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2021軍演強勢登場 普京式極限施壓成效幾何?
「這一演習不針對任何人,但在其他聯盟(例如北約)積極在聯盟國家邊界和集安組織空間附近增加其軍事存在條件下,舉行這一演習合乎邏輯。」——近日,在俄白主導的「西方2021」大型軍演如火如荼展開之際,於下諾夫哥羅德州穆利諾靶場觀摩實兵演練階段的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如是說道。
這一讓外界輿論舉棋不定的表態正是普京式極限施壓的生動寫照,這種名為防禦,實則頗具進攻意味的施壓模式在近年來為普京當局屢試不爽。從烏克蘭危機、白羅斯政治風波到北溪2號爭端,樁樁件件的地緣博弈背後都依稀可見這種普京式極限施壓的身影。
而最新的西方2021軍演更是把上述攻守交織,虛實結合的普京式施壓發揮到了極致。8月上旬,作為此次演習重要參與者之一的白羅斯軍方高層不斷釋出「示弱求全」的信號。
防長赫列寧(Viktor Khrenin)與總參謀長古列維奇( Viktor Gulevich)均在不同場合表示演習此次演習是防禦性演習,是白羅斯羅斯加強地區安全以及履行盟友義務的體現。同時,對他國不構成任何威脅。
為了加強「示弱求全」觀感的說服力,二人還着重列出了參演人數的「緊缺性」加以說明。根據當時的說法,參演軍人僅為1.28萬,其中以白羅斯軍人為主,來自俄軍的官兵約2500人,另有不到50名的哈薩克斯坦軍人。
然而,到了演習正式開始前夕,輿論氛圍驟然趨緊。俄羅斯國防部在演習當天高調對外發布消息稱,西方2021軍演的總參演人數達到20萬人。
這一體量不僅大大超過了2011年俄與北約達成的「維也納公約」中有關單次軍演規模不得超過13,000人的約束條款,甚至超過了冷戰時代的經典範例西方81軍演的體量——在這一由蘇聯主導,以北約為假想敵的「冷戰巔峰秀」中,包括蘇聯在內的華約成員國投入的參演總兵力也不過15萬人。
除驚人的規模之外,在演習的整體部署構想上,俄軍方也毫不避諱其中包含的,濃厚的「攻擊性防禦」風格。根據俄國防部披露的消息,此次演習以「軍隊聯合禦敵、擊退敵對集團攻擊,並使其喪失入侵能力」為主要作戰構想,突出西部戰略方向「總體安全防禦」。在演習中,雙方將首次演練「俄、白聯軍使用計劃」,包括俄軍部隊大量使用白羅斯羅斯空軍基地,以應對外部大規模侵略。
上述演習構想正是近年來俄與北約之間陷入日益惡化的戰略猜疑循環圈的,最為真實充分的寫照。顯然,在當前的克宮決策層看來,俄與北約之間的齟齬已不再侷限於你來我往的「軍事威懾遊戲」,而是到了可能發生大規模武裝入侵的臨界點。
而首次演練「俄白聯軍使用計劃」這一條也點明瞭此番軍演的重要用意之一,即盡一切可能地阻嚇北約集團對白羅斯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政權的顛覆行動。同時,也藉此名正言順地將俄白打造成事實上的軍事同盟——這一點之於眼下內外交困的盧卡申科當局來說,幾乎毫無討價博弈的空間。
如果僅從上述事實來看,普京當局主導的西方-2021軍演幾乎就是對北約集團的一次「針尖對麥芒」般的直接對抗。但如若細究其他細節的話,圖景遠非如此簡單。總體來說,普京當局此番進行的仍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有限度施壓」。這種限度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在威懾對象上的「限度」,這一點從演習場地的選擇上就清晰可見。
演習主場地選在毗鄰「反俄鐵三角」(波蘭、立陶宛與拉脱維亞)的白羅斯,且演練科目以陸地突擊(反突擊)為主,未涉及遠程戰略打擊層面。其威懾對象確定無疑地指向上述三國,而未涉及其他北約成員國——尤其是法德軸心。
作為對比,四年前舉行的西方2017軍演場地包括俄西部戰略飛地加里寧格勒,演練科目也包含遠程戰略打擊(加里寧格勒當地有俄軍裝備水平最高的戰略導彈打擊集群)——這樣的部署在彼時引發了法德軸心的強烈不安。
其二是在參與或觀摩夥伴國的「限度」,與威懾對象不同,普京當局在邀請夥伴國上採取了儘可能擴源的策略。演習中,除「傳統勢力圈」的獨聯體國家派軍參演外,頗具中立身份的印度也赫然在列。此外,巴基斯坦與斯里蘭卡派出軍官作戰團代表,而中越緬三國軍人作為觀察員觀摩了軍演。
邀請夥伴身份的多元化無疑是極為明智的「降温」策略,北約方面將很難就此指責莫斯科方面挑起集團對抗的火苗。
概而言之,在西部戰略方向短期內不可能出現重大地緣轉變的現實條件下,普京當局的核心訴求就在於利用盡可能精妙的戰術操作維繫這一地區有利於己的戰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