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逝世|對華角色被低估 反對台獨最鮮明的國務卿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Colin Powell)10月18日因新冠併發症逝世,終年84歲。10月1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稱鮑威爾是美國資深外交家,中方對他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對他的家人表示誠摯的慰問。

中美關係不同歷史時期,兩國政府個人的影響力非常重要,尤其是一些關鍵人物往往能改變歷史的軌跡和國際關係格局。鮑威爾就是這樣的人。作為上世紀80年代崛起的政治明星,鮑威爾先後為三位共和黨總統效力,並且擔任國安及外交要職,對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的美國對外政策影響很大。

很多人對鮑威爾的印象主要體現在他在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謊言。這也是鮑威爾本人承認的最大污點。而在中美關係方面,鮑威爾角色一定程度上被低估。實際上,他對中美關係發展做出了很多潛在、隱性、甚至戰略性的影響。尤其在小布殊(George W. Bush)主政的第一個任期,面對新保守主義者主張對華單邊強硬政策,鮑威爾則力主對華務實、友善外交。

鮑威爾強調和中國的合作,而非競爭。即便是新保守派強調的人權,鮑威爾也認為,應該開誠佈公地和中方談及,用一種「真朋友」(real friends)、「真夥伴」(real partner)的方式和彼此打交道。這基本上是小布殊第一個任期的對華關係基調。

「我們想要做的就是和中國接觸,觀察中國將來如何發展。而且我們不是帶着恐懼觀察,而是審慎地觀察;觀察目的也是和中國一道發展,而不是為了遏制中國。「
2004年11月鮑威爾接受CNBC-TV採訪

在鮑威爾看來,中國不是敵人,而是一個潛在的「地區競爭對手」(regional rival),以及貿易合作伙伴。擔任國務卿期間,鮑威爾幫助小布殊界定了9·11之後的中美關係發展方向,即「三C框架」,主張坦誠(candid)、建設性(constructive)和合作性(cooperative)的對華關係。具體而言,就是在分歧領域保持「坦誠」,在彼此看到曙光的領域保持「建設性」,在符合雙方共同地區及全球利益的領域保持「合作」。

2006年1月5日,時任美國總統小布殊在白宮羅斯福廳會見現任和前任國務卿和國防部長。右一為鮑威爾。(AP)

2005年離任時,鮑威爾認定,中美可以成熟相處,求同存異。這一視角影響了後幾任的國務卿,包括對華鷹派賴斯(Condoleezza Rice)和希拉里(Hillary Clinton)。賴斯屬於保守派,對華立場強硬,但最終因為反恐合作和防核擴散等議題,她也變得更加務實。在鮑威爾力挺的民主黨總統奧巴馬時期,希拉里繼承了三C框架,和中國達成同舟共濟以及亞太共存的認識。

具體操作上,鮑威爾的另外一個最大貢獻就是幫助化解了南海中美撞機危機。

2001年4月1日撞機事件發生後,美國政府只表達了「遺憾」的態度。時任總統小布殊甚至公開要求中方返還美國飛機及機組人員,但遭到中方拒絕。中方要求美方作出正式道歉。但小布殊及其周圍的鷹派幕僚主張對華強硬,拒絕向中國道歉,甚至考慮軍事施壓。

但鮑威爾力主通過外交化解危機,反對國防部對華強硬的建議。撞機事件一周後,鮑威爾使用「sorry」一詞表達歉意。雖然這不算正式道歉,但最起碼是態度上的一種改變。最終,鮑威爾同時任中國外長錢其琛團隊幕後溝通半月有餘,才緩解了緊張局勢。事後,小布殊曾感謝鮑威爾在化解這一緊張局勢時所展現出的冷靜與穩重。

鮑威爾在離任前曾公開提到,不能讓撞機事件這一事件危害兩國關係發展,而且要從這一危機中汲取教訓。自己和中方的接觸也為接下來兩國關係的大幅改善奠定了基礎。

鮑威爾另外一個鮮明立場就是反對台獨。

中美撞擊事件發生後,美國國內「中國威脅論」輿論四起,有關中美衝突的討論不斷。也是在這種氛圍下,小布殊上台伊始也曾表達對華強硬,強調美國會竭力防衛台灣。但9·11事件後,鮑威爾力主和北京開展反恐合作及防核擴散的合作,使得小布殊政府調整了對華政策。

2021年10月17日,中國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發布消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證實美加軍艦聯合穿越台灣海峽。(微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

根據美國《紐約時報》的報道,2004年10月25日,鮑威爾訪問北京期間曾接受媒體採訪,明確強調台灣不是獨立的主權國家,美國支持台灣和中國大陸的「和平統一」(peaceful reunification),美國並不支持台獨。當時,鮑威爾還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美方希望兩岸雙方不要單方面採取有損各方正在尋求的「重新統一」(reunification)這一最終結果。

鮑威爾這一表態得到中國官員的稱讚。台灣方面則自找台階稱,那是鮑威爾口誤。當時的台灣領導人陳水扁甚至通過地方媒體批評鮑威爾言行。

鮑威爾這一表態有何特別之處?可以說,從現在來看,鮑威爾是唯一一位能夠公開支持中國「和平統一」、明確反對「台灣獨立」的國務卿。在他擔任國務卿之前中美建交的三十年間,美國官員大多對兩岸關係採取模糊表態,話語大多嚴格控制在美國「一個中國」政策框架之內。美國外交官也忌諱提到「和平統一」或「重新統一」,而是更多地強調任何改變現狀的做法都要符合台海兩岸人民的意願。

鮑威爾之後的美國國務卿再也沒有在公開場合明確做出過支持兩岸統一、台灣不是一個主權國家的表態。

2005年離任一年後,鮑威爾在一次演講中談到,他對中國對大的擔憂就是大陸對台關係。他說:「如果台灣走向獨立,中國將會動武。美國必須要扮演平衡角色,避免這一局面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