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政府對華轉口風 默克爾外交遺產會否被顛覆?
德國三黨聯合政府將中國描述為「系統性對手」,在對華政策方面要和美國進行跨大西洋協調。新政府上台後,默克爾的對華外交遺產會否面臨被逐漸顛覆的風險?
11月24日,德國社會民主黨(SPD)、綠黨(Green)與自由民主黨(FDP)達成聯合組閣協議,現任副總理兼財長蕭爾茨(Olaf Scholz)將成為新任德國總理(12月初宣誓就職),默克爾(Angela Merkel)長達16年的執政將結束。
9月26日,德國舉行了第20屆聯邦議會選舉。中左翼的社會民主黨得票25.8%,默克爾領導的中右翼聯盟黨(CDU/CSU)得票24.1%,奉行環保主義的綠黨得票約14%,親商的自由民主黨得票11.5%,極右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得票10.5%,而社會主義左翼黨則只獲5%左右支持。在經過近兩個月的組閣談判後,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終於達成協議,組閣成功。
三黨中,得票最多的社民黨與中國交流頗多,對華立場相對友好。但綠黨和自民黨長期以來對中國持批判立場,而綠黨尤其注重人權和價值觀問題,兩黨對華立場強硬人士將獲得一些關鍵內閣職位。因此,與默克爾政府務實的對華政策相比,聯合執政的德國新政府將會轉變對華政策基調,加重意識形態色彩,中德未來在眾多議題上的摩擦和對抗恐難以避免。
在三黨達成的聯合執政協議文本中,有12次提到中國。協議將中國描述為是一個「系統性對手」,認為德國要在歐中共同政策框架內,制定全面的對華戰略。協議強調,在對華政策方面要和美國進行跨大西洋協調,並與志同道合的國家進行合作。
協議宣稱,台灣海峽現狀只有通過和平方式,及在兩岸均表示同意的情況下才能得以改變。在歐盟一中政策框架下,德國支持民主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協議認為,要將中國在新疆地區侵犯人權的行為納入討論話題,而香港的一國兩制原則必須再次得到實施。此外,協議還在南海、東海主權爭議,以及核裁軍和軍備控制領域對華施壓。
很顯然,三黨聯合執政協議在眾多議題上觸碰到了中國的紅線。特別是協議認為,在對華政策方面要和美國進行跨大西洋協調,這與默克爾時代有明顯不同。
默克爾執政期間,德美關係逐漸冷淡。2013年默克爾手機被美國中情局監聽醜聞曝光後,德美關係一度緊張。美國拜登總統(Joe Biden)上台後曾設法改善與德國和其他傳統盟友的關係,但默克爾對拜登倡導的民主聯盟一向不以為然。
默克爾注重維護德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利益,其中的關鍵環節就是對華經貿關係。中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年貿易額超過2,000億歐元,默克爾在任16年訪問中國10多次。其執政時期也正值中國逐漸崛起,成了西方眼中的體制競爭者。
但是,默克爾加強德中經貿關係和採取對華務實低調的外交策略,多年來也一直遭到眾多批評。批評者稱其不顧中國、俄羅斯等威權國家對西方民主世界的威脅,為了經貿利益不惜犧牲人權和民主價值觀。
近幾個月來,德國國內要求改變對華關係的聲音頻頻出現。不少德媒發表評論,宣稱德國可以遊離於世界政治衝突之外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對於下一屆德國聯邦政府來說,單靠努力保全經濟成功顯然已經不夠。而隨着默克爾的離任,德國應該抓住機會,尋求與包括美日在內的志同道合國家建立聯盟,並讓中國付出代價。
雖然如此,但其實新政府的聯合執政協議涉華內容,其實也不出歐盟主體的立場。而且,無論是綠黨的主要內閣領導層和未來總理蕭爾茨本人,皆是國內本位型的政客,在對外關係之上,很可能只會作出表態,而不會採取實質行動。同時,蕭爾茨本人一直以默克爾的穩定手腕為其政治人設,我們也難以想像他會在對華關係的層面上作出顛覆性的改變。因此,新政府的對華姿態最有可能只會停留在表態的層面,而不會動到根本。
而長遠來看,影響中德關係的結構性因素不會改變,德國也仍然會尋求與中國發展友好關係。在對華問題上,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與美國仍將繼續存在分歧,德國不會走得像美國那樣遠,也不會真得選擇與中國成為戰略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