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後的繼續進軍 普京承認烏東獨立只是開始
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簽署總統令,代表俄羅斯聯邦承認烏克蘭東部地區的兩個地方政權「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到當天稍晚時候,從基輔到莫斯科的各種消息都顯示俄軍先頭部隊已開進了指定地區,開始按普京指示「確保當地和平」,至22日,俄聯邦委員會(即上院)已允許俄軍前往頓巴斯「維和」。
至此,一周前被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高調預告並淪為鬧劇的「烏克蘭戰爭」終於迎來了一個近乎正劇的結局,但這對外界來說可能仍是意義有限的。畢竟,自2014年的烏克蘭內戰以來,東烏克蘭地區與俄羅斯本土之間的密切聯繫遠超其與基輔之間的往來。這兩個被基輔「禁運」、「封鎖」的地區已成為莫斯科的實質領地。一種「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的氣氛也從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開始,一直籠罩在此上空,並最終誘導莫斯科做出決定。
莫斯科必須做出選擇
對俄羅斯各界人士來說,莫斯科對於頓涅茨克及盧甘茨克的承認並不意外。相反,莫斯科直到2022年才承認兩地的「獨立」反而顯得遲緩了。
在推動東烏戰事進展的一線軍事指揮官,如斯特列科夫(Igor Strelkov)等人,以及前者在俄羅斯當局中的支持者,如俄聯邦中央聯邦管區全權代表曉戈列夫(Igor Shchyogolev)等人看來,俄羅斯當局早就應該在2014年前後像吸收克里米亞一樣,把這兩處起兵奪取的領地收歸己有。
但出乎這些「愛國人士」意料的是,俄羅斯卻在前線取得優勢,打退烏克蘭大軍的圍剿之後,在2015年組織了第二次明斯克會談,並根據協議拆解了「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聯盟,即「新俄羅斯共和國」,還有意抽調了前往一線參與作戰或指揮的俄方人員,使東烏民兵武裝落入長期放血的困境。
雖然曉戈列夫等人理解「是領導人展現了極大的忍耐力才簽了《明斯克協定》」,但更多俄羅斯普通人從情感上不能接受:面對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更貼近俄羅斯的東烏克蘭地方遭遇基輔「納粹匪幫」、「破壞分子」(俄羅斯媒體語)的蹂躪,很多人的一腔熱血已經沸騰。
於是,普京的「和平」努力在這些俄羅斯「愛國人士」眼中業已成為一種痛苦,而「承認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也成為俄羅斯左、中、右各界從2014年後逐漸形成的共識。
事實上,也就在2022年2月15日,即美國預告的「烏克蘭戰爭」開戰前,一份由俄羅斯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提交,包括頓河哥薩克(Don Cossacks)領袖等人聯署的呼籲「普京承認東烏克蘭兩個共和國」的議案即已預告了莫斯科的異動。普京在2022年只不過終於順應了俄羅斯最大的民意。
更親近的勢力範圍
就東烏克蘭的現狀來說,這兩處俄語區與莫斯科始終有着經濟、文化的密切聯繫。
資料顯示,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是烏克蘭的俄語區。前者說俄語的民眾達到了74.9%,後者以俄語為母語的民眾達到了68.8%。兩地人口合計約200萬(烏克蘭官方稱約有370萬)。其中至少55萬人來往於俄羅斯與東烏之間工作、學習。
為此,莫斯科方面先從2017年開始承認兩地護照、文憑等合法,後到2019年立法,認定兩地民眾可以「出於人道主義目的,以簡化方式申請俄羅斯國籍」並獲得俄羅斯護照,這導致兩地每年約有至少20萬人獲得俄羅斯護照並變相入籍。在烏克蘭兩屆政府大搞「去俄化」、「烏克蘭國語教育」之際,東烏民眾與莫斯科的關係就被拉近了。
此外,相對於烏克蘭當局從2017年阻斷東烏與西烏之間的經濟往來,莫斯科就第一時間承接了瀕臨破產的東烏克蘭地區的經濟。
到2020年,俄羅斯還取消兩地企業向俄出口貨物的配額,並使之直接與俄羅斯的公共採購系統對接。這使得東烏地區已經在經濟層面上已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到2021年11月,直屬俄羅斯總統府的《觀點報》即稱「頓巴斯幾乎將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而今,這一地區果然毫無懸念地成為了俄羅斯勢力範圍的一環。
當然,普京和莫斯科方面承認烏東地區除了長期以來的客觀因素之外,也有應對局部外交小氣候的意圖。
首先,俄方進佔了北約東擴後的前沿陣地,成功把烏克蘭問題及其背後的俄安全關切、歐洲安全問題塑造成俄美下一階段互動的焦點。由此掩蓋了美俄就歐洲勢力範圍的爭論與勾兑。
其次,在美國炒作烏克蘭戰事,拉動經濟,引發了市場一定幅度的波動後,俄羅斯後一次炒作的收割效應更為明顯:到21日,全球黃金、原油、天然氣價格大漲;這種肉眼可見的風潮甚至再一次推動了大宗商品的「超級周期」。
由於烏克蘭戰事還會涉及全球糧食、能源供應,掌握了烏克蘭問題的道德高地和主動權的俄羅斯有可能會繼續採取措施。考慮到普京甚至要求俄羅斯議會考慮解決東烏地區基於烏克蘭當局的「種族滅絕」問題。這使得俄軍的開進可能只是一切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