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氣候政策、Elon Musk、富人稅與民主黨黨爭的四角關係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最後,他們將其他人的錢都抽乾抽淨,然後就會來找你。」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如此回應部分民主黨人對億萬富豪開徵「富人稅」的提議。在美國總統拜登本周末即將出席蘇格蘭格拉斯哥COP26氣候峰會之際,以「氣候友善」電動車打響名堂的馬斯克,或者說是其所代表的思維,卻可能使拜登最終「空手而去、空手而歸」。

自拜登上任以來,氣候問題一直是其不斷掛在口邊的政策主軸。由於積極的減排政策得不到共和黨支持,以「一票不能失」弱勢掌握國會參眾兩院的民主黨,就只能期望用「預算協調」(budget reconciliation)的方式,繞過參議院拉布制度,獨力通過其原訂高達6,000億美元的減排政策。

這對超過10年未見重大聯邦氣候立法的美國而言,絕對是一支強心針。

滿盤皆落索的棋局

由於「預算協調」一年只可以用一次,而民主黨明年中期選舉有可能失掉國會控制權,因此「心急老人」拜登就想一次過滿足其大多數內政願望,將其福利政策、加稅計劃與氣候政策互相綑綁、企圖一次過通過。這就構成了其原本定價3.5萬億美元的社會及氣候開支法案。

同時,此法案雖得民主黨進步派議員熱心支持,但黨內溫和派卻有不同的反對意見,民主黨國會領導層就把這3.5萬億法案與獲兩黨支持的萬億基建法案綑綁,希望對雙方都構成壓力,讓兩個法案都能夠順利通過,使拜登上任首年的政績就能與「羅斯福新政」或詹森(Lyndon B. Johnson)的「大社會」(Great Society)媲美。

這個國內政策的鋪陳更與大西洋彼岸的氣候峰會緊密扣連。

10月31日至11月12日於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聯合國氣候大會,正好是各國根據《巴黎氣候協議》(Paris Accord)每5年更新各自排放目標(即「國家自定貢獻」,NDC)的關鍵時刻。於此,拜登的如意算盤就是:在國內將基建、福利、稅制、減排政策都一一搞定,然後拿着有具體政策支持的美國NDC親身走到COP26的國際舞台上以自身的實質減排政策,施壓各國(尤其是中國)加速減排,重建美國過去數年衰敗不堪的國際氣候政策領導地位。

格拉斯哥COP26會場附近有環保示威。(AP)

然而,政治計算環環緊扣,一子錯則滿盤皆落索。如今拜登已落入了其盤算的索,正努力趕在其於28日起的歐洲行前走出困頓棋局。(G20峰會29日至30日將在意大利羅馬舉行,拜登將順道參與。)

當中的核心問題,在於民主黨的兩位中間派參議員,對3.5萬億高額開支絕不買帳,導致其基建、福利、稅制、減排政策全都被這兩位議員各自緊握的「關鍵一票」綁架。

福利爭議左右氣候政策

首先,出自深紅產煤大州西維珍尼亞(West Virginia)的參議員曼欽(Joe Manchin),對3.5萬億的高價甚感不滿,只還價1.5萬億,並對原方案內的各種開支表達不滿,認為當中福利方案的資格審查不足。經過黨內多番爭論,如今拜登已決定忍痛將法案定價降至1.75萬億左右的水平,以求盡快通過。這就引起了如何將原有開支計劃減半的難題。

由於拜登堅持其氣候開支要維持在5,500億美元左右的水平(比原計劃減少500億),大多數的削減都要來自容易爭取民心的福利政策方面。

原計劃中的福利政策可算是將人的一生都全包括在內,當中就有有薪產假及病假、托兒資助、子女免稅額(以每月派錢方式發放)、全民學前教育(3至4歲)、兩年免費社區大學、對老人和低收入階層健保政策的各種擴充等等。而「減價」手法不出三招:一是直接了結,二是增加資產審查,三是將福利撥款年期減低。

最欽手握參議院關鍵一票,目前已成為民主黨全黨各派的集中遊說對象。(AP)

雖然這三招看似簡單,但配合起上述各種福利政策的複雜性,以及議員們(包括兩位中間派)對不同政策的不同意見,卻是難作取捨,民主黨人如今正為此作最後衝刺。

如果這些福利政策的爭議不解,拜登在COP26氣候峰會之上將無法交出成績,也難以用其減排目標(2050年淨零排放)說服他國。

政府減排要由Elon Musk墊款?

同一時間,來自亞利桑那(Arizona)、以「搶眼」名牌穿着聞名的參議員西內馬(Kyrsten Sinema),則反對原方案內對企業稅和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的提升——即局部取消特朗普2017年的減稅——使民主黨人不得不同時尋求為其開支方案另覓財源。

對此,民主黨人使出渾身解數,從要求銀行向美國國稅局(IRS)通報更多客戶資料去幫助政府查找逃稅、以聯邦長者健保Medicare談判藥價節省藥費,到向年收入500萬以上的人徵收3%附加稅、實施15%最低企業稅等提案都有。當中,最引惹人爭議的就是馬斯克公開反對的「富人稅」。

西內馬也同時反對聯邦政府以健保的購買力與藥廠談判藥價,卻支持設立最低企業稅率。(AP)

由民主黨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懷登(Ron Wyden)和左翼參議員沃倫(Elisabeth Warren)等人提出的「富人稅」,特別針對「未實現資本收益」(unrealized capital gains)。目前,美國聯邦政府向(已實現)資本收益實施23.8%稅率,這些民主黨人則提議將同樣稅率用於資產升值卻未賣出的資本收益之上——例如,如果你在某年1月1日以10億美元買入了Tesla股票,股票至同年12月31日升值至15億美元,即使你未有賣出股票獲利,聯邦政府仍將會對你的5億美元未實現資本收益徵收23.8%稅款(再加上州稅)。

此舉將針對全美最富有的大約700人(資產10億美元以上或連續3年年收入1億美元以上),當中馬斯克更是受影響最重者。根據《華盛頓郵報》的推算,如果此「富人稅」落實,馬斯克一個人在5年內就要繳付500億美元稅款,而包括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Jeff Bezos)、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Google創辦人佩奇(Larry Page)、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等十位巨富同期就要交出2,760億美元,佔此稅預計收益的一半以上。

在近來Tesla股價大漲的背景下,馬斯克當然是「義憤填膺」。可是,其實不少民主黨人都對此「富人稅」抱有質疑態度。

雖然此稅並非沃倫此前所提的「財富稅」(針對資產價值而非資產升值徵稅),可是在實行方面也有一定困難,例如不少資產都並非上市公司,諸如私人公司、藝術作品等等都會遇上估價問題(懷登的方案提出豁免此類資產,這客觀上卻會導致資金在其他條件不變之下傾向流入此等資產)。

拜登連月民望低落,亟需政策成果「沖喜」,民主黨人此刻連「富人稅」此等極具爭議的提案也不惜高調提出,可見他們對通過開支法案的急迫。(AP)

同時,由於美國憲法第十六修正案只容許聯邦政府就「所得」(income)徵稅為聯邦所用,未實現的收入算不算得上是所得也可能會引起法律訴訟。

民主黨人的這個提議當然是為了解決富人藉資本收益(相對於工資收入)避過個人所得稅的問題。然而,在整個拜登基建、福利、氣候政策命懸一線之際去推動這個問題的解決,卻似乎是選錯了時間。

可是,「富人稅」爭議反映出的是,在西內馬的反對下,其他民主黨人無可奈何要在短時間內提出一個全黨皆可同意的增加政府收入方案。因此,民主黨人除了要為原有的福利政策「大瘦身」之餘,更要為原來的增稅政策尋找替代方案,否則拜登的氣候政策亦將趕不及COP26氣候峰會。

最後一分鐘仍未見定案的減排政策

更嚴重的是,與煤礦業關係深厚的曼欽,對於拜登原計劃中總值1,500億美元的「潔淨電力表現計劃」(Clean Electricity Performance Program,CEPP)堅決反對,最終使之胎死腹中。

為了達至拜登當局在2035年前達至100%潔淨電力的目標,CEPP以每年增加4%潔淨發電比例為標準,對電力生產商施以資金獎勵和懲罰,被普遍視為拜登減排政策當中最重要的項目——美國煤業代表團體「美國能源」(America’s Power)就表示CEPP將在少於10年內在49個州消除化石燃料發電。

在曼欽施壓與COP26時間壓力之下,如今CEPP被拜登忍痛揚棄,民主黨人就正努力尋找另一套可以達至同樣效果、又不會惹來曼欽反對的方案。

由於COP26開幕日距今只剩數天,類似碳排放收費或排放權交易等複雜、具爭議性卻極其有效的機制似乎已不在考慮之列。據媒體報道,民主黨人正在考慮將相關款項改用於資助工業減少碳排放、資助發展國內再生能源供應鏈、資助家居安裝太陽能板、資助農鄉合作社使用潔淨能源並增加能源效益等項目,其預期成效如何卻是未知之數。

這些為趕上「政治限期」的「濫竽充數」似乎就呼應了馬斯克近日對於「富人稅」的評價:「真正最根本的問題在於,是政府還是企業家最善於資本分配。騙子將會混淆消費(consumption)和資本分配(capital allocation)。」的確,如果這可高達5,550億美元的氣候政策開支最終只用於未經仔細評估成效的政策之上,這只會是政府掛着「氣候」之名的消費,而非真正有益於應對氣候轉變的資本分配。

但反過來說,如馬斯克一般的企業家又是否能獨力作出妥善的資本分配?馬克龍的電動車和電池技術,固然是減少碳排放的一個重要選項。可是,如果電動車所用的電力是依賴化石燃料生產的話,這樣的減排至少是不全面的。而在沒有政府為碳排放這種外部性定價之時,化石燃料業的企業家又如何會自主的「懸崖勒馬」?

馬斯克提出的是一個資本與政府之間千載難題,不是一時三刻即能解決。但圍繞「富人稅」的爭議若最終導致民主黨人未能在本周內通過其社會及氣候開支法案,拜登只能「兩手空空」的趕赴格拉斯哥COP26,再一次錯過向世界證明「美國回來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