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北京的態度正逐步改變
今年中國國慶期間,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開啟了又一輪對華外交接觸與對話。這和拜登選擇在今年農曆除夕致電習近平的做法一樣,在中國特別的日子裏和北京開展接觸,尋求對華關係的改變。
之前美國釋放華為孟晚舟是拜登政府做出的一種改變,現在加大對華外交接觸力度、並明確表態反對脱鈎,也是一種改變。
先是10月6日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瑞士蘇黎世的會晤,之後是10月9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的視頻通話。
之前的10月4日,戴琪在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對華貿易關係演講,強調美國不尋求脱鈎,而是和北京「持久共存」(durable coexistence),並進行「再掛鈎」(recoupling)。戴琪的「再掛鈎」得到中國駐美大使秦剛的積極回應。10月8日,秦剛向中國記者提到,戴琪提到美國現在要尋求和中國「再掛鈎」,其中有一定的積極因素。
沙利文和楊潔篪的面對面會晤,是白宮下半年外交規劃的一部分,旨在促成「習拜會」。沙利文作為拜登親信,對華角色相比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而言更顯靈活。兩人宣佈中美元首「年底前」舉行視頻會晤,也是中美阿拉斯加高層磋商、天津會談等一系列外交接觸之後達成的最大成果。
雖然這個成果和白宮所規劃的面對面會晤稍有差距,但它至少說明雙方願意對話,這本身就是一種積極信號。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這個「年底前」可能是未來數周之內。
戴琪和劉鶴的視頻會晤,也是由美方發起。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之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雙方承認雙邊貿易關係的重要性,同意就「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進行磋商。
雖然戴琪提出的對華關切沒有什麼新意,但就態度而言確為美國姿態的改變。這說明美國願意和中國接着談貿易問題。
美國官員向媒體透露,戴琪和劉鶴的會晤是兩國致力於建立一個負責任的貿易關係的機會。這種「負責任」的說法來自哪裏?就來自楊潔篪和沙利文的蘇黎世會晤。
白宮10月6日發布的聲明中強調,中美競爭應該是「負責任」的競爭。這和拜登之前多次強調中美競爭是「激烈競爭」稍有不同。
這種細微的改變都將反映在年底公布的對華戰略當中。
白宮為何要改變?因為之前的規劃,包括盟邦外交和價值觀外交,對北京的施壓,並未取得預期的效果。中國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有意和美國徹底和解的跡象,反而明確表示不承認拜登政府對中美關係性質的界定。也即北京的態度很明確:拜登政府想要重設對華關係,就必須首先做出改變,滿足北京提出的需求,否則就繼續僵持。
而且,沙利文在和楊潔篪的會晤、戴琪在和劉鶴的視頻通話中,都曾提到了美國國內工人及企業的利益視角。這符合拜登政府確定的外交服務於國內工薪階層利益的路線。這或許是拜登政府做出改變的主要原因。
2020年,在疫情和貿易戰的雙重影響下,中美雙邊貨物貿易總值逆勢增長8.8%。今年前7個月,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更是按年增長40%。中美經貿摩擦給美國企業造成1.7萬億美元市值損失。這說明美國的關稅貿易戰並不符合美國自身利益。
但拜登政府光有姿態改變還遠遠不夠,中美關係短期內無法得到改善。若無政策和原則性立場的調整,美國不可能促成「習拜會」。在一些具體政策細節上,包括關稅去留的問題,拜登政府尚未具體談及。這都是北京強烈要求美國必須做出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