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入主喀布爾 阿富汗從來就不存在「政府軍」
自塔利班從特朗普承諾的5月1日撤兵日發動總攻以來,儘管外界深知其終將勝利,但速度之快還是大大超乎預料,尤其是被認為需費時費力攻下的34省首府,實際上從塔利班8月6日奪下首個首府以來,僅僅十天就拿下大多數首府,就連首都喀布爾也不費一兵一卒納入囊中,這讓8月11日仍向路透社表示喀布爾最快90天內淪陷的美國情報官員無言以對。
很明顯,美方遠遠高估了政府軍的戰力和鬥志,或者說,美國根本不了解其在過去20年花費830億美元培養起的這批「政府軍」的實質。
「政府軍」實質上是軍閥主導
事實上,阿富汗根本沒有什麼所謂的「政府軍」,毋寧說是軍閥主導的「下崗再就業」。在美國2001年推翻塔利班政權後,該國大力扶持塔利班死敵「北方聯盟」,這是一支由居於北方的少數民族(塔吉克族、烏茲別克族等)組成的軍閥聯盟。在西方國家主導軍閥退役、招募軍警隊伍的過程中,大權在握的「北方聯盟」順勢將軍警部隊作為後花園,許多退役軍閥成員直接加入軍警隊伍、軍閥管理層轉任軍警指揮官,而出於對塔利班所屬的主體民族普什圖人的固有警惕,西方也對這種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就導致阿富汗的軍警隊伍中「北方聯盟」軍閥勢力頗深。根據2014年軍警人數統計,塔吉克人雖然在全國整體人口中只佔25%,但在軍官中比例達到40.9%,在警官指揮官中比例達到43%,這造成了與普什圖族居多的普通軍警的矛盾且不說,這也使得阿富汗軍警力量比起聽中央指揮、以國家利益為先,其實更是聽部族軍閥指揮。
軍閥保存兵力 留待日後分權談判
而面對此次塔利班的攻勢,「北方聯盟」很明顯表達出和談的信號,也自然只做了象征性抵抗。例如前副總統、烏茲別克族軍閥杜斯塔姆(Abdul Rashid Dostum)、控制第四大城市馬扎里沙里夫多年的地方強人努尔(Atta Muhammad Nur)、掌管西部大城赫拉特多年的「赫拉特之獅」伊斯梅爾·汗(Ismail Khan),這些曾與塔利班廝殺的軍閥人物,雖然一度號稱要「血戰到底」,但根本未做實質抵抗——前兩人匆匆逃亡烏茲別克斯坦,後者直接投降,塔利班遂兵不血刃拿下這些大城。
雖然這些軍閥手上兵力(包括民兵及政府軍內勢力)即使不能抵住塔利班的最終勝利,也能讓對方付出一定代價,但其最終還是大開城門,明顯是清楚大勢已去,因此賣新政府一個面子,同時保留軍力,以待日後與塔利班談判分權,以求保留固有的勢力範圍——畢竟手中軍力越多,日後談判籌碼也越大,此時的費力頑抗只會讓底下士兵白白喪命、以及削弱未來繼續雄踞一方的可能。
如今,向來代表「北方聯盟」利益的前行政長官、現民族和解高級委員會主席阿卜杜拉·阿卜杜拉(Abdullah Abdullah)留在喀布爾與塔利班談判,而政府軍名義上的最高指揮者、總統加尼(Ashraf Ghani)逃至國外,這一命運對比宛如是「政府軍」真正所屬者的隱喻。
這樣一來,阿富汗「政府軍」在塔利班攻勢面前的摧枯拉朽也就不難理解了。至於其他討論得較多的阿富汗政府軍貪腐嚴重、組織性不如塔利班、失去西方空中支援後戰力大減、塔利班掌握各省間公路網絡切斷政府軍後勤支援、民眾對政府失望未有組織抵抗等等因素,雖然也都是塔利班獲勝的原因,但要真正解釋塔利班閃電般的奪權速度,還是上述所說的:阿富汗根本就沒有「政府軍」。