄關係中,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表態也非常謹慎。在普京最近訪華後與中國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雙方批判美式民主及其同盟關係,俄方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方則是跟俄方一起「反對北約繼續擴張」,聲明並沒有提及烏克蘭問題。此前,中國官方也曾將北約東擴與美國在印太地區圍堵中國政策聯繫起來批評,但也沒有提及烏克蘭。

任何國家在制定和實施本國外交政策時,都會以道義、與他國關係親疏遠近和與自身利益相關性等多個標準來做權衡。也就是說,外交上採取雙重甚至多重標準是常態,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烏克蘭問題就是測試各國雙重或者多重標準的最新例子。但各國外交政策歸根結柢的標準就一個,那就是如何有效的維護本國利益。

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的利益是複雜的。其一,中國要考慮與俄羅斯事實上的戰略聯動關係。在西方各國普遍或明或暗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的背景下,普京卻出席力挺,難能可貴,按常理中國應該投桃報李支持俄羅斯的立場。

其二,中國長期奉行互相尊重主權領土完整和不干涉內政原則,倡導以和平手段解決爭端,而且國內也存在新疆、台灣、西藏等分離主義敏感問題。此外,歷史上蘇聯曾在1945年逼迫中國讓外蒙古獨立。因此,不管是出於道義上還是自身利益上的考慮,中國都不願意在烏克蘭問題上授人以柄。

其三,中國與烏克蘭儘管在政治上不冷不熱,但烏克蘭與中國沒有利害衝突,而且兩國經貿關係發展良好。烏克蘭支持一個中國政策,中國也在2019年取代俄羅斯成了烏克蘭最大的貿易伙伴。烏克蘭支持「一帶一路」,是中國食用油、機械和核反應堆的供應國,中國工程和能源企業近年在烏克蘭也進行了大量的項目投資。

其四,中國認為如果在歐洲的安全議題上選邊俄羅斯,那勢必也會得罪其它歐洲國家。在中美競爭的大背景下,一個漸行漸遠的歐洲並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其實,中國對烏克蘭的態度早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中就已經表露無遺。

一方面,中國拒絕了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的拉攏,彼時中美關係並未惡化,奧巴馬希望中國能夠在克里米亞問題上支持美國立場;

另一方面,在2014年3月27日聯合國大會就「克里米亞『脱烏入俄』全民公投無效」的決議投票中,中國投了棄權票。該決議確認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市舉行的全民投票未經烏克蘭核准,因此一概無效。最終,這份有關烏克蘭領土完整問題的決議草案以100票讚成、11票反對和58票棄權的表決結果獲得通過。

此外,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開始從烏克蘭撤僑與撤離外交人員之際,曾在美軍撤離阿富汗時積極撤僑的中國政府卻沒有類似動作。中國使館只是提醒在烏克蘭的中國公民提高安全防範意識,不要前往局勢不穩的地區。緊張局勢下中國的淡定似乎也在佐證,中國與俄烏各方的微妙關係。

在外交決策中,中國需要權衡多方利益。在公開表態中,中國會主張對話協商、和平解決的大方向。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中國一直以來也沒有選邊站。

中國的用詞謹慎講究,也因此而被人詬病「講了等於沒講」,但這一方面是因為外交辭令本就需要留足餘地,另一方面亦是因為外界不熟悉中國的潛台詞。

其實,當外交部一方面強調烏克蘭問題是一個「複雜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另一方面強調「任何國家的合理安全關切」都應得到尊重,就已經很清晰地講明了中方態度:「複雜因素」是「因」,也即中方認為沒有哪方在烏克蘭問題上完全佔理,這是中國決策的邏輯和道義基礎;「任何國家的合理安全關切」是「果」,也即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不會選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