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澳英美聯盟成不了亞洲「新北約」?
9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簽署了澳英美聯盟(AUKUS)三國安全協議,其中「AUKUS」分別為澳洲(AU)、英國(UK)和美國(US)的簡稱,象徵三國將在印太地區結成新「安全夥伴關係」。
此協議所涉內容,包含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網路資訊和其他領域的合作項目,但最引人注目的,當屬美英即將為澳洲提供核潛艇技術的相關訊息。根據拜登與莫里森事後的雙重證實,美國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將協調美國國務院、能源部等部門,協助澳洲在本土建造核潛艇;美英更將共派技術和戰略小組赴澳,於18個月內確定核潛艇的未來發展計劃。
如此消息一出,引發了各界熱議。首先,是對美國隨意釋出核技術的譴責,畢竟在澳洲前,美國只曾依據1958年的合作協定,向英國釋出過核技術,此次的對澳「例外」,無疑是一次破格行動;其二,是對亞洲浮現「新北約」的擔憂,相關輿論認為,從美日安保、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到今日的「AUKUS」,美國顯然有意築起圍堵中國的高牆,此次與英澳的三國安全協議,正是「新北約」的浮現徵兆。
平心而論,上述兩大擔憂皆有一定道理,卻未必能在現實中成形。
澳洲能造核潛艇嗎?
首先,美國宣稱要釋出核潛艇技術給澳洲,甚至要與英國共派小組赴澳協助,看似「樂於分享」,其實恐怕宣傳效果大過實質進展。
中國正在研發新一代核潛艇:
回顧澳洲此次潛艇更換計劃,源頭乃是2009年的澳州國防白皮書。彼時6艘「柯林斯」級(Collins-class submarine)問題重重、且將在2025年退役,下一代潛艇的規劃迫在眉睫,澳洲政府由此在2009年確立了柯林斯級替換計劃,並宣布將潛艇數量增加到12艘,每艘量級皆為4,000噸以上,除了魚雷和反艦導彈外,還需配備對地巡航導彈,同時攜帶監視和情報收集設備。
然而上述計劃一經啟動便命運多舛,由於澳洲缺乏核基礎設施,民意也群起反對核技術,故核潛艇的提案初期便遭否決;在軍工領域上,澳洲無法自主設計潛艇,也沒有潛艇所需的魚雷、聲吶、作戰指揮系統、動力等關鍵設備的製造能力,卻又希望於本土生產製造;在對象選擇上,由於澳洲反覆在預算與時程上糾結,令其先後與德國的214級、日本的蒼龍級等潛艇計劃擦身而過,預期服役時間也不斷延後,決策團隊於2014年估算的下水時間,已是經年累月後的「2030年」。
習近平曾多次視察解放軍核潛艇部隊:
2016年,澳洲經歷7年原地打轉後,終於宣布由法國DCNS造船廠提供的常規動力版梭魚級潛艇方案中標。然而如前所述,澳洲缺乏潛艇設計與製造能力,又執意在本土生產,導致項目總經費持續超支,2014年的費用估計便高達560億美元,2020年時則飆高到了800億美元,工期更是不斷落後。澳洲政府眼見坑洞一日大過一日,自也有意跳船,故一見美英暗中遞來合作訊號,便順勢毀約、「琵琶別抱」。
然而美英的插手介入,看似是讓澳洲從困境中解脱,其實反是將其拖入了另一深淵。第一,美英的攻擊型核潛艇皆大幅超出澳洲初始規劃的4,000噸,美國的「維珍尼亞」級(Virginia-class submarine)排水量在8,000噸以上,英國「機敏」級(Astute-class submarine)排水量也超過7,000噸。除非澳洲願意增加預算,建造與這兩級相近的核潛艇,否則便須讓美英為其「度身訂做」規格較小的核反應爐,以符合實際需求,但結果仍只有預算飆升一途。
第二,澳洲本土並無製造核基礎設施的能力,遑論核反應爐,即便美英願意引介相關產業鏈與技術,反核的民意高牆依舊不可忽視。自「AUKUS」簽署消息傳出後,莫里森不僅未贏來國內民眾的歡欣鼓舞,還招致了政壇與民間的反核輿論批評,諸如「這會讓澳洲漂浮着切爾諾貝爾」的評論漫天飛舞,莫里森與其擔憂核潛艇的生產預算與技術障礙,不如先設法解決眼下的輿情沸騰。
中國解放軍潛艇部隊的水下生活曝光:
「AUKUS」能有多少干涉力
綜合上述門檻,各方對澳洲核潛艇的服役日期均不樂觀,不少西方媒體甚至已經給出了「2040年後」的悲慘答案。如此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側寫了「AUKUS」的成立本質:政治姿態大於實質成效。
首先,美英「武裝」澳洲,雖表現出「圍堵中國」的態度,也渲染了澳洲「或能干涉台海」的氛圍,引發各界對「亞洲北約」的擔憂。但平心而論,澳洲的實力如何,不只中美知悉,澳洲同樣有「自知之明」。
根據《澳洲金融評論》4月16日報道,澳洲政府曾研究台海戰爭下,是否以及如何「出兵協助美軍」,所列選項包括:派防空驅逐艦與美國航空母艦打擊群一起行動、出動「柯林斯」級潛艇協助牽制中國海軍、派遣海上偵察機與空中加油機配合美軍行動、出動F-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保衛關島、菲律賓與日本的美軍基地。
上述舉動,在中澳軍事能力懸殊對比下,不僅無法扭轉戰局,也幫不上美國太多忙。以潛艇為例,在美英助造的核潛艇生產完畢前,澳洲都必須仰賴6艘「柯林斯」級柴電潛艇,不僅潛航時間有限,隱蔽性也極差,倘若真要參與台海戰局,屆時或許還須美國相掩護。故在澳方列出的種種選項中,美軍始終是不可或缺的舞台主角,澳方「協助」不過是可有可無的龍套。
2020年美日澳三國海軍在南海舉行三邊海軍演習:
歸根結柢,從台海到南海,海權之爭仍是中美兩強的博弈。綜觀中美海軍能力對比,中國實際能投入海上作戰的戰機,在性能與數量上皆未落下風,美國的F-35艦載機雖具有相對優勢,但中國的殲-20也已裝備多支空中作戰部隊,能抵消相關缺口;若對比水下力量,中國勝在數量,美軍則勝在性能。但在岸基和空射高超聲速導彈、反艦彈道導彈上,中國的優勢相當明顯,美國雖能攔截彈道導彈,卻缺乏打擊高超聲速導彈的高效手段,故倘若雙方當真於台海周遭爆發衝突,美方艦隊極有可能先被解放軍的反艦彈道導彈消耗掉極大比例。
要而論之,美國在冷戰結束後,便沉浸在蘇聯瓦解、獨霸全球的喜悦,原本具「遠洋決戰」能力的海軍,也伴隨美國發動兩場中東戰爭,轉為強調對陸攻擊弱勢兵力的「全球近岸干涉」海軍,意在展現遍及全球的海權力道,卻也由此偏離了持續在遠洋決戰能力上深耕的建軍步調,導致了上述中美對決台海的巨大海軍實力落差。
故如今的「AUKUS」看似威風,其實而不實,眼下美國已喪失在台海與南海的軍事優勢,英國海軍更已從「全球干涉」的日不落國,退化成「不斷刷存在感」的嘈雜海鷗。此次美國不顧法國顏面,硬湊「三國同盟」,充其量只能達到政治效果,無法真正重現冷戰時代的軍事包圍網,正如協助澳洲建造的核潛艇,不僅難讓其邁出法國訂單的陰影,還會將澳洲拉進更深的預算漩渦。
如此「抱團取暖」,稱其為亞洲「新北約」實屬高估,除非是暗喻其與北約的共同狀態:正在腦死中內卷。但戲謔觀之,北約終究是成立多年才逐漸腦死,美英澳「AUKUS」卻在成立之初,便已開始了軍事腦死的倒數,甚至還導致了美法離心,加劇了北約的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