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釋放孟晚舟的背後利益決策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台後,筆者曾在文章拜登應重新審視孟晚舟案一文中提到,化解和中國的外交僵局關鍵還要靠加拿大自己,但幫助加拿大解決孟晚舟案這樣一個政治案件,則該由該案的發起者和操控方美國出面。化解方式主要還是政治介入,比如撤銷對孟晚舟的引渡要求。

此次孟晚舟獲釋回到中國,就是拜登密切協調加拿大杜魯多(Justin Trudeau)政府,幕後和中國政府通過外交方式取得的成果。

2020年12月,拜登勝選後,美國司法部便開始和孟晚舟的代表開展談判,以孟晚舟認罪而換取簽署延期起訴協議(DPA),從而讓孟晚舟回到中國。不過,從2021年9月24日美國司法部公布的聲明來看,孟晚舟簽署DPA,承認誤導了金融機構,也就是美國檢方的一些「陳述性事實」,但她並沒有認罪。

對此,共和黨右翼議員自然不滿。比如盧比奧(Marco Rubio)等人就要求拜登政府向國會做出說明。這再次說明孟晚舟案背後美國的政治操弄,畢竟國會議員名義上也不該干預司法。

而事實上,孟晚舟案本身就是一個政治案例。美國司法部能夠和孟晚舟達成DPA,和拜登的政治介入是分不開的。甚至可以說,拜登個人支持撤銷起訴。

為何拜登支持達成協議、釋放孟晚舟?

+3

一是為了避免進一步刺激中美關係。頂着國會共和黨方面的壓力,拜登及其司法部領導班重新審視孟晚舟案,並且和孟晚舟達成DPA,釋放孟晚舟,也說明拜登政府不想讓孟晚舟案繼續拖累中美關係。

而且,從最近一系列中美雙邊對話來看,中方並不認可拜登既合作又對抗的對華策略,還是要求美國率先做出改變。拜登政府釋放孟晚舟算是糾正了特朗普(Donald Trump)時期的錯誤決策。

美國媒體普遍注意到,9月9日,白宮聲明有關中美元首通話的聲明說,拜登和習近平進行了「廣泛的戰略討論」,既談論了雙方利益相交的話題,也觸及了「利益、價值觀及觀點存在分歧」的領域。

二是孟晚舟一旦被引渡至美國,司法部起訴必然會引發國內外更多爭議。

如果美國國務院按照司法部意見,向加拿大發出引渡申請,必然也少不了延續特朗普時期的那種政治動機。但對於拜登政府而言,這個政治動機會是什麼呢?前總統特朗普把孟晚舟當做談判的「人質」。但拜登上台後一直強調說,「人類不應該成為交換籌碼」。所以,拜登對外決策上自然不會利用孟晚舟案大做文章。

而且,鑑於特朗普任內干涉司法的爭議,拜登勝選後便強調,自己不會干涉司法,相關指控按照正當程序進行即可。孟晚舟案本質上就是一種政治案件,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司法案件。所以,拜登介入反而是合理的。如果引渡孟晚舟至美國,拜登及其團隊難免要接過「政治干預司法」這個鍋。

另外,借拜登主政,加拿大方面也樂於丟掉這一燙手山芋。

2021年6月11日,美國總統拜登(左)和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右)出席七國集團峰會。(AP)

特朗普將孟晚舟當做人質和籌碼,並且遲遲不發引渡申請,最尷尬一方是逮捕了孟晚舟的加拿大政府。加拿大執法機構被批是為美國政治目的服務的。拜登勝選,讓加拿大看到了重新審視孟晚舟案時機。而加拿大政界主流意識就是希望拜登政府能夠放棄指控,換取兩名被中國政府拘押的加拿大公民回國。

從加拿大的視角看,釋放孟晚舟,換取兩名加拿大公民,也是杜魯多是一種政治勝利;另一方面,加拿大自己也清楚,逮捕孟晚舟是美國的一個政治操作。而特朗普的政治議程和加拿大議程並不重疊。拜登上台後注重盟邦外交,所以在對外議程上會和杜魯多政府有所重合,迴旋空間自然也大了一些。

特魯也多次敦促拜登向中方施壓釋放兩名被拘的加拿大公民。就在孟晚舟被釋放的前兩天,拜登還和杜魯多通了電話

所以,通過司法部和孟晚舟達成協議,釋放孟晚舟,減輕加拿大負擔,符合拜登盟邦外交的思路。這也是拜登通過外交手段解決棘手問題的又一體現。雖然拜登政府同意釋放孟晚舟暫時無法改善中美關係,但它卻能夠給中國釋放一種信號,即在己方利益面前,拜登政府立場是可以改變的,體現了對華決策的靈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